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晶晶同学跟诊心得







(云南中医学院2014级针灸推拿4班  杨晶晶)



“夫医乃人之司命,非志士而莫为,针乃理之渊微,须至人之指教。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百症赋》中谈及学针方法,古时候针药不分家,理论都基于《易经》指导,我虽然是针灸专业,但汪老师治病每每效如桴鼓,让我惊叹

 

于是对中医学产生了兴趣遂跟随汪老师的门诊学习,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达到无论是方脉还是针灸,遇病皆有所为,救人于疾苦的境界。而遇到汪老师是我真正把中医方脉学入心中的开端。

 

最开始知道汪老师是在《中国医学史》的选修课上,生动有趣的医学故事随口而出,引人入胜在感叹古人技艺高超的同时,也被汪老师满腹才华所震撼,那种自发的儒雅气质打动了我相比之下,自己所读课外医学书籍不达十根手指,不读书是为无知,但尽信书也是不明智的,由此抱着对老师的钦佩敬仰之情激励着我与朋友一起跑去向汪老师跟诊学习。

 

《中庸》里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觉得是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后来跟随汪老师门诊学习至今日,从中感悟良多,总的我的认知大体可以表述为:习医应该先正心,后勤学多思,最后吸收化神,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为医当守“心”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我心中所存在的汪老师的第一印象。跟诊看到最多的都是,汪老师每次面对病人滔滔不绝的诉说病痛时,都能够保持微笑耐心的一一回应;或是遇到病人有错误的服药情况时,重复的告诫病人及学生,药不可滥用误用,轻信他人之言,须因人而异准确辨证;或对患有严重疾病的、心里压力大的病人,用自己的亲身治疗经验开导病人放下负担……

 

原本我是个急性子,凡事就喜欢速战速决,假如换做是我,也许一两个病人我能够耐下心来解释,可叫我几个小时都如此且能坚持下来,那是一种挑战。汪老师的耐心让我知道,为医者,徒有悲天悯人之心而无所为,并不属于真正的医者,更谈不上是普救众生疾苦的大医。

 

发自内心的济世之情,不是时时张扬总挂嘴边,仿佛就像习惯性的当做口头禅,暗示自己或者别人:医生都是这样,只要有这么一颗心就行了。这就让人感觉是走一种中医的表面形式。而真正的是应该深深扎在每个学医人心中,慢慢揉合成自己的品性,一个动作、一个神情都足以表述。不过也不知真正有这样品性的医者有多少人?中国现如今的社会让我感觉到害怕和迷茫,今后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都未知

 

不过,向汪老师这样的品德依旧“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学习中医,还是需要一颗诚心的。

 

现在很多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在自己生病时,总是毫不思索的加以百度,查阅各种资料后自行服用药物,导致病情复杂,然后又继续百度,循环往复恶性循环,来诊病人可以完全讲出一个故事,网络力量真的深入人心。

 

后来反思自己,不也是一样吗?人最擅长模仿,我初学医时也是,当自己生病了就自己给自己辨证,然后对书上证型,对上了就自己服药,有用了就信以为真,没用有继续纠结用哪一个方药来治,反复拿自己做实验。与现如今病人做法相差无几,只是途径不同罢了,将心比心都不该有这样的思想,看病治病目的都只是为了能够让病尽快痊愈,初心都是一样的。

 

也是在此反思中,发现了初学医很多同学都有的通病,可能也跟学校教育有关,先以背的症状去对应患者症状体征,在由此在去回忆书上所讲的证型,自己“臆想”的辨证后再用对应的方药,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这样是绝对不可能把中医学活,完全学成自己的东西。于是开窍了不那么辨证了,而是去回溯病因病机,再在大脑里组织提取重点。

 

还有一种很神奇的现象,不仅仅是在跟诊中老师提及,就是连在家里老人我也发现,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坚不可摧的观念:腰膝酸软肾虚了需要滋阴补肾了,六味地黄丸、肾宝片、金匮肾气丸用上;颈项部屈伸不利头痛眩晕那就是颈椎压迫神经了,后果很严重;湿气太重了每天都吃红豆薏苡仁粥等等。

 

从中我理解出两点:一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接触中医、学习中医、相信中医;二是中医的规范化太弱,中医仿佛成为一种市场,养生家喜爱中医的小说作者等发表帖子文章,由此中医被神化,鱼龙混杂,失去了中医的质朴,也因此使得一些人在没有疗效后放弃中医转向西医。

 

在无奈和感叹之余,我就在想作为一个中医学子,最初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要开方治病试本领,也不是埋头做研究,而是有一颗中医的本心,诚心怀有大医精诚的仁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使其在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自己打心底的相信中医,在今后学习或者工作中也许会无形的展现出一种魄力,那时候坐诊治病、做学问研究也会得心应手吧。


 

学医贵在“精”


 

汪老师品格如水,人如雅士;处方用药时老师犹如剑客,爱恨分明,杀伐果断。临床跟老师学到三点:

 

一、组方提倡“精简”。

 

有一次老师说中药处方用药还是精简些比较好,如《伤寒论》中大部分方子,都是四五味药就行之有效且效速的,还有温病中多是些清轻之药,用量轻;我是十分赞同的这种想法的,我觉得一副中药二三十味药就有乱枪打鸟之感,假如一两味清热解毒药就能解决问题,又何必把所有清热解毒药都用上?

 

不过,去年我在某医院外科实习时,曾在老师口述下写了一张28味药的处方,治疗带状疱疹外洗用的,一派清热解毒、清泻肝胆火热的中草药,或许外洗药都这样?当初一直留有疑问,可能不进入人体五脏对人损害不大吧?对于内服药我还是推崇精简的。一次曾把这种想法与同跟诊的同学分享,他与我的想法相反,他认为只要能治好疾病,不论药味有多少,都是一首值得学习的好方。

 

汪老师所用方中多在补阳或是调脾胃,大体上我理解为平衡阴阳中调气机升降失常,有补益先天真阳用附子,有化痰健脾而用平胃散,有疏肝理气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泻邪多用五苓散等等。简单的一些基础方,却玩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次我在翻看老师方中无意间对川芎有了兴趣,在中药书中功效是行气活血,、祛风止痛。而在这些方中的共同点都是取其走而不守的“通”义,通实质的淤血痰滞,通无形的风寒闭束。

 

学药时还是谨记着汪老师的话:不要从药理上去理解中药,需要通过它在处方中的意义去了解。汪老师笔下生风譬如挥剑,招式不花乱繁复,直中要害,其组方用药的精、准一直都是我学习的目标。

 

二、辨证一定需要“精准”。

 

汪老师每一位病人都是摸脉诊治的,这也是我学习中有很大提升的一点,曾学习脉象都只是书上描述,很少体会过病脉,而跟着上临床,能够感受很多脉象,从而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有了辨脉的开始。至少可以摸出弦、滑、数、细、浮、沉等脉象,大体心中有了个概念,但据脉辨阴阳有时候还是会出现偏差,这一点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

 

在接看病人时我发现大多数都是虚实夹杂,或是表里同病的,总是一个主证夹杂着无数数不清的小病,就像开玩笑说的仿佛来看病的人全身都是有疾病的,单纯的表证或是里证或是阳虚很少,这样对于我来说辨证就很困难,感觉能抓住那么一点头绪,再往下想就感觉什么都不对,一片迷茫,总是说中医讲究整体观念,但是一到紧要关头还是会下意识单想某脏腑的问题。

 

我曾经读《四圣心源》、《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从中了解了人体阴阳的大循环及气机升降的相互影响,对我的临床辨证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就如汪老师讲的潜阳丹和封髓丹的寓意,是在一种立足于人体大范围上调节平衡。我曾经试过与老师同步调辨证开方,简单病差不多能相似个大概,但复杂的病在抓住根本这个方面,还是不行,思路有一点但是模糊的,仍需要不断地磨炼。

 

三、读书要“精明”。

 

古代医家太多,著书立说的更是数不胜数,挑选医书学习真是件很纠结的事情。现在老师们都要求学生学习中医要回归经典,文言句读需要认真的理解,才能知晓内含的寓意,这需要一个不断地沉淀积累。所以对于我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三年时光挺后悔的,以至于课外知识、经典基础薄弱,要是重来一次我一定好好珍惜。往者不可追,只好现在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弥补。

 

一次听老师讲学习名家医书应该有一种查户口的精神,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入手研读才能心领神会。如张景岳,人称“张熟地”,家境富裕的他接触的多是些达官贵人,喜好肥甘厚味且懒动,为什么用多用熟地治病可想而知。所以给了我一个提醒,学习医书,应该慢慢的啃,明辨先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了解医家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学习其处方用药的原因及寓意,不可一昧盲从,才能真正的学到古人的医学精髓;还要多思考多临床,从临床中感悟又回归本源提升自我,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及临床经验。

 

医案,抄方再下来思考学习,是对自己整合中医思维的一种提高。中医成功就如滴水穿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是要慢慢来。跟随汪老师学习还有很多道理需要领悟,犹如老师说的学医如同一场修行

 

忽然我就想起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宝莲灯》,孙悟空教沉香修炼法术时说的一句话震撼了我很久:“要做大事,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充足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没有这些,法力再强大也不过是莽夫之勇。

 

2017年11月3日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氏中医案例学习3
经方的故事(二)
我这医路
我的老师(二)
中医的整体观和系统自学中医
暑期见闻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