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林州 文物鉴赏——王莽改制的“货布”

        王莽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许多人眼中,他被看作是阴谋家、伪君子,也有人把他看作是理想主义者,还戏称他是乌托邦改革家。但他铸造的钱币之精美,却为后人所称道。
  1984年,河南全省文物普查时,我市就发现两枚王莽时期的“货布”。其中一枚是东岗乡文物普查人员在民间征集,另一枚是从县废品收购站拣选获得。
  两枚钱形制一样。长5.7厘米,宽2.3厘米,重16.6克。铜质,铜色稍呈红色,形体厚重,质地精良,铸造精美。
  “布”是古代的一种农具,钱身长方形,平首方足,腰微为凹,首上有一圆穿,穿的两面及钱两面均有周郭,圆穿下至方档有一条凸起的直线,钱面模铸有篆书钱文“货布”二字,其书体为悬针篆。“势有若针之悬锋针芒”,篆法刚中寓柔,纤细秀丽,清晰工整,堪称钱文书体中的一朵奇葩。《中国钱币》在创刊号封二上便印有货布图像。
  悬针篆是小篆的一种,也叫垂针篆,是篆书的异体,悬针是指“竖画收笔出锋”,锋就像钢针倒悬一样。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载:“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宋朱长文《墨池篇》载:“悬针之书,亦出曹喜。”宋僧梦英《十八体书》载:“悬针、垂露曹喜所作。悬针篆,抽其势,有若针之悬锋芒。”
  但章帝晚于王莽六七十年,曹喜在章帝那里当小官时,王莽已经铸了好几种悬针篆的钱币了。可见悬针篆不是曹喜所创。
  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出生在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东),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王莽早年生活贫寒,使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品格。年轻时,拜名儒陈参为师而习“礼经”,“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虔诚地信仰儒学,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儒家盲从者。在改制中,他食古不化,竭力复古,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每有所兴造,必欲以古得经文”,把一切政令、设施都弄得古色古香,一部《周礼》几乎是王莽新政的蓝本。王莽是一位儒家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对历史上的大儒们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羡慕不已。
  在我国货币铸造史上,曾有人这样说过:“前有王莽的宝货制,后有咸丰的钱钞制(都曾铸大钱而受到客观规律惩罚)。”王莽从居摄二年(公元7年)起,到天凤元年(14年)短短的八年当中,在他复古、好古、好货的思想指导下,就连续进行了四次货币改制,其时间之短,次数之多,品种之繁,堪称历史之最。他之所以频繁地进行货币改制,其目的是想削弱刘汉统治集团的势力,破坏刘汉的经济基础;其次是想摧毁富豪财商,搜刮天下钱财,铲除刘汉集团的社会基础,以增强“新朝”统治的财富;再者是为了支付自身庞大的军政开支,企图解救“新朝”财政困境,最后借以实现其复古改制的愿望。
  当然也不可否认,王莽时期的货币,品种繁多,造型奇特,铸工精美,文字隽秀曾受到世人推崇,甚至被誉为千古铸钱的第一高手。他第一次货币改革目的是实行黄金国有政策,大量搜刮民财,充实国库,缓和财政危机。他于五铢钱外更铸大钱,重十二铢,文曰“大泉五十”,是王莽上台后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铸行的一种大钱。又造锲刀、错刀。
  第二次改革,据《汉书·王莽传》载:相信谶纬学说,在他夺取刘姓天下始建国元年,讳忌“卯、金、刀”三字组成“刘(劉)”字,故废除五铢,钱文中不用“金”字而借用“泉”。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2.4倍,却要当50个五铢钱用。
  第三次货币改革,即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实行“宝货制”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银、龟、贝、铜,六名是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共二十八品。“宝货制”,换算复杂,币制混乱,结果民心大乱,商品流通不畅。
更为搞笑的是,为了提高布钱的地位,王莽规定官民出入都要带上布钱,没有布钱者旅馆不接待食宿,渡口可以加以拘留,公卿出入宫门时,也必须出示所带布钱。
  第四次货币改革是王莽称帝的天凤二年(公元15年),“宝货制”被迫废除,又继续使用“小泉直一”和“大泉五十”两种钱。不久又废除大小钱,改铸“货布”“货泉”两种钱,以货布为主币,货泉为辅币。货泉重五铢,货布重二十五铢,但一货布却值二十五货泉,货币价值的比例十分不合理。这次改革是王莽出自迫不得已而实行的,宝货志使王莽碰得头破血流,使其认识到货币制度由繁到简,币材由低级到高级这一规律。
  王莽治国无方,敛财有术,他篡汉15年,四次改革币制。频繁地更改币制,每次都是以小换大,以轻换重,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把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搜刮光了。王莽的横征暴敛,天下骚动,造成货币制度上的严重混乱。
  如果说,王莽施行的其他政策在主观上还有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内容,那么,他所实行的货币改革,则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而招致了全国从上到下的反对。正如钱币学家彭信威所说的“中国历代货币之所以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制度本身的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制度的失败”。这话的确击中要害。如此频繁、混乱、荒唐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币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历史上变法、改制的人,下场多不怎么样。商鞅被车裂,王安石两次被罢相。而王莽改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乌托邦,他出台一些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不但触动了大地主、旧贵族的利益,还挑战匈奴,连商贾、农民都激烈反对。
  美国学者德效骞断言,王莽不过是一个聪明的阴谋家,他依次与所有阶级为敌,于是迸发了最后使他丧命的一切力量。当起义军攻入王莽宫,屠户杜虞砍下王莽头颅,有人割其舌切碎分食,因为王莽用那条长舌欺骗了很多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莽改制
(五)王莽币制改革对我们认识古代钱币的启发
新朝王莽发行的各种钱币珍品
宝货制:王莽实施的币制改革之一,间接的加速了新朝的灭亡
“宝货制”:迂腐荒唐,不可理喻的货币制度
宗教情怀带来的,中国史上最无厘头的改革|文史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