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断



诊断一直至被运用于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状态和疾病病理变化规律。诊,即诊法。断,即判断。


《素问·脉药精微论》“诊,视也,候脉也。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
诊断是全面诊查病人,不遗漏任何认识基本有关的情况才是全面观察。
任何一个病,对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只是间接了一些,大一点小一点的影响不同罢了。身体受到的其他不良影响或者损害也不太可能不影响其他功能或者脏器器官功能。
所以诊断就是以四诊为手段,
全面、仔细、缜密的收集病人病史及其临床资料,对筋、脉、肉、皮、骨、形体、官窍、脏腑、经络等的功能,表现病理状态、做出准确判断。

但也有医者接诊时大意或者主观臆断,不注意询问病情,或者询问过于简单体征病情采集不全,更有甚者不听病人陈述单凭己能以脉论治。
此种情况自古既有,如《素问·征四失论》中记载:“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这是批评医者诊病四诊不全,观现在医事,有更甚者,以四诊中望内一小类目诊断处方,此一舌堪比“卒持寸口”可谓有过之而不及,以致病人求诊也是发一舌苔前来,每见于此都感慨今之医患偏见之甚。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
故五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
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
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
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此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这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
通而彻之,塞而壅之,
寒而冷之,热而温之,
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
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以上足见中医诊断之重要,丝毫不可大意。若诊断错再调方换药也是徒劳……!

要提高诊断、辩证水平,不仅要有博学的医学知识,还要融汇贯通起来,结合自然辩证法、医学辩证法、逻辑辩证法等思维学科,在理论与实践中紧密衔接,形成自己诊疗时的思维品质与修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为什么要摸脉,可以单凭摸脉诊断疾病吗
王光宇谈舌诊和脉诊 中医临床版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原则
我们 中医 怎样 诊病
[中医]10分钟全搞定,中医诊断学口诀带回家!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