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佛像解析

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强巴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等等。广义概念的佛像也包括菩萨等佛教所有造像。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此尊观音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肉髻高耸,顶严化佛,头戴五叶花冠,制作精致。细眉高翘,双目低垂,表情沉静。宽肩束腰,腰系珠宝腰带。手、臂、踝处饰有钏环,冠及璎珞钏环镶嵌有宝石,显得雍容华贵。衣褶自然流畅。品相完整。

清朝时期国力强大,皇室本身崇尚佛教,这一时期的造像材质都非常优良。清代佛像有以下几个时代特征:

1、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

2、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莲瓣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具时代特色。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龙造像特点。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制作教粗率。 明代佛像特征1.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3、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

4、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仰覆莲座,边缘连珠纹一周,莲瓣圆润,底沿外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佛像中有一种鎏金工艺,多用于铜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做法,至今仍在民间流行,亦称火镀金或汞镀金。在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像大全(珍藏版)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
【带你逛国博】古代佛造像艺术展厅
2013-14【金铜佛造像】特种邮票
中原佛造像鉴赏
邮票上的今天 | 6月16日 金铜佛造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