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艾灸法简介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艾灸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华,灸疗是中医五大疗法之一,艾灸疗法有几千年历史,比针和药还早,是最古老的中医疗法,灸法为历代医家和养生家最重要的治病和养生之法。在我国古代就用于益寿健身,被称为长寿健身术。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天然无害,成本低廉。《灵枢》里记载“灸则强食生肉”指的是经常艾灸可以增进食欲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之功。

艾灸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或“灸疗”。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置在体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刺激,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古人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黄帝内经》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针与灸在临床上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施灸的原料很多,但多以艾为主。艾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气味芳香易燃,用作灸料,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强壮保健等作用。《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施灸治病,除了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以及辨证施治的原则外,还应注意灸疗的先后顺序。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艾灸法的机理:

艾的温通作用与火的阳热属性以及所隔药物的药理属性,通过腧穴经络,内达五脏六腑调节脏腑,使机体阴阳平衡,心血调和,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临床实践中,艾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起到了养生防病的作用。其对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血液流变学、脂代谢、内分泌系统,以至对老年病的防治,都显示出良好改善作用。相对而言,有关艾灸延缓衰老的深层次机理性实验研究较少。近年来,国际上对衰老的研究就以生物学机制作为重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艾灸延缓衰老的研究将日益深入,艾灸临床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光明。 艾灸是强身保健的方法之一。古代医家认为艾灸不仅可以益寿延年,而且可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现代医家从改善临床症状、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调节性激素等诸多方面进行实验研究,证实了艾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只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选好穴位,掌握灸质灸量和施灸时间。

1、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艾灸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专家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2、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射共振吸收功能。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从中医来说,特别对风寒湿痹、脾胃虚证、气滞积聚、上盛下虚、厥逆脱证、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疗效。从西医来说,主要治疗以下疾病:

1、内科病症:如感冒、腹泻、支气管炎、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高血压病、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中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2、外科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扭伤、骨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疝、痔、直肠脱垂、放射反应等。

3、皮肤病证:如带状疱疹、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冻疮、神经性皮炎、鸡眼等。

4、妇产科病症:如子宫脱垂、习惯性流产、胎位不正、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慢性盆腔炎等。

5、五官科病症: 近视眼、麦粒肿、老年性白内障、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内耳眩晕症、颞下颔关节紊乱症、复发性口疮等。

艾灸的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

深入研究我国居民健康消费的内部结构,1987年医疗消费与保健消费的比例大约为9.8:0.2,2007年医疗消费与保健消费的比例则大约为7:3,显而易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已越来越高,健康消费已由原来只是注重“有病治病”的阶段,发展到了开始注重"无病防病"的阶段。在美容领域,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已由原来只注重外部保养,发展到了内调外养、内外兼修的新境界。

3、绿色医疗趋势所谓绿色医疗就是指既能治好人的病症,又不伤害人的身体的医疗方法。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西医在解除人类病症的同时,也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传统疗法,如一碗汤,一根针,一柱灸等等,恰恰正是绿色医疗的典型代表。现在,以中医传统疗法为核心的绿色医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应用,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同样,化学合成型美容产品也正在逐渐被天然植物型美容产品所取代。

4、自然养生流行

自然养生是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病才去治病的被动理疗概念慢慢被淘汰,而积极预防、平常自然养生、真爱生命已成为趋势。这也正符合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末病”的预防理念。自然养生已经形成一种新兴的产业,是前途无量的自然产业。它的发展决定一个民族的盛衰和繁荣,它的市场前景是无限的!

国家对于灸疗养生项目的大力扶持据了解,科技部在973计划的中医理论专项中设立灸法项目——“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项目启动会于2009年3月16日在上海举行,政府资助经费1200万元,由来自上海、江西、成都等地的117名专家及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表示:“这是国家首次为灸法立项,也为灸法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艾灸疗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防治,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药,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见,中医艾灸是符合整个健康保健产业发展趋势和政府宏观发展规划的热门项目,具有无限的市场发展潜力。小生意抓机会,大生意看趋势。艾大夫系列艾灸艾条艾绒既是保健产品又是绿色医疗产品,更是养生美容产品,横跨保健、医疗、美容三大领域,完全符合我国居民乃至世界人民消费的大趋势,所以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权威规范的出台,将会引导艾灸疗法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010年11月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上,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了《首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涉及保健拔罐、保健刮痧、艾灸疗法、气色形态手诊、手部保健按摩等11类常用中医保健技术,并配有中、英文两个版本。该《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牵头,国内外30余个单位400余名专家参与,具有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表示,《规范》对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明确适应症,保障技术安全、有效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此外,上述11类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应逐步发展为行业标准,为未来建立该行业准入机制和监管机制奠定基础。中医药专家孙光荣认为,中医医疗保健发展呈现出四个转变。

一是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方面转变,二是从重视个体向重视整体方面转变,三是从重视药物治疗向重视非药物治疗转变,四是从重个性的技术操作向共性的技术操作规范转变。《规范》的推出恰逢良机。

总结

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朵艳丽的奇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50万年以前,北京猿人开始使用火,祖先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有的疾病减轻或消除,于是主动用火烧灼以治疗更多的病痛。这便是灸的起源。

2010年9月29日,艾灸已经被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未来对艾灸的投入会更大。由此可见,艾灸养生在国内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背景,有着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点击查看:艾灸的最佳时间有哪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艾灸
艾灸注意事项(禁忌-方法-图解等)
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治病,自己就能操作!
[艾灸养生系列(一)]不治已病治未病 艾灸绿色疗法正盛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