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持铁棒 朱发靛面 I 明抗倭少林僧兵的真实样貌

本推送截取自温玉成老先生1999年出版的《少林访古》一书,部分内容略有增减。

少林僧兵参加抗倭战争大约始于明世宗嘉靖后期。关于此事记载很多。

朱云锦《予乘时小录》中就提到“明时倭寇作乱,总制胡宗宪始用少林僧兵。”

《云间杂志》也提到“嘉靖癸丑(1553年),倭初至海上……按院蔡公可泉,召少林僧兵百余人,其首号月空,次号自然,傍贼结营。”浙江宁波人万表在《海寇议》中写道:“时值海寇出没,为江浙患…其后倭乱大起,万表结少林僧,习格斗法,屡歼其众。”

顾炎武的《日知录》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说明嘉靖三十年至三十三年(1552~1554年),少林寺武僧月空接到都督万表的檄文,率领三十多名武艺高强的僧兵开赴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一带抵抗倭寇。僧兵自成一军,手持铁棍,作战十分英勇,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以上几种文献中提到的月空、自然均是法号,而非法名,至于少林僧兵分几次、各有多少人赴沿海抗击倭寇,至今尚无史料可寻。可以肯定的是,少林寺僧兵曾有数十人赴江浙沿海抗倭。他们多数牺牲于战场,也有少数人返回了少林寺。

袁宏道1609年游嵩山及少林寺,不但观看了武僧的“手缚”表演,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擒拿,还遇到一位“少时从征有功”的老和尚。

袁宏道在一首《山中逢老衲――少时从征有功者》的诗中云:

头发遮眉白,归来五乳峰。

梦中闻虏笑,定起看经慵。

戒铁支为枕,衲衣挂在松。

闲时穿洞壁,欲去缚狞龙。

推敲此诗,可知这位老和尚少时从征,曾与倭寇作战。假定这老僧在松江抗倭时才三十岁,则此时应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故眉发皆白。

胡宗宪主编的《筹海图编》十三卷,卷6记“松江府”曾说:同知任环召少林寺僧兵击倭寇,朱发靛面,倭人望而败走。

“朱发靛面”!红色的头发,深蓝色的面目!

结合上文手持铁棒的造型,以及明代兵勇的标配装备,我们不难推测出这是少林僧兵甲胄齐备,弓刀皆具,手持铁棒,佩戴面目狰狞的面具,呐喊除魔的英武形象。这明显是模仿少林紧那罗延王的形象,如此造型,威严威慑,英气腾腾,真实体现出少林武僧的高大形象。据说大力士那罗延神,赤发,周身青色,手持金棒。僧兵在作战前,恐怕也要口念咒语,以增必胜的信心。

少林武僧抗倭,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以致伏牛山五台山的武僧亦有号称少林武僧者,所以有争辩真假少林武僧之事。近人唐豪《行健斋随笔》力图从僧名上考订真正的少林武僧,依据是雪庭福裕的“七十字派系”。但是各种文献上的僧名,也许是自号,而自号并无定则可循,考证难度很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视剧】少林僧兵 34集全
明朝时的少林武僧犹如神兵降临,他们凭借一根七尺长棍,打的倭寇
花拳入门,错了一生 (作者:马明达马廉祯)
和尚的"爱情"生活(图)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说武功秘籍?错了!是和少林武僧还俗有关
扫地僧真实身份竟是少林武术鼻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