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按摩师教程》第十二章 30种按摩手法(1-5)(4)
               一、按百会法

   按法的手法操作、施术要领和作用详见本书第四章第三节。现介绍按法的手法应用。
  1.体位 坐位。
  2.操作 术者以拇指指腹长按百会穴。后以拇指腹从前顶经百会穴推到后顶,再从一侧络却经过百会到对侧进行推法。反复操作数次(如图12?19)。
  3.要领
  (1)长按时拇指应与皮肤保持垂直。
  (2)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头脑微热,子宫有收缩感。术后头脑清爽,增益精神。
  4.作用 健脑宁神,回阳固脱,理气消滞,补虚益气。
  5.注意 体弱者可用卧位施术。

  二、头对按法

  1.体位 坐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四指置两侧前额头维同高处,向枕后推摩到后顶穴止。反复数次。
  (2)术者以两掌心置两侧颞部,着力对按1~2分钟(如图12?20)。
  (3)术者再以两掌心对置两耳孔,着力对合按1~2分钟。
  3.要领
  (1)推摩时用力均匀一致而有节律。
  (2)对按时两侧用力相等。
  (3)术时头部有紧压感,对按耳孔有“嗡嗡”声响。术后头、耳轻松舒适。
  4.作用 祛风止痛,健脑宁神。

  三、按巨?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食指分别长按于巨?处。
  (2)术者再以拇指自迎香穴自内向外经巨铐到颧?穴止,反复摩动(如图12?21)。
  3.要领
  (1)长按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2)术时酸胀。
  (3)术后局部温热,呼吸通畅。
  4.作用 通鼻窍,散风热。
  5.注意 面有炎症者慎用。

  四、按缺盆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手四指自耳下翳风穴起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摩动1~2分钟。
  (2)术者再以两拇指腹置锁骨上方缺盆穴处长按,反复操作。
  3.要领
  (1)摩动宜轻柔而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按压穴位应逐渐加力,使上肢有麻胀放射感。
  (3)术后上肢轻松。
  4.作用 泄热宽胸,通经活络。
  5.注意
  (1)勿挫伤臂丛神经。
  (2)高血压病慎用。

  五、按天突

  1.体位 坐位。
  2.操作
  (1)术者以拇、食两指分置两侧人迎穴,向下经水突气舍止,反复摩动数次。
  (2)术者再以食指顶端置天突穴处,向外下方点按3~5分钟(如图12?22)。
  3.要领
  (1)摩动时用力宜轻宜缓。
  (2)按压时局部酸胀,并沿气管向下放散。
  4.作用 通调气道,清热平喘。
  5.注意 勿伤胸骨。

  六、按中府云门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两手四指并置一侧胸大肌胸骨缘,沿助间隙向外梳摩至中府、云门穴。反复数次。
  (2)再以两手四指置中府、云门穴,着力长按3~5分钟(如图12?23)。
  3.要领
  (1)梳摩均匀、缓和而有力,以皮肤微红为度。
  (2)按压由轻到重,忌蛮力。上肢有麻胀感为度。
  (3)施术后上肢温热、有力,感觉轻松。
  4.作用 理肺降逆,通络宣肺。
  5.注意 梳摩勿伤皮肤,按压勿压伤肋骨。

  七、按上腹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1)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季肋下缘,自上向下逐步点按幽门阴都肓俞穴止。反复操作(如图12?24)。
  3.要领
  (1)点按穴位处时,用力要以能耐受为度。
  (2)按时有沉重胀及微酸感。
(3)术后上腹舒适,全腹温热。
 4.作用 健脾和胃,顺气降逆。
 5.注意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施术,以免胃气上逆。

  八、按腹中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拇指腹置于上脘穴处,沿腹正中线向下点按,经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曲骨穴止,反复进行点按(如图12?25)。
  3.要领
  (1)上腹不适,点按三脘为主;下腹、下肢疾患,点按水分、气海、关元穴为主;生殖器疾患,点按曲骨为主。
  (2)点按上腹穴位时有酸胀感;点按水分及下腹穴位时有酸胀及温热放散到下肢的感觉。
  4.作用 健运脾胃,温肾壮阳

  九、按下腹法

  1.体位 仰卧位。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或两手四指并置脐旁之肓俞,自上向下逐步点按。经四海、大赫横骨,反复、按压(如图1一26)。
  3.要领
  (1)下腹点按应较上腹点按用力小.
  (2)点按时宜着力,但应缓慢下移.
  (3)术时有酸胀、沉重感;术后局部温热,下腹舒适。
  4.作用温补肾阳,固本培元。
  5.注意术前排尿。

  十、按天枢

  1.体位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拇指、食脂指腹,分置两侧天枢穴,着力长按1~2分钟(如图12?27)。
  3.要领
  (1)两指用力要均匀一致。
  (2)长按用力由轻到重,以能耐受为度。
  (3)术时腹部紧压感,下腹及下肢有温热及放射性温热感。
  (4)术后腹部温暖舒适。
  4.作用理气健脾,涩肠止痛。
  5.注意便秘者忌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按摩手法之揉法
《按摩师教程》第二十三章 50种按摩手法的运用(1)
推法
简答题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2
聪耳法、颈部按揉法、颈部推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