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3月~20103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综合评价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结果:术后住院恢复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院前1d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并发症防治护理措施,再予以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30多万妇女罹患乳腺癌。我们对3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予以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3月~20103月收治的6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1 63岁,平均51.7岁,绝经前13例,绝经后53例,经病理检查,浸入性导管癌64例,浸人性小叶癌4例,小学文化程度17例,中学文化程度31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O例;行乳腺癌根治术42例,改良根治术2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使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文化程度、手术方式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术前、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前1d的肿瘤病人卡氏生活质量评分。综合评价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术前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选择适合不同层次患者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力求不同层次的患者都能理解。讲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术后需要配合医护人员事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医院技术力量、手术设备情况、已经成功医治的案例等,使患者充分了解乳腺癌相关知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术后患者送入病房时,尚未完全清醒,但生命体征已平稳。使患者保持平卧位,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伤口渗血与出血情况,保持床铺干燥、清洁。

1.2.2术后出血护理

由于乳腺癌手术创伤大,切除组织多,术后较易发生出血。出血观察方法:患者手术结束后回到病房时,即应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等情况。术后2h观察引流液,颜色变浅即为正常;术后12d内,引流液量在5O100ml/d,随着时间的推移,引流量逐渐减少,为正常。若引流液出现浑浊、颜色鲜红,观察胸带有局部隆起、皮肤发绀,引流量大时可初步判断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若出血量少,可通过更换切口敷料,或者加压包扎或者使用止血药进行止血;若出血量大时,应迅速实施输血、补液,采用适方法查明出血部位,做好手术止血的准备工作。

1.2.3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及功能障碍护理乳腺癌切除手术,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易造成淋巴回流障碍,上肢淋巴形成水肿。术后采取如下措施可预防出现上肢淋巴形成水肿。(1)患侧下肢抬高;(2)患侧上肢不进行操作如:测量血压、静脉输液等;(3)避免患侧卧位,若平卧时,用软枕垫高患肢约1O15°;(4)肘关节轻度屈曲;(5)半卧位时屈曲9O°放于胸前;(6)护理人员避免搀扶患肢,防止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7)尽量避免患肢下垂。

1.2.4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护理乳腺癌术后采用胸带加压包扎,以固定皮瓣、预防皮瓣坏死及皮下积液的发生。

在加压包扎时,应做到松紧适宜,以不影响血液循环及呼吸为度。加压过紧,会导致患者发生胸闷、心慌、憋气等自觉症状,下肢远端肢体发生肿胀,皮肤温度下降;若加压过松,起不到固定皮瓣的作用,易致皮瓣松动、皮下积血、积液。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患侧上肢的血运情况,以皮肤温度、色泽、是否发生肿胀、脉搏等确定包扎松紧适宜否,并及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胸带包扎松紧。

1.2.5术后管道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要予以持续吸氧、心电监护、输液、负压吸引、留置导尿管等,做好各种管道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应加强对这些管道的观察,确保各种管道处于通畅状态,特别是患者在行翻身、起床等活动时,应协助患者,避免管道脱出。

1.2.6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功能锻炼,加快各项功能的恢复。术后l3d可安排患者进行伸指、握掌、曲腕等活动,但应避免上肢外展活动;术后57d,可进行曲肘活动,屈肘时尽量靠拢胸部。

引流管拔除2d后,可轻微地旋转肩关节。手术20d后,可根据患者的体力、伤口愈合情况逐渐进行上肢抬举、旋转、外展活动。在功能锻炼时,要遵循活动难度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的原则进行。

1.2.7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病情、家庭情况等,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多和患者交流,包括对病情的看法、疾病的转归方向等,从专业角度宽慰患者不安的情绪,细致回答患者的各种问题。使患者接受自身目前的状态,以轻松、积极的心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同时自身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生活的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7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恢复期间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术后两组患者住院恢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出院前1d肿瘤患者卡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将两组患者出院前1 d的肿瘤患者卡氏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前1d的卡氏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2O分以下评分和6O分以上评分比率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心理压力的日益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妇女恶性肿瘤患者中,乳腺癌患者居首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O%。乳腺癌患者的首要治疗方法是乳腺肿瘤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因乳腺癌根治术手术范围广、切除组织多、创面大、出血多。因此,术后并发症较多,并发症发生率高。乳腺癌木后易并发上肢淋巴水肿、上臂淋巴管瘤、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积气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给疾病的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重视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护理,同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研究资料中,我们在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进行护理的同时,针对乳腺癌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心理护理,使患者接受自身罹患乳腺癌的事实,并以积极轻松的态度,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大大增强了患者的遵医率。较单纯的常规术后护理,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出院后的肿瘤病人卡氏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单纯的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并发症防治护理措施,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心理护理,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
乳腺癌手术后上肢水肿、肩臂疼痛怎么破?权威研究:做这件事有助于缓解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哪种材料更好?
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筋膜缝合简单有效减少乳腺癌术后积液
谵妄:影响老年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