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是太极拳的习练着,请问什么是太极拳的松,双重,胸腹折叠?
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 入门说要之四:松沉入手求柔顺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尤其忌用拙力,通过长年累月的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锻炼,逐渐达到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高级境界。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劳动中,不可避免地因接触重物而养成了使力的习惯,从而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筋韧不活,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拙力和僵劲,这些反映到初习太极拳者身上,就会感到这儿不顺,那儿不适,周身雌以协调。因此,“用意不用力”的要求与本身的“拙力僵劲”形成了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就成了初习太极拳者的首要问题。 习练太极拳一般有三阶段,即柔顺阶段、沉著阶段和虚灵阶段,以太极拳的刚柔来说,就是积柔、成刚、刚柔无迹、虚至虚灵。虽有三个阶段,而又密不可分,待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升华。而在柔顺阶段,首先要解决的矛盾就是在去掉拙力僵劲的同时培养和建立柔顺之劲。应从“松沉”入手来解决这一矛盾。如果初学者一上来就求轻,则不仅不易去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更拘谨、更紧张。若专求轻,还容易导致神意涣散,气势散漫而偏软。而由松沉入手,不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松中有沉,益于柔顺的培养,又易渐入沉著。 所谓松沉,就是放松之中有沉坠的意思。首先是放松松开,使全身内外、四肢百骸、筋韧皮肉尽可能地放松松弛;松外就是身肢放长、伸筋拔骨、肌腱拉长、筋肉离骨、骨节开张,使经脉舒顺通畅,丝毫无滞。譬如地下之沟渠,不塞而水行;输送之管道,不堵而流通;人体之经络,不闭而气通。 如何操作呢?操作在心,心想放松,则全身内外无不放松;心想松开,则筋肉竹节无不松开。操作的诀窍在意气贯注经穴。经络犹如山谷中之通道,山川间之河流;经穴则犹如城镇和村寨,依靠通道和河流相互通达,经穴是内气流行最活跃、最敏感之处。 位于骨节之处的经穴谓节窍,是内气人于骨髓的窍门。意气贯注经穴就是意想各节的节窍,如意想肩的节窍(肩井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肩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肘的节窍(曲池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肘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胯的节窍(环跳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胯关节自然放松松开;意想胸的节窍(膻中穴)放松松开,久之则胸自然放松松开,等等。以此类推,以意想窍,循窍而行,日日贯注,昼夜贯输,则筋肉自然离骨,骨节自然开张,达到放松松开的效果。 又由于“意为气头,气随意行”的作用,所以在意想节窍放松松开的同时,内气由节窍人于骨髓之中,节节贯注,而又出于骨缝,充于肌肤,通于经络,达于四梢,则放松之中有 沉著,久之便能达到松沉的效果。另外,周身内外上下除顶劲虚领、舌舐上腭和会阴上提外,其馀各部位都要有向下放松沉坠之意,如沉肩坠肘、胸空腹实、塌腰敛臀、坐胯屈膝、气沉丹田、上虚下实等等。不论是站桩、定式,还是在周身运动时,都要想著放松松开沉坠,例如两手领臂向上松虚棚领时,手臂各节既要放松松开,手臂之阴面又要在沉肩坠肘、腰劲下沉的同时而有向下沉坠的意思。如此功行日久,不仅拙力僵劲自去,柔顺之劲亦会油然而生。 所谓柔顺,即周身内外和顺柔韧的意思,非柔软之谓。和者,心内中和之气;顺者,流畅通贯无滞无背之意;柔者,相对刚而言,非软非硬,非轻非重,顺之劲即以心内中和之气,行如柔水,流畅通贯周身内外,盘绕回旋,缓缓流淌,无停无滞,无间无断,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而成太极柔韧之劲。柔中而有沉著,则外形似柔而内中有刚,功行日久,刚从柔中生出。 所以,由松沉入手求柔顺是初习太极拳者去掉拙力僵劲,进入柔顺阶段,培养太极柔韧内劲的关键和方法。 入门说要之九:胸腹折叠运开合 胸为乾、腹为坤,胸腹开合折叠运化及阴阳开合乃乾坤回圈之道。体前胸腹为阴面,任负一身之阴脉;体后脊背为阳面,总督一身之阳脉。任督两脉为大体阴阳、升降回圈之道;上下四肢为旁路阴阳、交通往来之路,胸腹开而脊背合,胸腹合而脊背开,前开后合,前合后开,则任督两脉得以沟通而升降回圈。胸腹一开,上下四肢皆开;胸腹一合,左右两旁皆合。身以腰为界,胸腹开时,腰以上,气上行,通达两臂肩、肘、手;腰以下,气下行,贯达两腿胯、膝、脚。胸腹合时,四梢之气复归丹田而一气相合。 由此可见,一身开合首在胸腹,胸腹开合为一身总开合。拳经云:“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乾健坤顺之德。”五脏藏于胸腹,经脉源于五脏。五脏内藏精、神、气、血、魂魄,其中精、血、气是五脏中存在的最宝贵的物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精、血、气旺盛并能保持常存不泄,则人的身体健康、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而肝魂、心神、脾意、肺魄、肾志为五脏之神,五脏各有所主,心主脉,肝主筋,脾主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五脏若得养,则筋皮肉骨均得以养。五脏若壮,则筋皮肉骨亦强;五脏康壮,则其精华养气、养血、养精。气足、血足、精足则养元精、元气、元神,培补先天之不足。胸腹开合折叠以按摩五脏,运化五脏,康壮五脏,并通过所系之经脉,使气血流行,营卫周身。练到一定阶段,若身上有跳动之象,是心经气足之故;若感到筋有窜动或抽动,是肝经气血精华在行动;若身上有肌肉跳动等感觉,是脾经气血精华在作用;若皮肤有虫爬发痒感觉或气流升降跳动,是肺经气血精华在行动;若运动中骨节作响成精足阳举,是肾经气血精华充足的作用。由此可见,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使太极拳的养生功效更具完善,更为显著。 一身虚实在胸腹。胸一松,全体舒畅,横膈膜下降,带动两肩自然放松下沉则上虚;胸空自然腹实,气沉丹田则下实。上虚下实,则浊气下降,清气自然上升,阴阳得以分清。胸腹开合折叠运化,使上体更虚,下体更实,推手较技时则不惧他人推倒;胸腹宽宏广大,则来物皆可顺应。 一身缠丝由胸腹而运。胸腹开合折叠与腰脊左右旋转的配合,使腹中内气、胸中内劲如太和元气转圈,由内而外、由里及表地渐渐向上下左右四旁盘旋绕转,势如漩涡流转,形似乌龙绞柱、蟒蛇绕树,上则转膀旋腕,下则转膝旋踝,浑身内外俱缠也。若胸腹不思开合折叠,丹田不能吸引推拉,腰脊不做左右旋绕,则内气难以鼓荡发动,中气难以达于脐下,真气难以出入回圈,气不能缠绕于肌肤之间、贯通于骨髓之中,则无缠丝劲可言。胸腹能有开合折叠,引化进击方能浑于无迹。 至于双重 : “重”字有两个读法:第一个读法是Zung6(粤音)或Zhong4(普通话),如“重量”;另一读法是 Cung4(粤音) 或Chong2(普通话),如“重复”。前者的读法最多人采纳的。因为大多数人说太极拳要注意“虚实”,特别是两脚要分清虚实,身体的重量不可以平均分布在两条腿上……。但是”阴阳“在太极拳的应用中,不单是只包含虚与实的关系,还包括多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例如总体与局部、意与体、上升与下沉、放大与缩 小、前进与后退、左顾与右盼、开与合等等。此外,拳架中的起式、十字手和收式都是两腿平衡站立的,那不是犯了“双重”的毛病吗?为何前人不删掉或修改?还 有,两脚的虚实转换过程中,无论过渡时间有多快,都无可避免出现两脚平均负担体重的一刻。所以,我认为双重不单只局限两脚虚实的问题。 我想“双重”的“重”是否应读作Chong2音,那么“双重”就变成“重复”的意思。“双重”是重什么?是重阳或重阴,即阳阳或阴阴。我们叫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是因为九在《易经》中代表阳,故九月加九日就是两个阳,故称为重阳。“双重则滞”就是双阳或双阴,即不分阴阳,也就是说没有阴阳,既没有阴阳, 又怎能做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故“双重”是太极拳的病。其病是在动的过程中,一对阴阳也没有。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除了知道阴阳,还须做到“阴阳相济”和“阴阳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
摘选《太极拳500问题解答》(8)
太极拳的阴阳变化
太极拳的开胸运化
陈式太极拳的奥秘作者
浅谈混元太极与祖国医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