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窥蠡测嵌名联 作者 李直兵


管窥蠡测嵌名联
李直兵

随着对联文化的日益繁荣与发展,作为该文体中的一种特殊格嵌名联,相应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喜爱和热烈欢迎,众多楹联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于嵌名联的制作,诚可谓劲头十足且乐此不疲。笔者是一位业余爱好者,在制作嵌名联时,偶尔感知到其中方方面面的潜规则,悟及到点点滴滴的小窍门,现就个人的一些感受,抛砖引玉地说说一己浅见。

一、避忌联格
嵌名联以七字联为载体,将人名或非人名的两个字(本人讨论的体例)嵌入联中,表达一定的内涵与外延,分嵌于上下联第一字至第七字的,称为七正格。其名称依次是鹤顶、燕颔、鸢肩、蜂腰、鹤膝、凫胫、凤尾等格(此七正格的其他别称略)。以不同的形式,分嵌于上下联其他位置的则称别格,常用的别格有两种,即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一字与下联第七字的魁斗格,以及两字分嵌于上联第七字与下联第一字的蝉联格。探讨避忌联格以此九种联格为对象,其他别格不宜纳入探讨范围内,本文则无需论及。因对联的五言和七言皆以律句为佳,所以七言嵌名联的平仄句式则不外两种,一是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二是出句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依据上述平仄格式,我们即可避忌联格的范围。
需嵌名的两字同为平声时,则不宜制作燕颔、蜂腰、凫胫、凤尾、蝉联等格的嵌名联,同为仄声时,则不宜制作燕颔、蜂腰、凫胫、凤尾、魁斗等格的嵌名联,两字为一平一仄时,不宜制作凤尾、蝉联、魁斗等格的嵌名联,两字为一仄一平时,则无避忌联格,即在制作上述九种联格的嵌名联时,无平仄障碍。我们知道制作嵌名联应避忌的联格后,在接触所需嵌入的名字谋篇时,就不至于因平仄与选用的联格不对号而走弯路。


二、切人切事
关于这一问题,郭省非先生在他的《浅谈如何写好嵌名联》一文中指出:“写出的嵌名联,最好是达到读联知人的效果”,“任何人的特点都具有多面性……作嵌名联应切人切事,至少要切一个侧面”。“要避免'联不对名’和'离题万里’的所谓嵌名联”。这些观点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是精辟的经验之谈,亦可谓至理名言。笔者不仅完全赞同这些观点,同时还深切的感受到切人切事是嵌名联的灵魂、精髓、骨架、脊梁,是深受社会欢迎喜爱之所在、之所由、之所缘、之所谛。我们可以毫不掩饰地说,失去切人切事这一前提,嵌名联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就不成其为嵌名联了。试想,你给友人制作一副嵌名联,只是泛泛地将他的名字两字浮光掠影地嵌入联中,而他的作为、成就、家世、身份、性格、言谈举止、政治倾向、思想品德……等等无一沾边,那么即使你的联作文从字顺,以一副普通对联的标准衡量无可挑剔,这样的嵌名联到底有何意义呢?这只能说应了郭省非先生指出的那样,成为一副离题万里的所谓嵌名联了。
笔者在职时是一名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退休后参加到本市一个诗社学习旧体诗联的有关基本知识。诗社中有一位退休的老校长刘胜文先生辞世了,我为他制作了一副挽联:“睘昔无缘交胜友,今朝有泪哭文朋。”此联既自然贴切地将“胜文”两字嵌入到作为正七格的凫胫格的位置上了,同时又释放出如下一些信息:其一、我们二人来诗社之前,刘在教育战线,我在管理部门,因素昧平生而无缘相交;其二、刘是校长,我是国家干部,如能相交,应是胜友,这表明了二人的身份,且将“胜”字嵌入了上联;其三、刘因喜爱旧体诗词退休后不顾老迈年高来诗社边学习边写作,从而老有所乐所为,我亦与之情投意合而成为文朋,又对应将“文”字嵌入到了下联;其四、此联十分清楚明白地用一“哭”字告诉读者,这是一副悼亡之作,是为悼念刘去世而撰写的。在短短的14字中,表达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共同爱好、相交的机缘及悼念的一片深情等等,这无论从内涵与外延而言,都应该说是校为符合嵌名联的切人切事之要求的。


三、精准组词
在汉文化中,每个汉字涵盖的内容多寡是不相同的,有的涵丰富,组词较多,有的涵义贫乏,组词较少。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制作嵌名联的难与易。组词较多的字,在制作嵌名联是相对容易,有的几乎是作者不加思索即可成对;反之则显得困难,哪怕作者搜索枯肠也甚感满头雾水,经久艰于谋篇。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所需嵌入的两个字平仄刚好相同,词性迥然相异,这也是不便逾越的一道难题。当我们遇到后两种情况时,这就需要采取“巧干”的办法解决谋篇成对的问题,笔者在创作的实践中大致是以如下四种办法来突破难关的。
1、单边自对。单边自对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单边词组自对,其二是单边分句自对。若分句自对单边就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且字数一般都会超过七个字,这就不合七正格的字数。这类联例,本文未予列举,只选用了单边为七字的词组自对联。如为北京楹联学会80岁会员张辅臣先生所撰七字联即为一例:“相辅相成文理善,亦臣亦仆品行高”,张曾任过国营东方电子集团科长,退休后学习诗联,所以上联言及“文理善”。另一副是为80岁会员王同宝先生制作的:“同心同德诗联雅,宝典宝斋书画多。”,这两副对联都是单边自对,嵌入的两字词性相异,同是一为动词一为名词。
2、词性转品。汉字除了多义之外,另一特点则是多音多性,而且词性还有转品的功能。这为我们制作嵌名联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能在制作过程中很好地把握这一特点,是可以大大减少难度的。但必须明白,在运用这一特点时,应当注意的是一定要精准地把握词性的变换,组词时使转品的字成对后与相对的字一定要工稳,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产生歧义,要让读者一看便认可,而不至于感到别别扭扭。如笔者为一友人曹德成先生制作的燕颔格嵌名联:“厚德怀名兼济世,大成报国赖修身。”,曹为领导干部,且清正廉洁,其名“德”为名词,“成”为动词。但制联组词时,将“成”字转品使之动名化后,组成“大成”与上联“厚德”相对,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显得贴切自然。又如为北京市楹联学会80岁会员曹文祥先生撰写的鹤顶格嵌名联:“文彰大爱联为善,祥绕华堂梦亦香。”,其中下联的“祥”字为形容词,在此转品成了名词与上联名词“文”相对,亦不露斧凿痕迹,这两副对联应当说符合嵌名联的标准。
3、结构求同。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联律通则》中规定了楹联的“六要素”,即通行的六条基本标准,其中就有“结构对应”一条。我们在制作嵌名联时,如需嵌入的两个字词性不同,成对有一定难度,可在组词时将两字分别组成结构相同的词组使之上下成对,这也是符合对联的要求的。若在组词时能将嵌入的字改变词性而使结构相同的词组成为工对,这自然更好。不仅是一副名符其实的对联,更是一副完成了嵌名功能的嵌名联。笔者在制作嵌名联时,亦不乏这样的联语,现举例说明,如为汉川市交通局局长张铁雄先生制作了这样一副鹤顶格嵌名联:“铁臂擎旗称巨擘,雄心敬业展宏图。”,嵌入联中的两字词性十分明显,“铁”为名词,“雄”为形容词,但将这两字分别冠在名词“臂”和“心”字的前面,组成偏正结构的词组后,这就从结构对应的角度解决了对仗工稳的问题。加之当年我市交通事业有很大发展,要求乡乡通公路,此联也合乎切人切事的要求。另一副为好友之子杨勇开办餐饮行业制作的贺联是这样写的:“杨家好酒堪迎客,勇士宽怀喜尽杯。”,嵌入的“杨勇”两字不同词性,在组词时同样组成了偏正结构的词组后使上下联相对,也显得较为贴切,同样称得上是一副切人切事的嵌名联。1、巧用别格。嵌名联有多少格?在《北京楹联》杂志2013年第4期进出的韩崇文先生的《嵌字联格图览》一文中,提到了有23格,其中正格7个(见前文),别格16个,依次为魁斗、蝉联、云泥、辘轳、卷帘、折枝、寄生、汤网、曲尺、鸿爪、鼎峙、双钩、重台、押尾、晦明、碎锦等格(释义略)。笔者以为,前人制作嵌名联时,之所以在七正格之外又创造了16个别格,不外乎因嵌入的两字遇上平仄相同和词性相异时,在七正格无法成对的情况下别辟的蹊径。前人既为我们拓宽了道路,我们则理所当然地应在这条广阔的大道上驰骋。因此笔者在制作嵌名联时,广泛地采用了别格的形式解决了诸多不易成对的难题。如为北京市残联机关刊物《挚友》杂志编辑部原主任李焕林先生制作的魁斗格嵌名联:“焕彩华章凭妙笔,撑天大木秀丛林。”,为汉川市中洲农场党委书记李四毛先生制作的同格嵌名联:“四时心里怀民瘼,群吏丛中显凤毛。”,为北京市楹联学会80岁会员张子正先生制作的蝉联嵌名联:“大德持恒培学子,正言执教作先生。”,为第30届伦敦奥运会十米跳台冠军张雁全先生制作的同格嵌名联:“十米跳台领头雁,全心赛事摘金人。”等四副嵌名联,都是在七正格难于成对的情况下,分别选用魁斗和蝉联两个别格完成的。笔者在此之所以着意推荐魁斗和蝉联两个别格,这是因为魁斗格嵌入的两字分处全联的一首一尾,相距最远,内涵的空间最大;蝉联格刚好相反,嵌入的两字一处上联之尾,一处下联之首,相距最近,外延距离最远,这为作者制联提供了广大的空间,既便于谋篇立意,又便于修辞行文,从而为成联创造了良好的驾驭条件。若采用其他别格,相形之下,仿佛见绌。难度似乎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读者于鉴赏联文之时相对而言应该说比较容易寻找到两个嵌入的字。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在制作嵌名联时,若选用别格,最宜首选的当是魁斗与蝉联两格。


  四、名字区隔
  时下,笔者甚感嵌名联与嵌字联两种称呼仿佛没有区隔开来而混为一用。若果真没有界定,笔者就此倒是想说一说一点未必成熟的意见,即应当让两种称呼各有其表和各有所指。所谓嵌名联应专用于人名,并以七字单句为载体,联格当以七正格为主,适当可放宽另加魁斗和蝉联两格,或再加云泥共十个联格,或称之为“嵌名联十格体”吧,其他别格则悉用于嵌字联。并规定上下联只用一个七字单句,一般不使用分句。如确需使用分句,则只允许另添一个分句,嵌入的两个字一定在七字分句内,另一分句不涉及所嵌的两字,如要重复使用嵌入的两字,一定要确保七字句中的嵌名免受影响。关于其他非人名嵌字,如地名、景点、景观、建筑、厂家、商店、行业、产品……等嵌字联,即使以七字为载体,上下联没有分句,也应归入非人名嵌字之类而称之为嵌字联。这是因为这些名称嵌字往往在很多情况下都要超出两个字,有时也出现了3字以上的多字嵌入,因此这类嵌字就无法与嵌入人名的两字嵌名联联格保持一致了,将这种嵌字的形式也称之为嵌名联,这就未免有点鱼目混珠了。加之嵌名联出现之初,本来就是使用于人而非状之于物,为此笔者建议当今联界应考虑将嵌名联与嵌字联所指联体区分开来。至于如何区分,用哪些具体条件界定,可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
以上所言,只是管窥蠡测嵌名联的有关潜规则后所得的浅见薄识,诚非是不鄙、不俚、不陋之举,更难说是中规、中矩、中肯之言,不妥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作者简介:李直兵本名植斌,字良虎,号一良。男,生于1940年,原汉川市工商局退休干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已出版《枕上集》、《社会众生相》、《点水联文》、《余闲集》四本新旧体诗及楹联集。待出版的还有《愚虑一得》(评论文)、《京楚摭言》(散文)、《盒桌斋絮》(新旧体诗)、《同窗情》(诗词散文)、《点水联文续编》等五本诗联散文集。诗联散文被多种刊物专集选用刊登。退休后参加省内外诗联散文等赛事,多次获一、二、三及优秀奖。


作者文集链接

眼底毫端都是画——喜读汪季樵先生新作《南歌子》八首 

李直兵诗词集(1):诗词十一首

李直兵诗词集(2):词作品十二首 

李直兵诗词集(3):同窗厚谊——孝高篇、科大篇

李直兵诗词集(4):同窗厚谊(续篇)——孝高篇、科大篇 

李直兵诗词集(5):七言十二句体排律十五首 

李直兵诗词集(6):  鸟鸣杂咏十章 

李直兵诗词集(7):七言十六句体排律十首 

李直兵诗词集(八):七绝二题十六章 

李直兵诗词集(九):七绝二题十六章

李直兵诗词集(十):七绝二题二十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的四大基本要素
怎样写对联
对联六要素
楹联通则系列讲座 王庆农
《对联学习》
对联例话:楹联的基本规则和格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