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蒙学初探


——古代蒙学与当代小学之比较

周孚政





    古代蒙学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春秋时,有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公学”,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平民子弟得以入学。其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是以现代的眼光米分析,孔子的教育体系也是相当完善的。但孔子的学生多数为青年或成年人,古代的启蒙教育如何进行,教什么教材,都缺乏相关的资料,难以作出研究和分析。但有一个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那就是“背诵”。先秦还处于“漆书竹简”的时代,书写的条件很困难,而购买书籍更非平民经济能力所能承担。惟一的办法是用背诵的办法把所学的教材完全地记在脑海里,正是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解决了书籍奇缺的问题,也为平民接受教育创造了条件。这种被近现代教育家所批判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保存了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保存了古代先哲们的思想。秦始的“焚书坑儒”,对中国先秦文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漆书

竹简”的年代,全国的书籍能有几何?怎经得如此浩劫?到西汉初年时,先秦经典已荡然无存,幸得秦王朝短命,西汉初年还有几个背得先秦经典的老人健在,凭借这些老人的记忆,才得以把先秦的经典保存下来,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所以“背诵”乃是中国古代教育最优秀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维系之根本,也是中国普及教育的根本出路。

最早出现的蒙学教材是南朝梁代的《千字文》,由周兴嗣所撰。以后有南宋初钱氏所著《百家姓》;南宋王玉麟所撰《三字经》;明朝萧有良撰《龙文鞭影》;明未清初程登吉撰《幼学琼林》。其它还有《千家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千金裘》……等。“蒙学”的教材在明清时基本上定型,《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成为统一定型的教材,简称为、“千”。

首先最惊人之处是教材使用时间之长,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千字文》使用了千年,而其它教材也用厂五六百年。作为小学教材,使用时间之长,使用范围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且这并不是政府编写,颁发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而是民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统一教材。更惊人

的是朝代在不断地更替,政策和方针也在不断地改变,而教材却一如既往地沿用。

    中国古代并无什么师范教育,也无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但文化教育却走在世界的前列,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较高,形成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而且在世界最早几个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惟一保存古代文明的国家,就是由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建立了的巨大历史功勋,世世代代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

    中国的科举制有两个方面的巨大作用,首先是选拔品学皆优的士子作为政府官员,其次是培养了各种层次的教育人才。考上进士的士子作为各级官员,少数举人也委任官员,清朝时大多数举人委任为政府设立各地的书院任“教授”,作为相当现代中学、大学的教师,这些人都领取国家俸禄。而秀才就在本乡本土的乡

村里教“蒙学”,也就是类似现代的小学,正所谓“秀才没落,下乡教学。”这批秀才是中国最基层的教师,承担起了传播文化教育的重任,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成为古代可观的师资队伍。蒙学的教材基本上是统一的,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历代也是统~的,正由于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使全国的学子处于相对公平的起跑线上,科举考试中,穷乡僻壤的学子也有金榜题名的可能,这也是华夏文化得传授到边远地区的根本原因。

    余秋雨的文章《十万进士》,说从科举实行以来,中国约有lO万进士,文章一再强调科举录取之困难,大谈牺牲了多少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和生命。其实看法是相当片面的,没有考上科举的大批秀才承担了“蒙学”的教育任务,在本乡本土,作为私塾的教师,传授了文化知识,是有贡献的。还有一个值得统计的问题,以110的录取比例来统计,10万进士就至少有百万的举人和千万的秀才。秀才是有“功名”的,像孔乙己一类连秀才都没考上的“童生”当然上亿了。所以秀才和举人的数量是相当多的,这是多么巨大的知识阶层,多么庞大的师资队伍。

    以上仅是自隋开设科举以来至清末废科举的1300年间的总计,就以明朝为例,每三年考一次进士,自成化后每次录取为300人,以每30年为一代计,30年问共录取进士为3000人,以110统计,约有3万举人、30万秀才和300万童生。科举制所形成的文化结构的金字塔的基石将是十分巨大的。由此可以推算,中国古代的师资队伍是巨大的,教育是相当普及的,文盲率可能是相当低的。

    明清代中国的小学完全是私立民办的,故称为“私塾”,不需要国家一文教育经费,就建立起遍及全国的初级教育体系。以机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办学,不必建立校舍,秀才的家里就可以作为学校,家族的祠堂也可以作为教学场所,而教育费用也是社会集资办学,惟一的开支是作为教师的秀才的“束修”(报酬),或各家分摊,或由家族中几家富有的家庭承担,或划出几亩“学田”,专门作为办学的固定来源。而家族中较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免费入学。而且是要求家族中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要去读书,若有失学儿童,对其父兄还要追究责任。也有极少数是富豪人家专门请一位“西席”来做家庭教师,《红楼梦》中贾雨村曾做过林黛玉的家庭教师。《红楼梦》里贾代儒所办的私塾就是家族所办的。鲁迅所读过的“三味书屋”就是秀才在家中所办的私塾。毛泽东也在毛氏祠堂里读过私塾。在穷困地区还有兴办“义学”,武训就是办“义学”的典型代表。这种机动灵活和经济实惠的办学模式为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普及教育创造了条件。

    现在中国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失学儿童多,学者说原因是“穷国办大教育”,其实古代生产力远比现在低下,还能普及教育,所以私塾和蒙学是解决贫困地区教育的一条途径。

    私塾的教学模式也和现代小学教学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教学规模,现代小学一个教学班都四五十人,而私塾多为10人以下,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分析,私塾要优于现代小学,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要把学生完全教会学懂,的确不易,只有极少数优秀教师勉强做到,再优秀的班也有没有学懂的学生,只不过落后面小一些罢了。而广大教师所教的班,落后面较大,倘若有的教师不负责任,极易形成“放羊”式教学。最近几十年来,不知何故,中小学实际上取消了升留级制,使学生不论多少门学科不及格都可以顺利地从小学混到初中毕业。而私塾先生所教学生较少,因而可以对每个学生负责到底。旧时的私塾无什么优秀教师之称号,也无什么升学压力,学生读书更无什么重点学校之选择困惑。“教不严,师之情。”对教师的要求只有一个严字。

    蒙学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为识字教育,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第二阶段为声律教育,教材有《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裘》、《千家诗》、《增广贤文》等。    教材是几百年不变的,秀才们读私塾时读的就是这些蒙学”教材,现在教学生的仍然是同样的教材,而且全国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开始都是“三、百、千”,所以不必要印什么教材,更不必学生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因为这些教材秀才们都能滚瓜烂熟背诵,不必备课,只要学生坐定,便可开口上课,而教学方法又如此之简单,每天领着学生带读四五句课文即可,学生读会后,就让学生进行背诵所学的课文,要求连同先前所学课文背诵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接着进行书法训练,通常以每日习500字为例。背诵和习字成为学习的基本模式。而现在的小学教学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教育上,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讲课,归纳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而放松了背诵和习字的基本训练,虽然也有背诵和习字,但仅是点缀,而且方法也不当。

    古代的蒙学,课文只进行最简单的讲解,根本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古代经典是“微言大意”和“博大精深”的,教师何苦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更何况许多高深的政治、哲学、人生的重大问题,纵虽讲得清楚明白,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懂呢?因而公开宣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滚瓜烂熟地背诵,牢记于心中,让学生慢慢地去理解,在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上去领悟和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进入哲学家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虽然《三字经》里有适合儿童心理的“昔孟母,择邻处”、“融四岁,能让梨”的典故,但更多的是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理,的确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是不会主动去学的,学生学不好,背不出书,先生绝不做什么思想工作,而是拿起戒尺打学生的手心,教学方法是如此简单粗暴。

    现代的小学课文第一课,有的是一个人,两只手,有的是“开学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相比,有着层次上的区别,蒙学真正有启蒙的作用,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现代教材贴近了生活,却没有思考的内容,语文教师大多讲得精彩,学生也认真听课,考试也考出高分。到了成年后,问小学中读过哪些课文,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至于课文的具体内容就更记不得了。

    中国古代把学习中文称之为识字,这是非常恰当的认识,任何一个“汉字”都有“音”、“形”、“义”三者要掌握,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的是“音”和“形”,在前两者牢固掌握的基础上,学习“义”。几乎所有汉字都是一字多意,不可能在一篇课文中就完全讲清楚。因而古人就聪明地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音”和“形”上,通过背诵来使每个字的读音牢记于口耳之间,成为下意识的条件反射;通过大量的书法训练,使“形”牢记于手眼之间,达到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正确无误。对“义”却是不够重视,粗略讲解其含义,甚至不讲解,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领悟和感知,这才是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认识是现代教育家所谓教学研究成果,其实古人早已有之。)

    而且从教学的密度来说,蒙学的密度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根据笔者的统计,《三字经》历朝都有增加,以清朝的版本为准,共计380句,1140(不包括标点),共有生字561字。《百家姓》共140句,560字,(除复姓有少数重复的字外,绝大多数是不重复的字。)扣除《三字经》内已经学过的字,新的生字共计有3ll字。《千字文》共250句,1000字,在撰写时就是以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写而成,扣除已学《三字经》和《百家姓》的字,共计有生字510字。三本书学完后,生字总计一千多字。这三本书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半。毫无疑义,从蒙学以识字的角度分析,教学密度是相当高的。现代小学一年半的时问大约只学三五百个牛字。

  古代的教学方法就是渎书”(背诵),其实这也是一种寓“美育”于日常教学中,通过反复的背诵,把课文的语言节奏熟记于口耳之问,课文的精美的语言通过感性认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文从字顺,日后作文就凭语感而不是凭语法。

    第二阶段为声律教育,背诵《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金袭》、《千家诗》、《增广贤文》等,开始进行声律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习的方法仍然是背诵和书法,背诵的内容是字句和平仄都对仗工整的对联。通过背熟牢记大量的对联和典故,通过大量的感性实例背诵,把这些教材滚瓜烂熟地背得,让学生在口耳间的语感中,去领悟中文的声律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中文独有工整的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同时也学会大量对联中的遇到的生字。《龙文鞭影》和《声律启蒙》是以诗韵的顺序为体例编写的,在学习平仄的过程中,同时开始了解和掌握诗韵,还掌握了大量的成语和典故。

    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可以说是一种不科学教学方法,学习声律,完全没有系统的体例,也没有现代音韵教学中许多专用名词和符号,电无注音字母。教师也没有系统地讲解平仄和诗韵的定义、性质、规律、特点、应用等理论问题。

教师只是教学生背诵大量的对联和诗,在学生滚瓜烂熟地背得大量古诗和对联的基础上,就进行学作对联的训练,其方式灵活生动,教师随时随地出一句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这种训练方法,使学生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这是一种高雅的智力游戏,现代教学提出“寓教于乐”的新观念,早已在古人的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而且从平仄押韵的训练中能领略到中文里的音韵美,也能够创作出富有有音韵美的对联和诗词来,这是真正的美育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长期背诵,背的内容也逐渐丰富,口头表达自然流畅,生动丰富。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现代的学生口才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背得的素材太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解古代的私塾制度
中国古代小学生要读多少诗
《千字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文学教育下半月)(肖满)
【课文解读】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精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窦桂梅的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