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张锋赢了诺奖级“基因魔剪”的专利之争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张佳欣

2月28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属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而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张锋 图源:麻省理工学院

根据该决定,加州大学不再具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博德研究所则拥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的专利。这一决定结束了长达数年的CRISPR专利纷争。

研究科学创新与专利法、法规和生物伦理学交叉学科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法学教授雅各布·谢尔科夫表示,这对加州大学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可能会导致其损失1亿至100亿美元的专利许可收入。他说,虽然加州大学目前的收益可以保留,但未来会受到限制,很难再靠这一技术获利。

“这意味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些针对经典CRISPR系统的专利——当用于人类等高等生物的细胞时——是无效的,”谢尔科夫说。

CRISPR三巨头的诞生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是现有基因编辑和基因修饰里面效率最高、最简便、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技术之一,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基因编辑系统。CRISPR技术使用Cas9酶对DNA进行特定切割,用以治疗一系列疾病,提高农业产量等。

2012年8月17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在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中概述了这项技术,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这两位女科学家因此分享了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图源:美国著名医学健康领域媒体STAT网站

2013年2月15日,张锋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揭示了他们首次在体外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和人类细胞的特定基因完成了精确的切割,意味着将该技术改进并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

自此,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最耀眼的技术正式宣告诞生,詹妮弗·杜德纳、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张锋三人,也被人们称为CRISPR基因编辑三巨头。

这三人在CRISPR基因编辑领域接连取得重要进展,发表了大量重磅论文。由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疾病检测、遗传育种等领域有着巨大优势和前景,三人又分别成立公司,开始CRISPR基因编辑的商业化应用。

然而此后,以詹妮弗·杜德纳和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为代表的CVC团队和以张锋为代表的博德研究所团队,就CRISPR专利所有权展开了争夺战。

CRISPR-Cas9的专利究竟归谁?

这个案例的关键是CRISPR-Cas9在治疗人类疾病中对真核细胞(在动物、植物和真菌中发现的具有明确细胞核的细胞)进行编辑的能力,因为真核细胞才是开发人类药物的关键。

加州大学多年来一直在争取控制基因编辑技术的权利,包括杜德纳和沙尔庞捷在内的加州大学研究小组声称,CRISPR发明属于他们。然而,他们并没有在2012年的论文中证明CRISPR系统可用于真核细胞。

相反,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在2013年1月已经在真核细胞中使用了CRISPR系统,并且他们成功地编辑了小鼠和人类细胞。于是,USPTO于2014 年授予了张锋团队CRISPR系统应用于真核细胞的专利,而来自CVC团队的上诉也在2016年被法院悉数驳回。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的一个上诉委员会2月28日对基因编辑器CRISPR的发明专利权作出了重要裁决。来源:美国《科学》杂志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RISPR专利争议新进展:诺奖得主团队败诉,华人学者张锋获美专利局支持
诺奖级的“基因魔剪”专利之争,华人科学家张锋赢了
华裔科学家胜出!基因技术“上帝剪刀”争夺结束,幕后惊现投名状
张锋终获CRISPR关键专利(附张锋视频)
CRISPR专利之争可能取决于这位大牛的科研能力是否“普通”
专利大战尘埃落定,CRISPR 关键专利判归张锋团队:谁慌了?谁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