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李继槐:为了这里也有笑声之二(报告文学)


为了这里也有笑声之二【报告文学】

作者:李继槐

接上期:

然而陈家的风波刚刚平息下来,王花让的家里却掀起了又一场轩然大波。

花让把要去程家落户的打算讲给家里人听以后,就像热油锅里撒了一把盐,遭到了一致的反对,家里的人骂她疯了,得了神经病,漂漂亮亮、精精明明一个姑娘怕嫁不出去?父亲更是又气又恨,骂她胆大包天,不知天高地厚;叔伯们说她丢人现眼,声言要和她断绝关系;母亲又疼又急,趁夜深人静,把闺女叫到屋里好言相劝。

谁知姑娘摸透了母亲的脾气,花让竟以攻为守,在母亲这里选择了一个突破口。

母亲还没说上几句,她就开始反问母亲:“妈,你不是常说,为人要讲良心吗?”

“是呀,是得讲良心呀!”母亲惊讶了。

“那你说程家对我咋样?”

“那没说的,跟亲闺女一样,咱啥时也不能忘了。”母亲说。

“人家对我那样好,遭了难我该不该管?”

妈妈似乎开始明白了女儿的用意,不言声了。女儿却一个劲地向妈妈进攻:“五斤是他们家一根独苗苗,你又不是不知道,五斤一死,剩下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五十多岁的老两口,三个不懂事的小妹妹,一家大小哭天喊地,死去活来,万一老人们出个三长两短,你能忍心看着这一家人散了摊?”

几句话触动了妈妈慈善的心肠,低下头,眼窝开始潮湿了。花让看母亲动了心,继续说:“何况人家五斤是为大伙牺牲的,他为救火能把命献上,我就不能去侍候他的老人?”

妈妈迟疑了一下:“该是该,可那明摆着是个火坑啊,跳进去,你一辈子就出不来了。”

“火坑我情愿跳,只要我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死去的五斤。”花让坚定地说。

“那人家该笑话咱大闺女找不着婆家了。”

“随他们说去,只要我问心无愧,一辈子心安理得就行了。”

妈妈不吭声了,停了一会,才撩起衣襟沾了沾脸上晶莹的泪花,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随你的便吧!”妈妈一通,父亲和叔伯们也都勉强同意了。最后,家中最有权威的奶奶发了话:“只要花让愿意,谁也别阻拦。”

一天,程石头对永法说:“花让为咱家操心劳神,真让人过意不去。如今,你来了,咱们去她家走一次,一来谢谢人家,二来让她放心,不用再为咱家牵挂了。”就这样永法和花让第一次见了面。也正是这一次,永法听到了花让那段动人的故事。美丽而娴淑的花让姑娘,以她温柔善良的品行,博得了小伙子的好感。又经各方面做工作,他们之间逐渐立了感情。不久他们就结婚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终于战胜了这块土地上同时并存的世俗偏见,把这三个完全无关姓氏,组合成了一个家庭。这个山村小院又开始有了生气,老人的脸上又开始绽露出笑影。

然而,生活的道路充满着坎坷,这对年轻人,稚嫩的肩膀,立刻肩负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但是,他俩深深懂得,他们一块来到这个小院,是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分忧担愁共患难的。所以,他们新婚的第一个晚上商量的就是同甘共苦,尊老爱幼的守则。

程五斤牺牲后,国家发有少量抚恤金,但杯水车薪,程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就是这新房也是再简陋也没有了:没有陪嫁的箱柜,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床上除了一条新被子和家织的土布新床单外,褥子等一切用品全是旧的。即使如此,比起奶奶和公婆的铺盖来,仍算得上是好的了。特别是奶奶的光板床上,只有一条露着棉絮的被子,连条席子也没有。新郎、新娘看在眼里,疼在心中,二人一商量,决定把床上的褥子让给奶奶铺。

新婚几天后,花让抱着褥子往奶奶屋里送,奶奶连忙扌宅            挲    着两只胳膊挡住说:“憨妮子,新媳妇溜光席,人家要笑话的呀。”“奶奶,让七、八十岁的老人溜光席,人家要骂我们这些晚辈的,你不要,我也睡不着。”老奶奶到底没有孙媳妇力气大,花让硬是把褥子铺在了奶奶的光板床上。

奶奶和公婆看到永法和媳妇如此孝敬自己,越发体谅他们,从不开口向永法和媳妇要钱要物;小两口体会到老人心情,反而越加关怀。秋天蚊虫多,永法把自己的蚊帐从洛阳带回来挂到妈妈的床上;冬天来了,永法又从洛阳买回鲜艳的长围巾围在妹妹的脖子上;妈妈大半辈子没有坐过火车,永法就把妈妈接到洛阳,专门让她从金谷园坐到东站……。人心都是肉长的,为了报答小两口子的一片真心,每逢永法从洛阳或花让从学校回家,一家人总是尽量关心和体贴他们,尤其花让生了小男孩子以后,公婆更是爱如掌上明珠,看得比啥都关紧。公婆心地善良而明白,永法和花让忠诚老实,妹妹通情达理,一家人过得和和睦睦。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这家小院重新开始充满天伦之乐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在它的上空炸响。花让的公公得了晚期胃癌,五十多岁的人却不能久留人世了。刚刚愈合的伤痕,哪里经得起这重重的一击,受伤的心又开始滴血。

“难道没一点希望了?”花让急切地询问医生。

“不是没一点希望,而是希望不大。”

花让不加思索地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就治。”

公爹听说要动手术,花大钱,把花让叫到床边恳求说:“我这病已经没治了,花让,就别再花钱了,我不能临死再给你们塌一身债啊!”

花让摇摇头坚定地说:“钱是人挣来的,能把您老的病治好,就是我们做儿女的福。”

庄稼汉鼻子一酸,赶紧把脸扭过一边,两颗豆大的眼泪,悄悄滴落在枕头上。

公公终于开刀了,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那是怎样的日日夜夜啊!

刚动罢手术的人,最怕咳嗽,可公公却偏偏咳嗽不止,有时候咳得痰多了,吐不出来,花让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把那又腥又臭的痰液从嘴里掏出来。为了防止伤口受震破裂,花让就整夜整夜地跪在床上,用两只手掬着伤口,直拿捏得她大汗淋淋。公公翻身都很困难,大小便都解在床上,花让顾不得一切,每天替他洗刷换衣。由于日夜操劳,思想也紧张,有一次到厕所倒尿的时候,突然晕倒了,她怕增加公爹的思想负担,仍然不声不响地坚持照料病人。但是老人的眼睛是瞒不住的,他每当看着儿媳逐渐消瘦的面容和身上穿着那件破旧的衣服时,就禁不住涌起无限的酸楚。凭感觉他知道自己在人世的日子不会多长了,想起花让来家这几年所受的种种熬煎,为这个家庭所负的牛一样的重担,他不知怎样来表示内心的感激,只是断断续续地说:“花让,永法再……再寄钱来,不……不要再往这个穷坑里填了……你也该买件衣服穿了,你来咱家这几年……没有过一天舒坦的日子,爹……我……对不住你……”听了公爹的肺腑之言,花让强作笑颜说:“爹,别想得太多了,你看我不是很好吗?”但不知怎地,笑着笑着,眼泪竟也簌簌地流了出来。

一千多元钱和两个多月的操劳,没能挽回这个垂危的病人,公爹终于去世了。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没过多久,奶奶也因为哀儿早丧,病情加重,相继离开了人间。

正在两个年轻人感到力不从心时,党和政府伸出了温暖的手。程石头住院期间,县委、公社、大队领导多次到医院看望老人;县武装部还满腔热情地派了一辆车专门接送自愿输血的乡亲;县民政局还专门拨款1500元,让他们还债。党和政府的关怀,乡亲们的无私帮助,使小夫妻俩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为了让老母亲愉快地度过晚年,他们每次回家总要多多少少塞给老人几个零花钱。妹妹要出嫁了,花让为她添置了六条床单、一床新被子,一对枕头和几身新衣,比起别人家来,这虽不算什么,但对这个家庭来说,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了。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迎亲的唢呐在山沟里嘀嘀嗒嗒欢乐地震响,花让把妹妹打扮得花枝招展,里外一新,为她戴上大红花,送了一程又一程。临别的时候,花让满含歉意地对妹妹说:“小妹,咱家条件太差,我没有更多的东西送给你,你担待点吧。”妹妹扭过身来,深情地用手抚摸着嫂嫂那瘦削的脸颊和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含着泪花说:“嫂嫂,就这些东西,也是你和哥哥省吃俭用,东挪西借买来的,你不说小妹我也知道,我已经很满意了。”

“妹妹,只要你满意,我心里就踏实了。”花让用那熬红了的眼睛,望着妹妹的背影,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满意了就好,满意了就好……

今年杏花三月天,花让光荣地出席了洛阳地区妇女“双先”代表会。

媳妇要出远门了,婆母送她来到小河边,从口袋里颤巍巍地掏出了一个小包包递给花让说:“花儿,你要出远门了,妈没啥送给你,你肯晕车,路上买点苹果吃吧。”

花让打开一看,全是她和永法平时塞给婆母的那些零花钱,她竟一点儿也不肯多花。

“娘,你……”当花让嗔怪地将钱放回婆母手中时,婆婆哭了,她只好赶紧收下。

婆婆久久伫立着,泪眼模糊地看着媳妇渐渐远去的背影。媳妇远去了,婆母却望着山田里的那头牛出神:它活着,不是为了吃草、喝水,而是为了给别人带来丰收的喜悦和温饱。

她,多像那头牛啊!

                                  (首发《中国妇女》1983年8月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蕙芬|刻骨铭心之“双抢”
周秋云:我的婆母老娘
魅力太行丨让爱在家庭中流动——写在520
【散文】半碗鸡汤|王 颖
永字八法详解
散文||借宿【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