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泉思考|一代艳后萧燕燕与契丹铸币

倾力打造中国货币史学

专业学术公众号
敬请关注:王昭迈.古泉学苑
作者 | 王昭迈.古泉学苑公众号
图片 | 网络
微信 | Eastfount(微信添加)

契丹铸币,或者说辽代铸币,极具神秘主义色彩。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小学时代的我,获得同学曹峰君赠予的一本泉谱,辽钱篇章中把“天显通宝”列为第一,当时我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天显一定是辽泉第一珍。

朴素主义的辽泉美学

昨天,我又思考辽钱问题。其实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辽代大钱均为花钱性质,相当一部分还是专门用于随葬的冥币,对于研究契丹货币经济史,着实没有什么鸟用。倒是对研究契丹殡葬制度和民俗文化,有一定意义。

同时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所谓上八品,下八品的传统说法,在新的资料出现后,应该予以调整。以前认为的通行泉货、虎尾天赞、助国壮国,不应列入辽上八品,甚至它们是否辽钱,都要予以进一步明确。

朴素主义的辽泉铸造风格,卓尔不群屹立于北疆,放眼望去与同时代的宋、夏,以及渤海国、朝鲜、日本的铸币风格泾渭分明,形成鲜明对比。

从经济学铸币角度出发,辽代发行金属铸币,开始于辽圣宗时代,也就是承天皇后萧燕燕,只手遮天执掌政权的40年之中。重熙补铸前朝年号铜钱,明显属于政治行为,对研究早期契丹经济社会,没有任何作用。


几句题外话,契丹货币“滋养”了一大批伪学者。我在网络上搜索天显通宝时,震惊地发现,居然没有一枚钱币图片能让我确定为真品。反之,满目疮痍的是各类低劣的仿制品和意淫文章。可以说,如果契丹像某些王朝一样始终不发行货币,或者退一步说如果没有重熙补铸行为,也就砸了这帮伪学者的饭碗,不知他们会不会把精力重点投入到西夏、金朝或蒙古铸币上。

浪漫主义的青牛白马

大约在秦汉之交,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至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属渐盛,分为八部。——《契丹国志》

契丹一词最早出现在《魏书》,这群人的祖先是谁,已经不可考证。一种观点认为契丹人是匈奴的后裔,第二种观点认为契丹人是鲜卑宇文部的后裔,第三种观点认为契丹人是匈奴和鲜卑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总之,契丹源于东胡族系,是匈奴和鲜卑的融合,是大概率事件。当然,契丹人自己认为他们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自奇首云。——《辽史》

魏晋时期,鲜卑人不断南下与中原王朝交往征战,并不断汉化,同时先后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以及一些小国,鲜卑族的分支柔然还曾建立了强大的柔然汗国。随着历史发展,南下的鲜卑人建立的政权逐一灭亡,鲜卑族彻底没落。而此时,一群生活在鲜卑故地的游牧民族逐渐兴盛,它就是契丹族。

从南北朝到隋朝,契丹人先后被鲜卑、突厥等民族控制,或作为这些民族的附庸,或直接归入这些民族作为一个旁支,直到隋唐时期,突厥、鲜卑等民族先后没落,契丹人终于等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后不断壮大最终建立了契丹政权。

01.神略天授/耶律阿保机

首先声明,我并不像某些“学术国宝帮”专家一样,把神册、天赞、天显三种铜钱,列入辽太祖铸币序列。从神册、天赞、天显、会同、天禄、应历、保宁和景福的铸造风格、文字书法、工艺特征判断,这8类铜钱,应为同一时期,同一工场的铸件。如果“重煕补铸”这个假说成立的话,那么理论上以上8种铜币的铸造量应该是相同的。

应历和保宁的存世量略多一些,已知的真品数量应有几十枚。按照某考古学家提出的“每千年消失90%”的理论计算,这8种铜币的原始铸造量,应在万枚左右。也就是说,我们很有希望有朝一日亲眼目睹发现几十、上百枚的上八品。

阿保机初任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扈卫官,统领亲军征服北方部族。后被选为联盟夷离堇,升任于越。后梁开平元年,取代遥辇氏任契丹八部联盟长。随后三次平定诸弟之乱,并在盐池宴会中伏杀七部首领,统一契丹诸部。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建立契丹国,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年号神册。天赞四年(925年),东征渤海国,迫降渤海王,在渤海国旧地建东丹国,封长子耶律倍为东丹王。926年,改元天显,此年病死扶余,终年五十五岁,在位十年。


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的手段,无论正邪,对于原始的部落联盟来说,都是一次壮举。只有明确的目标、强力的手段、统一的政令,才能让部落保持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阿保机游走在朱温和李克用之间,最终结果不可能双方讨好,只能落个双双背叛。李克用的临终三羽,一羽便是灭契丹。阿保机是什么时候出现“中国”意识,或者说到底有没有统一中原之志向,目前没有材料证明。

从军事上分析,阿保机称帝后,不再组织抢劫式的军事行动,而是有计划地占领农耕地区的土地。建国称帝表明契丹的国家意识逐渐形成,契丹族开始对“中国”认同并与中原王朝争夺“天下共主”的地位,就如欧阳修所说:契丹虽无所得而归,然自此颇有窥中国之志。

02.控弦鸣镝/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本没有机会成为帝王。辽太祖的嫡长子耶律倍,为太子时受封东丹国,天显元年7月,阿保机在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的情况下突然病逝,耶律倍返辽奔丧。而耶律德光已先到行在。这意味着契丹统治集团内部即将开展一场皇位对决。此时,掌握契丹军国大权并对皇位问题有决定作用的述律平,用铁腕手段指定了她心仪的继位人——耶律德光。

太子耶律倍无奈投奔后唐,在中原为官,历任后唐的怀化军节度使、瑞慎州观察使。天显11年,唐末帝李丛珂自焚前,邀请耶律倍陪同。耶律倍不从,被唐帝所杀,葬在洛阳一处荒山。十年之后,耶律倍之子偶然间龙袍加身,遂追封乃父为“让国皇帝”。

耶律德光得述律平之助,正式即位,仍以天显为年号。天显11年协助石敬瑭灭亡后唐,得到后晋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待遇。

其实从唐末以来,河北各镇听召不听宣,基本处于半独立的自治状态。五代以降,各镇将除了口头上奉朝廷正朔,实际上已经算是一个个独立王国。石敬瑭此人可以很坏,但绝对不傻。幽云十六州本身就难以进行实质统治管理,索性一割了事。

会同元年(938年),耶律德光改皇都为上京,改革官制,划分南北二面,实行胡汉分治。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会同九年(946年),倾国之师南征,十二月攻陷汴京,俘虏后晋出帝,灭亡后晋,改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

大同元年(947年)四月,因民间汉人武装反抗此起彼伏,辽朝在中原的统治动荡不安。耶律德光不得不罢兵北还,途中病逝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杀胡林,终年四十六岁,庙号太宗。

以前的泉谱把通行泉货和虎尾天赞,列为契丹早期的铸币。直到前几天还看到类似文章。其实从铸造工艺和文字风格判断,通行泉货毫无辽风,反而与汉族政权的铸币类似。从石家庄市后晋窖藏出土情况来看,至迟在后晋时代,通行泉货就已经在北方流通。至于铸主是谁,恐怕是一个难以考证的迷案。甚至说它是渤海国铸币,亦未可知。

至于虎尾天赞,更与契丹铸币没有丝毫关系,甚至在北方难以见到。综合各种情况判断,应为越南铸币。

03.彩票中奖/世宗耶律阮

作为叛徒的儿子,由于没有及时跟着老爹投奔后唐,9岁的耶律阮小心翼翼留在契丹。作为耶律德光来说,自己以皇次子的身份继位,对原太子一家应当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历史上李世民如何对待李建成,朱棣如何对待朱允文,就是明证。可以想象,耶律阮每天生活在什么样的恐惧之中。

就像阿保机远征渤海班师途中病逝一样,德光在攻击后晋的班师途中驾崩。对于一生都致力于开拓辽王朝地图的太祖太宗父子,死于征途无疑是一种最好的结局。

德光本人有四个亲儿子,但此时此刻陪伴在他身边的,却是仇人之子:耶律阮。也许是德光一直在防备太子家的人,所以每次出征都把耶律阮带在身边,坚决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但这次,皇位回到了太子家一脉,随军出征的臣子们,拥立耶律阮为帝。

还记得述律平这根搅屎棍子吗?当年阿保机病逝,她就跳出来作妖;如今听到德光驾崩的消息,七十高龄的她又毅然决然出来搅屎了。亲奶奶述律平和亲孙子耶律阮,各引兵马,排兵布阵,展开了数次大战。

公元947年,河东镇将刘知远,挥军取大梁,开国称帝;雄武镇将何重建,斩辽使祭旗,携秦阶成三州归顺后蜀。也是在这一年,辽世宗在战场上跟奶奶述律平握手言和。

那是一个午后,述律平和耶律阮相对而坐,什么也没说。一个是契丹王朝的旧势力,一个是大辽帝国的后起之秀。他们相互看着对方,但却都迟迟没有开口。耶律阮继位后,改年号为天禄。

5年后,在一次酩酊大醉中,这个本就对皇位没有兴趣的辽世宗,被德光的儿子耶律璟设计弑杀。这次,皇位又回到了德光家。

04.睡王之王/穆宗耶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世宗被轼,是一件意外事故,史书称为火神淀之乱;德光的儿子耶律璟平叛有功,因此而继位为帝。其实我个人认为,火神淀之乱的始作俑者绝非几个宵小之辈,阴谋背后的策划者就是这个最大收益者的耶律璟。951年9月,群臣上尊号为天顺皇帝,改元应历,是为辽穆宗。

耶律璟的老爹是太宗皇帝,堂哥耶律阮的皇位本来就是白捡的。从耶律璟的角度出发,辽国的皇位,理应属于自己。我想这就是耶律璟下定决心弑君的原始动力和出发点。当时世宗耶律阮听信了北汉弱智国主刘崇的蛊惑,带兵攻打石家庄晋州,数战不克。出兵打晋州这事有点欠考虑,当时郭威已经开国称帝建立后周。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去打郭威,落个兵败身亡,耶律阮不冤。

我对穆宗耶律璟的印象不佳,史家均称他残暴不仁,辽史中记载他喝酒杀人的斑斑劣迹比比皆是,残暴程度可以与前秦独眼皇帝符生不相伯仲,残暴的根源就是身体残疾导致的心理变态。

帝不喜妇人,嫔御满前,并不一顾。——《契丹国志.穆宗纪》

其实穆宗内心也是痛苦的,因身体原因一辈子不近女色,更不可能产生子嗣。只能把尊严建立在喝酒杀人上,史书上记载他早餐喝,午餐喝,晚餐喝,酒精才是这世间唯一懂他的知己。

有时候,帝王不作为,胜过乱作为。在穆宗“酒精治国”的情况下,他本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上,从未出现任何失误,因为天天喝酒睡觉,没时间去管这些事。反而出现了“省徭轻赋,民乐其业”的惊人一幕。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由于没有子嗣,在位19年,喝了18年多的穆宗皇帝,在一个难得的清醒时间,召见了侄子耶律贤,把辽国的家业还给了太子家。太祖阿保机死后,太子叛逃,德光继位;辽国皇帝的大位一直在太子家、德光家摇摆不定。直到睡王无后,传位堂侄,辽国皇位才固定到太子家一脉,直到辽亡,甚至西辽。

05.抱得美人/景宗耶

世宗耶律阮在火神淀之乱被轼,堂弟耶律璟继位。世宗的儿子,四岁的耶律贤在大乱中躲进柴火堆里,方才捡了一条小命。由于受到惊吓,这小孩从小身体孱弱,一副病秧子模样。

耶律璟继位后两年,在辽国南京,也就是今天北京一条胡同中,一个小名燕燕的女婴出生,本文的第一女主姗姗来迟。萧燕燕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这种举动深深赢得了她的父亲萧思温的宠爱。

萧思温没有儿子,所以当别人家的女孩学习针线女红时,萧思温就已经在教女儿骑马打猎、行军布阵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也许是在北京城内一个细雨濛濛的时刻,也许是郊区一个阳光明媚的瞬间,总之,一身戎装豆蔻年华的萧燕燕,遇到了同样年纪的汉族少年韩德让。四目相对,芳心暗许,秋天的菠菜喜获丰收。

根据很多历史学家考证,萧燕燕在成为景宗皇后之前,早已和韩德让私定终身。应历十九年二月,耶律璟被侍从杀死。萧思温带着病秧子耶律贤,领千骑飞奔赶往。在契丹和汉族大臣们的拥戴下,耶律贤即位,改年号为保宁,是为辽景宗。

一边是少年皇帝耶律贤,一边是汉族青年韩德让,17岁的萧燕燕在老爹的安排下,跟老情人毅然分手。同年3月,耶律贤封萧思温为北府宰相,5月册封萧燕燕为皇后。

从四岁开始就父母双亡的孤儿耶律贤,在这时同时获得了江山美人,着实令人羡慕。但是这个病秧子身体实在不行,朝政基本把持在萧思温和萧燕燕手里。保宁二年,萧思温遇刺。当时全世界疆域最大的政权,东到大海、西至流沙、北及色楞、南达雁门,十八岁的萧燕燕独自撑起这艘大船,并使之逐步达到了全盛。

女主临朝,国事一决于其手。大诛罚,大征讨,蕃汉诸臣集众共议,皇后裁决,报之知帝而已。——《契丹国志》

短命鬼耶律贤只活了34岁就一命归西,其子耶律隆绪继位,萧燕燕开始了她一生励精图治最高光精彩的人生,同时也把契丹治理到鼎盛之顶点。

06.开百年太平/圣宗耶律隆绪

乾亨四年秋九月,景宗耶律贤驾崩。十二岁的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次年改元统和。我个人认为,统和元宝才是辽朝最早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铸币,显然这是萧燕燕经济改革中的产物。本文上面提到的所谓“上八品”,均为后铸。

从统和的文字书法、制作工艺来看,其铸造水平显然优于所谓的“上八品”,且存世数量相对较多,可以确认统和元宝是为了经济社会流通交换而出现的“货币”属性。

另外,有学者把辽铸太平通宝也归入辽圣宗的年号钱。观察辽行用钱,均为小平钱,且文字环读。只有花钱才有直读。因此,我感觉辽铸太平通宝应为小平制式的花钱,并非年号钱。

宋真宗景德元年,萧燕燕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河南濮阳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凛。萧、赵两位政治家,共同看到了各自所需要的东西:和平。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以保定白沟河为边界,缔结了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统和六年,当年那位风度翩翩的汉族青年韩德让,已经变成了仪表堂堂的中年大叔;那年那位袅娜羞涩岁月无忧的契丹女孩,已经变成了珠缨旋转星宿抖擞的绰约少妇。老情人相见,那是分外眼红。这年九月,萧燕燕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

历史记载,此后韩德让无所避讳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出外游猎和处理政务,两个人同案而食,并排而坐。

公元1009年12月29日,萧燕燕逝于行宫,终年57岁。在一年多之后,也就是1011年1月,韩德让去世,卒于军中,终年70岁。而这,就是两人的大结局,历史上韩德让和萧燕燕真正的大结局。

07.蒙业而安/兴宗耶律宗真

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圣宗耶律隆绪驾崩,太子耶律宗真即位,改元景福,大赦天下。

这位三岁受封梁王,幼时聪明、长而魁伟、豁达大度,善骑射、好儒术、通音律、擅绘画。尤其喜爱山水、花鸟,常与宋朝皇帝互赠书画,是当时辽国有名的书画艺术大师。

夏州从李继迁开始,至李元昊,三世与辽关系和睦。直至辽兴平公主嫁给李元昊后,夫妻不睦,公主郁郁而终,夏辽破裂。重煕十三年,辽兴宗亲统大军征夏,却中了西夏的诱敌深入之计,在河曲为夏军大败,死伤惨重。十八年,听说李元昊死了,主少国疑,兴宗又统军征夏,战不利而归。

其实从这两次用兵失利来看,此时的契丹已经悄然走向了下坡路。

08.道宗五泉/耶律洪基

其实我们普通钱币爱好者能够收集到的辽代钱币,基本来自辽道宗。最早我凑齐辽代下八品时,发现5个年号来自耶律洪基。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5个年号各个用了10年,仿佛从辽道宗开始规定了,年号十年一改。这个规律从天祚帝的乾统、天庆来看,也是这样。

辽兴宗是萧燕燕的亲孙子,但没有继承萧燕燕的遗传基因,只对书法绘画感兴趣。辽道宗倒是继承了兴宗的艺术细胞,一生酷爱作诗,著有诗集《清宁集》。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认真读来,还颇有一股柳永的味道。据说道宗曾铸造了一个小银人,背后刻下一行小字:愿后世生中国。

诗人的脑海中也许只有青山绵绵,碧水悠悠,从没想过也许这盛世繁华如梦,争斗如风如电。大康三年,耶律乙辛诬告太子谋反,道宗不加细审就囚禁了太子,最后导致太子冤死狱中。直到大康七年,道宗才反过味来,感觉上当,诛杀耶律乙辛,给已故太子平反。

就像朱元璋把大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一样,道宗立已故太子的儿子耶律延禧为皇太孙,正是内心对太子的一种愧疚吧。

09.国破家亡/耶律延禧

1101年,辽道宗去世,耶律延禧奉诏继位,改年号为乾统,追谥父亲为顺宗皇帝,剪除耶律乙辛的党羽。乾统和天庆,铸币尚多;但不知保大年间为何不铸造小平钱。

对比道宗五泉,天祚帝时代改变了铸币工艺,利用开元通宝铲字做母,加刻的乾统天庆四字,显然与元宝俩字不是一路。也许这工艺改变从寿昌时代就已经开始。天庆元宝应当是传统辽钱的尾声,耶律大石的西辽铸造续兴元宝更大可能不是流通币。

关于辽泉,其实还有两个问题无解。一是太元货泉,古钱谱多认为是辽代铸币。现在也难以定论。从工艺上说,更像是唐末乱世中,某位豪强的私铸。

终极问题就是助国元宝和壮国元宝的问题。从助壮两钱的铸造工艺之精美、重量与辽钱不等,这两点分析,这俩钱币不应该是辽国官方铸币。辽国铸钱工厂如果能铸造如此精美的钱币,那为何下八品的工艺如此粗糙。助壮两钱,另文再论吧。

下八品是正规的年号钱,理论上应该设计草图,雕刻锡母,邀请辽国大书法家题写币文才对。但辽人就是这么洒脱,铸币如此国家大事,用开元旧钱改范就办了。通观辽泉上下八品,除了统和略精美一些,其他品种,如冬日大雪满川,草原茫茫,斯泉在整个中国货币史上,恰似孤舟蓑笠,独钓寒江。

2023年7月24日

写于石家庄王水镜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的不敢说,论睡觉,这位仁兄秒杀历史上的所有皇帝
收藏美好(2023)268◎庆州寻古
铁马红颜萧燕燕 契丹第一女英豪(1)
200年铁血契丹简史(10):萧太后的巅峰之路“澶渊之盟”
辽太子耶律倍对北镇及医巫闾山的重要影响
九位大辽皇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