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科专科治剂清痤颗粒(现改名枇杷清肺颗粒)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清痤颗粒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痤颗粒,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两次;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胶囊50mg,一天两次。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痤颗粒治疗痤疮安全有效,疗效优于美满霉素胶囊,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治疗痤疮的好方剂。

关键词:痤疮;清痤颗粒

使用背景: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好发于面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并伴有皮脂溢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痤疮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其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不亚于严重的哮喘、癫痫、糖尿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痤疮患者也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 因此, 痤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内服抗菌药物、抗雄性激素、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这些疗法疗程长,副作用明显,疗效并不满意。笔者采用清痤颗粒治疗痤疮,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痤疮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颜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损害呈多样性,以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

按Pillsburg分级及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1],根据炎性皮损和深在皮损之多少分为4级:

Ⅰ级(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或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

Ⅱ级(较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

Ⅲ级(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1—100个,结节小于3个,发生于面部、颈部、胸背部;

Ⅳ级(重度 集簇性):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大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大于3个,容易形成疤痕(上半身)。

1.2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例,年龄13~40岁,病程2~4个月;病情Ⅰ级17例,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2例。对照组30例,年龄14~36岁,病程2~4个月,病情Ⅰ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2例。所有患者近1个月均未采用任何药物治疗,两组病例一般资料间有均衡性。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痤颗粒,其药物组成为:枇杷叶9g,桑白皮9g,丹参6g,赤芍6g,蒲公英9g,金银花9g,生地6g,知母6g,女贞子9g,虎杖9g,北沙参4g,甘草3g。1袋/次,水冲服, 2次/d。连用4周;对照组采用美满霉素胶囊口服,1粒(50mg)/次,2次/d,连用4周。患者于用药后第一周及第四周来复诊,观察其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根据皮损评分标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总皮损。

                   

表1   皮损评分标准

皮损类型

粉刺

丘疹

脓疱

炎性结节

纤维结节

囊肿

数目

10

1

1

1

1

1

评分值

1’

1’

1’

3’

2’

5’

 

1.3.2根据公式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皮损评分-治疗后总皮损评分)/(治疗前总皮损评分)×100%。

1.3.3以基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治疗有效率,以其为主要疗效指标。

基愈: 疗效指数≥90%;

显效: 60%≤疗效指数<90%;

进步: 30%≤疗效指数<60%;

无效: 疗效指数<30%。

2.结果

2.1疗效指标——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随治疗的进行,两组受试者的皮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随访点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第四周两组有效率差别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表2 两组有效率的比较

周数 

组别 

基愈

显效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P

1周

治疗组

0

6

18

14

15.79

>0.05

对照组

0

1

4

25

3.33

4周

治疗组

15

16

6

1

81.58

<0.05

对照组

9

8

7

6

56.67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美满霉素最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便秘等。治疗结束时,治疗组38例中有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1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轻微胃痛,4例出现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组别

不良例数(例)

不良率(%)

P

治疗组

3

7.89

>0.05

对照组

9

30.00

2.3 两组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结束2月后,随访治疗组、对照两组中基本治愈的患者,治疗组7例患者中仅有2例复发,且症状较轻,对照组中5例患者有3例复发,症状较轻,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

表4   两组间复发率比较

组别

复发例数

复发率(%)

P

治疗组

2

28.57

>0.05

对照组

3

60.00

3.讨论

现代医学对痤疮病因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分泌因素,主要是雄激素起重要作用,皮脂腺是雄激素的一个靶器官,睾酮使皮脂腺体积增大,分泌增加;(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管口径变小;(3)微生物的感染,主要为痤疮丙酸杆菌;(4)免疫因素;(5)其他因素等。治疗上多从抗雄激素,改善毛囊导管的异常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及控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入手。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迄今尚未找到一个公认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多发于青少年男女面部、背部,中医对其诊治由来已久,认为多为先天肾阴不足,后天肺胃湿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如《外科正宗》载:肺风、粉刺、酒漕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引起。《医宗全鉴》载:肺风粉刺,此病由肺经血热而成。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生多与雄性激素代谢失调、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微生物感染与炎性介质及免疫失调等因素有关[2,3],我院结合临床实践,根据枇杷清肺饮加减,以养阴清热、化痰散结为法治疗痤疮。方中枇杷叶、桑白皮、北沙参入肺经,清肺化痰为君药;知母、生地、女贞子滋补肾阴,平和天癸为臣药;丹参、蒲公英、金银花、虎杖凉血消肿、散瘀解毒,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药,达到养阴清热、化痰散结目的。适合治疗各类痤疮,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枇杷叶、丹参、蒲公英、虎杖有不同程度抗炎、抗氧化作用[4,5,6,7];金银花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5];女贞子有雄雌性激素双向调节作用;有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6]。综观全方融清泻肺热、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养阴清热于一体,集抗雄激素、改善异常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及抑制皮脂分泌为一体,多部位多靶点的清除痤疮的病因,故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

 [2]鞠强,石继海,夏隆庆.白介素-1与痤疮[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1):24-26.

[3]周华.寻常痤疮和免疫[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0,17(1):14-17.

[4]郭 宇,吴松吉,朴惠善.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928-929.

[5]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 傅超美,张臻,廖婉,等.丹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39-241.

[7] 裴莲花,吴学,金光洙.虎杖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6,29(2):147-149.

[8]高惠荣,等译.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皮肤病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第1版:19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枇杷清肺饮
枇杷膏治青春痘!
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粉刺净痘霜治理痤疮86例
中医内服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中和医派杨建宇论经典名方枇杷清肺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