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建学校同样可以拥有一流的文化

  【点题讨论】校长如何结合社会发展大环境、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创新和作为

 

  近年来,在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之下,各地都相继新建了一批学校。


  综观各地新校,有一个共同弱点:缺少文化。


  究其原因,因为在不少人的观念里,文化需要的是积淀,新建学校很难奢谈什么文化。也因此,那些没有多少历史可以拿来“炫耀”的学校校长,往往在面对百年老校的深厚文化积淀自叹弗如的同时,也对本校的文化建设失去自信,甚至“削足适履”,人云亦云。


  难道说,学校文化就是百年老校的专利?新建学校的文化真的要等上100年?


  在浙江省瑞安市,有一所安阳实验小学,他们却在不到10年的办学实践里,打破了新建学校缺少文化的断言,用实践和探索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新建学校同样可以拥有一流文化

 

 

陈钱林校长在课堂上。

 

  【校长陈钱林自述】 在传承中寻找适合学校本土的文化根基

 

  办学历史的确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在于敢不敢传承、会不会传承。


  我所在的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办学历史不到10年。由于用心去传承、去探索、去创新,学校文化独树一帜,家长以送子女入我校为荣。一所新校之所以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特色文化,靠的就是传承和个性发展。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训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应该有文化内涵。新学校哪来文化内涵?我们大胆地传承。


  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和瓯越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校情,形成了我们的校训:真、善、美、乐。


  真、善、美为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中华文化的积淀;乐是温州精神的写照,是温州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温州人创立“小商品大市场”经济模式,乐于创业,乐于合作,以苦为乐,在艰难创业过程中需要乐来支撑。乐,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焦点。现代教育应该让孩子们乐于学习、乐于生活、乐于做人,要还孩子幸福童年。真、善、美加上乐,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是社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结合,是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支撑学校文化建设的动力是教育理念。新办的学校不能没有理念。我们同样大胆地传承。


  我198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1992年调浙江省瑞安市教育局。


  从全国基层学校的教育实践分析,我深切感受到一些学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被迫淡化了对人性的尊重。我想,教育如果仅仅是为了分数,是为了升学,这是反人性的行为;而忽视人性的所谓的“教育”,是对教育的亵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的指导下着手研究关于“尊重”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国内外著名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从卢梭到马卡连柯,都倡导对人的尊重。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中西方文化的互相影响越来越大。正如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所言,在中西方教育之间,也许存在一个“中间地带”。我认为,“尊重教育”有可能就是中间地带。我越来越感到,让教育回归尊重人性的本真,是所有教育者的神圣职责。


  新世纪初,我主动到瑞安市城郊结合部的安阳实验小学,目的在实践“尊重教育”。


  根据学校实际,我们将“尊重”的内涵解释为: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权利、兴趣和个性,既尊重天赋特殊的个体,又尊重素质不佳的个体。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其浓缩为“尊重人格、尊重差异”八字教育理念。尊重人格,就是说不管师生的表现如何,人格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尊重差异,对教师发展而言,意味着要充分相信教师的才能,允许教师有个成熟发展的过程,允许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教育风格;对学生教育而言,意味着要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学生,所追求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用温州民间的比喻:横的木头用作扁担,弯的木头用作牛鞅,各取所长。


  我校没有什么文化底蕴,但通过传承有了特色文化。并且不可否定的是,我校已经有了一流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也是文化。


  当然,传承并不是说全面照抄。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学习他人经验、传承前人文化的时候,要结合校情。任何文化都会有自己特定的背景,古代文化、洋人文化搬过来就用,在学校往往没有根基,没有根基的文化不是文化,最多只能是文化的外壳。传承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目的就是最终将他人的文化转化为自己的文化。


  我寄希望于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好的环境,那就是:行政部门充分相信校长,放手实施校本管理;校长充分相信教师,放手实施诚信管理。唯有如此,大事可成。

 

 

享受丰收的喜悦。

  【记者观察】 细微之处显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用心和不凡功力

 

  听其言,观其行。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的文化建设究竟如何?眼见为实。


  今年10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了这所学校。


  来到学校时,正值学生上课,我们便参观校园。67亩地的校园,除了教学区和办公区外,被错落有致地设计为相对独立的十大活动区。童话世界景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雕塑栩栩如生;学海无涯区,有勤学典故石刻、论语石刻……最能打动人的还不是这些匠心独运的校园设计,而是背后蕴含的理念和故事。


  校园布局需要建一条新路,几番讨论,学校决定选择古诗词刻成青石碑嵌在路上,称为“诗词小路”。其意既在传承,又贴近学生活泼天性,使他们能够在诗词石刻边活动游戏时,借助情感体验,留下深刻记忆;学生多崇拜明星,学校就建了科学长廊和艺术长廊,展示20名科学家和20名艺术家的事迹。这样的做法在其他学校也不鲜见,但只要你稍停下来认真读一下名人事迹,你就会发现学校的良苦用心。长廊重点介绍的是名人童年的经历和对人类的贡献。这些名人,有的天资聪颖,有的大器晚成,有的从小受过很多磨难……陈钱林说,学校2100多名学生都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相类似的童年的影子,而他们后来的成功,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激励。


  最有特色的还是安阳实验小学校内的6亩劳动基地。金秋10月,柑橘等果树上都已挂上了果,虽然果实有大有小,却都充满了生机。这里的劳动基地分养殖园、种植园、果树园、药草园和大棚实验场。一年级学生主要管理养殖园,养鸡养鸭;二三年级学生管理药草园和果树园,为果树剪枝,也在果树下种些番薯、西瓜之类;四五年级,每个班会分到两块地,以班级为单位选择植物种植,一个学生可种一至两株;六年级学生则负责大棚实验场。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观察到各种动植物的成长。杨梅熟了,学生给校工送去;橘子黄了,学生会争着给老师送去;番薯挖出来了,就地烤熟了大家一起分享。小动物养瘦了,植物长得比别人矮,有时还会引来一阵哭鼻子。陈钱林说,有情绪体验,才会有教育契机。


  在校园里边走边看边聊,已是下课时分。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有迎面走来的孩子,自自然然地与我们打着招呼,我特别注意到一个活泼的女孩,远远看见校长,特地跑过来问候一声,又飞一般地跑走了。我对校长说,孩子们脸上舒展的笑是装不出来更是教不出来的,这里的孩子幸福指数很高。一脸和蔼的陈钱林也笑了,他说,刚开始时学生也不是这样,于是学校就发动教师主动给学生打招呼,校长也会主动向每一个迎面走来的孩子问候。时间长了,学生见到老师就有亲近感,互致问候也就渐渐成了习惯。


  正说着,教学楼的大厅里传来了钢琴声,循声走过去,原来是两个女孩子肩并着肩惬意地坐在钢琴边弹着自己喜欢的曲子。陈校长告诉我,曾经有个学生找到校长说想弹钢琴,校长一想对啊,这钢琴买来不就是给学生用的吗?为什么要锁在音乐室?一个月后,两架钢琴摆在了教学楼的大厅里,谁都可以去弹。


  接着,陈校长又指着墙上的学生作品对记者说,学校有很多白墙壁,因为怕脏,原来都用瓷砖贴着。墙是干净了,但看起来像医院,于是我们就设置了张贴栏,叫做学生作品展示台,每个班分到一个,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展示一次作品。这样既增加了学校文化氛围,又多了学生被赏识的机会。


  临近放学时分,记者从办公楼上向校门口望去,只见门口整齐地排着两行人力三轮车,在等待放学回家路远的学生。陈校长告诉我,过去校门口的人力三轮车也是乱放乱停,怎么管也不奏效。于是学校就教育学生,不坐不守规则的三轮车,用学生的守规则来带动社会的守规则。如今,整齐停放在校门口的三轮车也成了安阳实小放学时的一道风景。


  学校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安排,显现的是安阳实验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用心和不凡功力。在这样的一个学校文化场里,你会自觉不自觉地被牵动,在彼此关爱、尊重与被尊重中创设、生长和丰富着属于师生自己的独特文化。


  更可喜的是,安阳实验小学的这种文化场已经向社会辐射,开始逐渐影响周边的社会风气。

 

 

“今天我最棒。”

 

  【探根溯源】 “尊重教育”开启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之门

 

  记者在安阳实验小学校园里的所见所闻,只能说是其学校文化建设外显的一个很小部分。而我更想追溯的是其背后的支撑。


  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安阳实验小学,建校时生源显然不如城区,师资队伍也是新组建不久,而如今却成为浙江省的示范小学。回过头来总结,陈钱林认为,是学校经过思考和选择之后实施的“尊重教育”开启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之门。


  横的木头作扁担,弯的木头作牛鞅。教育的因材施教必须学会尊重人格、尊重差异。


  一位学生偷了隔壁班级书柜里的书。班主任把学生请过来,送给他两本书:“听说你爱看书,老师送你两本书,希望你从中明白道理。”后来,这个学生爱上了阅读,一天,他向老师坦白了偷书的事,老师说:“你借了书要向人家说明,老师带你去还书。”慢慢地,他在各方面都有了起色。学生偷了书,老师还赏识他爱看书;老师给学生送书,表达的是期望;最终引导学生走出道德误区和心灵阴影。这就是尊重带来的效应。


  也因为此,学校改革了传统的对学生评价时“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成绩轻全面素质、重班主任操作轻学科教师参与”的弊端,建立了发展性学生评价。


  首先是用课堂语言进行激励性评价。学校在发动教师提炼课堂用语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形成了《安阳实验小学教师语言评价200句》,印发实施。避免教师用不尊重学生的话语,伤害学生自尊心。


  再就是实行“星卡评价”。


  学生某一方面有所进步,都可获得绿星卡,10张绿星卡换一张红星卡。换红星卡的程序是:学生到班主任处领申请表,班主任总会表扬一下;填表,写十次得绿星卡的经历,学生再次品味成功;家长签字,家长也会表扬孩子;换红星卡,要在大队部举行庄重仪式。学校每周公布获红星卡者的名单,有意以行政手段强化星卡功能。加上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就形成了学校一个层面、教师和家长一个层面、学生一个层面的三级评价体系。


  由于星卡评价来自于教师自己的创造,很受教师欢迎。


  星卡评价在学校用了一年多时间,有教师提出对个别表现不良的学生必须实施惩罚。问题的关键是要对被惩罚的学生也适时给予补偿性的表扬。于是,学校又在星卡评价中增设了黄星卡。学生表现不好时教师用黄星卡暂时换学生绿星卡。学校规定一周内必须用绿星卡换回黄星卡,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对处理犯错误学生后一周内也要给予补偿性的赏识。


  教育需要的是对每个学生既有表扬又有批评,而不是总表扬一批人而批评另一批人。使用黄星卡后,许多平时总是受教师批评的学生也受到了表扬,他们进步很大。教师们发现,对后进生的表扬原来如此重要。


  “星卡评价”,很快成为安阳实小的“星卡文化”。


  尊重使教师眼里不光只有学科和成绩。


  一次评一节数学课。这位教师课上得非常好,可课堂上出现了小插曲:一位学生将红领巾戴反了,挂在背后。恰巧教师叫他发言,学生讲得很好,教师表扬了学生,请他坐下。一会儿,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作业,红领巾戴反了的学生又举手,教师又叫他上台。学生表现又很好,教师摸摸学生的头,笑着叫他回到座位。课后,大家评课,都评这堂课好。可陈钱林说,这堂课有一大败笔。为什么教师眼里只有数学没有育人的思想?


  这次活动对所有教师都有所震动。


  尊重让安阳实小的教师找到了教育的良方;尊重也使学校教师在体味人性化的管理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成长的喜悦。


  学校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意愿,不实行坐班制。虽然不坐班,但教师却因受到尊重而产生崇高的师德和责任心,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免不了开会。开会时领导夸夸其谈,教师深受其苦。于是安阳实小规定:上级文件只讲要点不读原文,文献学习以讲要领和自学原文相结合,领导讲话不得读讲稿,中层干部讲话一般不得讲目的、意义,只讲程序、要求,坚决杜绝领导讲空话和正确的废话。学校将会议讲话无思路、讲话太长、讲杂事、不同级别的领导反复强调、面对全体教师对个别教师布置任务等情形列为对教师的不尊重。杂事不讲工作怎么布置?写在“周工作行事历”上,一目了然。


  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安排,请教师先填写志愿。学校尽量按教师的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安排工作。实在安排不了,一定会事先打电话向教师说明,求得教师理解。


  学校引导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将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最佳发展区水平”作为奋斗目标。具体分学历、论文、开课等13项单项目标。凡教师规划中要求学校给予帮助的,学校尽量支持。


  教师非常看重外出学习。上级有培训机会来了,教师都争着想去,可机会太少,有时上级还指定某某教师去。时间久了,教师有意见。学校就以培养优秀教师群体的思路,出台了教师培训经费包干制度。每人每学年经费包干,超过部分自己负担。只要还有经费,教师自己可以申请外出培训。


  2002年,学校对教师作民意调查。教师反映最需要的是读本科和能在瑞安市级以上教研会上上公开课。教师们的要求合理,学校就与高校合作在校内开办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班,教师通过成人高考取得学籍,现在学校教师本科率达到90%。学校又向上级教研部门申请承办教研会。三年来,学校共承办了50多次瑞安市级以上教研会,全校70%的教师开出了瑞安市级以上公开课。(本版图片由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提供)

 

  【采访后记】 小学校里的文化建设大思路

 

  这是一篇记者亲历之后,对一所新建校如何创建自己学校文化有感而发的文章。其意自是在引发更多面临同一种境地之下的学校对自身文化建设的思考,以及思考之后能够开展既不悖于教育规律又真正体现学校办学实际的文化行动。


  但结束行文之后,停笔思忖,却又觉得意义绝不止于此。


  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在不到10年时间里对学校文化所做的思考与行动,至少在几个方面可圈可点:


  一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重视主题统揽。新建学校文化一片空白,这是弱点,也是优势。在办学理念统领之下的学校文化,才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学校的精神和办学理念。


  二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重视个性塑造。在认真分析校情的基础上,避免雷同,尽可能地在文化建设中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安阳实小的实践表明,在创造文化个性方面,新校比老牌学校有更大选择权。


  三是学校文化建设贴近学生,重在突出科学、人文和艺术氛围营造。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而不是供外人参观,更不是上级评估时的摆设。小学生更容易被学校文化氛围所感染,新学校没有必要因自己没有文化底蕴而叹息。


  四是学校文化建设发动师生参与。现实中一些学校也写校训,也订制度,但只有进入师生头脑,在师生行为上得以体现,校训才能从写在墙上的美术字走下来成为学校精神,制度才能从挂在墙上的摆设走下来成为文化。


  五是学校文化建设持之以恒。学校文化建设,意味着必须对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改造,必须避免那些不辞辛苦认真工作、废寝忘食却违背教育规律的事在学校发生。对人的观念的改造,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最大阻力,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又布满荆棘的“阵痛”过程,没有决心难以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时晓玲)


  在完成本期报道之后,《现代校长》周刊将继续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的话题讨论:学校如何结合社会发展大环境、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在文化建设中创新和作为。欢迎参加讨论,来稿择优刊登。

 

  《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7日第5版

 

 

校长引领与学校创新论坛:校长如何当好"引擎"

 

  办好学校,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在办学实践中,有薄弱学校得以大踏步前进,也有杰出学校出现滑坡的现象,这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很容易追究到校长的能力和水平上。可见,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要有效引领学校发展,必须在教育教学引领、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而这又对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校长必须加强学习,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责任编辑 程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程!课程!
做一名有“根”的教育管理者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的定义、特征、功能及类型
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提炼学校建设核心理念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