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题研究】史小军:解答选择题遵循的六大基本原则(一)——化简原则
与高考命题人对话  颠覆传统解题思路
解答选择题遵循的六大基本原则(一)
——化简原则
新课程下的高考选择题是通过提供新材料(呈现方式有四种,纯文字型、图片型、表格型和图文混合型),创设一个新情境(学术情景、学习情境、生活情景和社会情境),来考查学生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新情景下提供的新材料的准确解读(即历史解释),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大学选拔人才的目的。这个新情境往往是通过一个细碎的历史片段,来考查学生对所学大历史的分析、理解、判断和运用的综合能力。仔细研究高考题,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文字型选择题的题干材料的文字字数往往比较多,尤其是2011年到2015年间的新课标卷的高考选择题,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同学们的阅读量和理解难度。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抓住题干核心意思,迅速做出正确选择呢?经过多年的试题研究,我总结了解答选择题必须遵循的六大基本原则。实践证明,这套方法思路如能运用娴熟,必然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更不可思议的是,有同学给我反馈说,在大学期间参加公务员复习与考试时,也体验出了这套方法的神奇性。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做好选择题要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化简原则。
化简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将复杂的题干化简为一句简单的陈叙述性语句(有时化简为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或一句成语,或若干关键词),然后再对照四个选项,正确选项经常是脱口而出,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秒杀?!经过研究,我认为新课程下高考选择题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能用上这个原则。
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将复杂题干化简为一句简单的话语,结合我前边讲的解读题干要注意五大基本要素,标出题干材料的时空、主体、重心、关联词等关键词句,运用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政治原理,将题干化简为一句简单的话语是分分钟的事。
方法看似简单,但真正掌握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同学经常性的有意识的训练。训练选用的试题,以用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和海南卷试题为主,其他省份自主命制的试题为辅。之所以以全国新课标卷和海南卷试题训练为主,是因为这些试卷的试题命制水平最高,质量有保证,且是一套人马命制的。如果训练真正走进去,一定会发现许多试题值得玩味,有嚼头,有思想,有高度,有思维力,创新性的发现会不断闪现。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犹如与高考命题人对话,有利于同学们把握高考命题的动向、思路和规律。最后我们带着熟悉的思路方法进入考场,一看到试题便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兴奋、激动,难以言表,笑傲考场,潇洒走一回那是必须的。
举例说明如下。
例1:(2020年全国Ⅰ卷·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解题关键是运用化简原则将题干意思化简解读。题干材料讲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度量衡不统一,这必然严重影响各地的经济交流,运用不同标准的度量衡来测量流通的商品,必然增加了许多无谓的程序,而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征收相关测量费用,因此,一次次的测量,增加的就是一次次的商品流通成本,即度量衡的不统一提高了市场商品交易的成本,不利于各地之间的经贸交流。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就是A项。B项:不符合逻辑,军阀割据造成了度量衡的不统一,并非度量衡不统一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故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经济结构变动指的是主体经济发生的变化,而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主体经济发生变化的信息,故无法得出度量衡不统一“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结论。故错误。D项:“阻断了”太绝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度量衡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商品的大量流通,并非“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故错误。例2:(2020年全国Ⅱ卷·32)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B.僭主政治 C.罗马共和政体D.寡头政治 【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联词“只有……才”及对题干材料的化简。关联词“只有……才”, 强调的是前半句这个必备的条件,因此,题干材料意思是:只有建立多数人赞同的政体——民主政体,才能抑制因政治激情即专制独裁而“造成的流血”,才能使“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化简一下就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多数人赞同或尊重的政体——民主政体,很显然符合题意就是A项。B项,不符合题意,僭主政治是一种通过非法手段获得政权而建立政治,僭主政治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赞同的政体,故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罗马共和政体是奴隶主贵族政治,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赞同的政体,故错误。D项,寡头政治就是少数贵族掌握政权的专制体制,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赞同的政体,故错误。例3:(2020年全国Ⅰ卷·28)  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  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晚清社会生活。如果用化简原则解决本题最妙不过了。士阶层纷纷投身近代工商业,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变为另一个社会阶层,此为社会结构的变动。故正确答案B项,秒杀!结合基础知识,具体解读如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工商业发展比较好;毗邻上海的川沙县受到影响;三位儒生参与或投身到工商业中,从“士”阶层转变为工商业阶层;在汉语中“三”经常性表示多的意思。综合起来就是,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对毗邻的川沙县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促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A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材料呈现的是这三位儒士取得科举考试功名后才参与或投身工商业,并非因为有经营工商之才被通过科举考试录用,故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和逻辑,题干材料没有呈现这三位儒士参与或经营工商业时见利忘义或唯利是图,何来抛弃儒家的义利观念?故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和基本史实,题干材料没有呈现新式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其他产业,也就是说,题干材料没有给出新式工业和其他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的信息,何来“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的结论?况且,在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根本就没有“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现象。故错误。例4:(2020年山东新高考·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运用化简原则最妙,本题化简为:公民大会召上每个公民都有聆听他人建议的美德,言下之意就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素质高。正确答案B项,秒杀!具体解读如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罗泰格拉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已经建立。公共事务的讨论就是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每个公民都有聆听他人建议的美德,说明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素质高。普罗泰格拉认为这种民主参政议政的美德决定了雅典城邦的存在,即雅典城邦的存续得益于高素质的参政议政公民群体。最接近题意就是B项,当然B项中的“积极”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B项,也没有把参政议政公民的“美德”即高素质予以体现。所以,本题有一点点瑕疵。A项不符合题意,程序指的是进行某件事时各环节的先后顺序,但是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关于公共事务决策时的先后顺序。故错误。C项主体不一致,题干材料说的主体是高素质的参政议政的公民,并非“道德风尚”。故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呈现公民群体的高素质得益于发达的城邦教育的信息;不符合逻辑,题干材料的逻辑是“城邦的存续决定于高素质的参政议政的公民群体”,并非发达的城邦教育决定城邦的存续。故错误。例5:(2019年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解析】C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社会生活。如果用化简原则解答本题,可以说,秒杀!阅读题干材料,可将其化简为若干关键词:拔河——壮徒、勇、英雄,很显然拔河这种体育运动,反映了人们对阳刚与力量的推崇,正确答案C项脱口而出。下边我们再换种方法具体解读一下,题干材料的主体是民间的体育活动——拔河,包含了以下几个意思:(1)源于荆楚的民间活动;(2)带有祈求庄稼丰收之意;(3)唐朝广为流传;(4)皇帝观看并写诗:拔河很盛行,须壮徒,英雄志,寓农业丰收于乐。综合起来,拔河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在唐朝很盛行,男子通过力量彰显英雄志,与祈盼农业丰收的民间祭祀有关联。由此直接推导出正确答案C项“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的结论,感觉比较困难,那怎么办?很简单,可以采用排除法。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慎用排除法。因为解决选择题最主要的依据是题干材料,搞清楚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做好选择题最最重要的环节,带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题意去看四个选项,绝大多数试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会脱口而出。但也有极个别的试题,正确答案和题干材料的联系,不是特别直接明显的就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就要考虑用排除法,去掉那些与题干材料意思没有关系即错误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下边我们用排除法来判定四个选项吧。A项,题干材料没有将拔河活动和其他活动作比较,无法得出拔河活动是主流的结论,故错误。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耕战结合”这一信息,不符合题意;另外,耕战结合只是均田制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均田农户给国家承担兵役,农忙干活,农闲练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但是武则天时期,均田制就破坏了,到唐玄宗时期,均田制都不存在了,因此也就没有耕战结合这种现象了,即不符合史实。故错误。D项,主体不一致,拔河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与宫廷生活没有关系,故错误。最后剩下就是C项了,怎么解释呢?拔河唐朝流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这一活动更是盛行,加之与祈盼农业丰收的祭祀活动有关联,规模很是宏大;参加者须是身强力壮的男子,获胜被看成是实现英雄志。因而,通过这一活动,可以看出,唐朝的社会风尚是推崇阳刚与力量。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 例6:(2019年全国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政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解析】C 本题考查了西汉初年治国思想发展演变的史实。本题如果运用化简原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迅速拿下!具体解读如下:西汉初年,经济凋敝,国力贫困,宣扬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成为治国主导思想,但统治者还需要阴阳五行家宣扬的五德终始说、儒家宣扬的忠君爱国思想、墨家的节用节葬主张、法家的变法改革思想等,所以道家学说采纳这几家学说的精华,适应了汉初之国需要。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王国问题、匈奴威胁等严重影响到汉朝的统治,董仲舒也吸收了这几家学说的精华,适应了汉武帝“有为”的大一统需要,汉武帝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项为正确答案。A项:一是运用主体不一致解决,题干中说的两家学说的发展都是西汉王朝的发展需要而变通发展的,与王国没有关系,即这两家思想服务对象是西汉王朝,而非地方王国。二是不合逻辑推理,西汉初年奉行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造成了王国势力的不断发展壮大;而董仲舒新儒学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针对王国势力、西汉王朝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而变通发展的。也就是说,王国实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原因,但却不是道家学说发展的原因。故错误。B项:最具迷惑性,西汉初年奉行黄老思想,可以说百家争鸣还有一些痕迹,但是到董仲舒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百家争鸣局面就彻底结束了。故错误。D项:主体不一致,文化政策是国家层面的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国家”,而题干提到两种思想,针对的是道、儒两家思想内在的发展变通。况且,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只有儒家思想一家独大,从国家文化政策上来看,不存在“兼收并蓄”的现象。故错误。例7:(2018年全国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A 本题考查的是汤灭夏建商的史实。将题干材料可以化简为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逻辑推理:汤劝捕猎鸟兽者网开一面,体现出仁德之心'汤赢得诸侯拥护,灭夏建商。很明显,只有A项符合题干意思,符合题干材料包含的逻辑关系,这从侧面也印证了所学基础知识:夏桀亡国的原因——不施仁政,搞暴政,不得人心的。B项,一是不符合题干意思,题干并未体现B项叙述的意思;二是捕猎是原始先民的主要经济活动,夏商之际早就进入到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时代了。C项最具迷惑性,一是汤劝捕猎鸟兽者网开一面,并不能说明商朝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孤证不立;二是B项叙述不符合题意。D项,一方面不符合题意;另一方面不符合史实,商灭夏主要原因是夏桀实行暴政,失去人心。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综上,A项正确,B、C、D三项均属错误项。
历史论文悦读分享 历史论文分享悦读
2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历史全能解题方法思路】第21讲 做好选择题的两个重要步骤
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012--2013届高考政治选择题解法大全
2023-2024学年山大附中高三年级开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2018北京长辛店一中初二(上)期中数学(教师版)
高考历史 || 2020年全国卷2卷历史真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