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蠲痺汤,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之证,肩项臂痛,举动艰难,手足麻木。姜黄,片姜黄

 蠲痺汤《杨氏家藏方》肩臂疼痛
组成
当归、羌活、姜黄、黄耆、白芍、防风、甘草、生姜。
功用
益气和营,祛风胜湿。
主治
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之证,肩项臂痛,举动艰难,手足麻木。肩臂疼痛
 
蠲痺汤也是临床常用的一个方,它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的功效。所以仍然用于风寒湿邪痺阻经络,导致肩、项、手臂疼痛,或者疼痛到活动不利,往往内在本身就有风寒湿邪阻滞,又有外邪引动,这种情况实际上临床居多一些,由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利,平常有出现手足麻木,这些也有一种气血营卫不和的表现。由于气血营卫亏虚不足,不和,常容易手足麻木。一但风湿邪阻滞加重,甚至于肩项臂痛,举动艰难,这个和前面的羌活胜湿汤比较,邪盛、邪实,有一定的正虚,正气失调,所以组成当中,蠲痺汤也是用羌活、防风作为散风寒湿止痛,这个是治法上一致的,祛风胜湿。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这方里有当归用来养血,当归、白芍可以养血,黄耆可以益气。补益气血,可以调和营卫,用姜黄可以通经活血止痛,用甘草调和药性。
 
蠲痺汤不仅考虑到祛邪,也考虑到调正,不仅考虑到风湿,也考虑到风湿影响络脉,血络、经络不通,所以考虑面比较全,是邪正兼顾的一个方。常用于痺证,风寒湿邪痺阻经络,气血营卫又不和的这类病变,所以它益气和营,祛风胜湿。这是羌活胜湿汤的一个附方。


蠲痹汤,出自宋·《杨氏家藏方》。
  【组成】当归、羌活、姜黄、黄芪、白芍、防风各一两(各9克),甘草半两(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主治】主治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肢体重着,关节酸痛,活动不利,得热则减,遇阴雨寒冷则加剧,舌苔白腻,脉弦紧等。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膝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病症。
  1.类风湿关节炎: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蠲痹汤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关节压痛、肿胀及晨僵等症状,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欧洲抗风湿联盟标准中的DAS28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ESR、CRP、RF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不及治疗组。(《新中医》2011年第9期)
  2.膝骨关节炎:将1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加减蠲痹汤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内服加减蠲痹汤治疗基础上配以自拟中药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吉林医学》2010年第31卷第10期)
  3.强直性脊柱炎:选择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蠲痹汤)40例,西药对照组20例,中成药(正清风痛宁)对照组20例。3个月为1个疗程,于第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中成药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西药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第3期)
  4.颈椎病:将2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对照组)和针灸配合蠲痹汤组(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蠲痹汤治疗。两组均以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对照组为69%。(《新中医》2012年第5期)
  5.颈源性头痛:将9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痊愈率为4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痊愈率为26.1%。
  6.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纳入确诊为肩手综合征的26例患者予口服益肾蠲痹汤治疗,同时进行良肢位摆放,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6例中,治愈3例,好转20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88.5%。(《河南中医》2012年第5期)
  【方解】本方用羌活、独活准心、秦艽、海风藤、桑枝祛风除湿散寒;合以当归、川芎、乳香养血活血止痛,行血除风寒湿。临床应用以肢体酸痛、得热减轻、遇冷加重、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风胜者、痛处游走不定,加荆芥、防风;寒胜者,疼痛剧烈、关节不可屈伸,加附子、细辛或川乌、草乌;湿胜者,关节肢体重着、肌肤麻木,加防己、苍术、薏苡仁;邪从热化、关节红肿,去桂心,加知母、石膏、防己、桂枝;痛在上肢,加姜黄、威灵仙;痛在下肢,加牛膝、川断。
  【方歌】蠲痹汤中羌独秦,桑枝桂心海风藤,归芎甘草乳木香,祛风止痛此方良。


治臂背痛,非风非痰:姜黄、甘草、羌活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一两,水煎。腰以下痛,加海桐皮、当归、芍药。(《赤水玄珠》姜黄散)



焦树德讲:姜黄

姜黄味辛、苦,性温。主要功用是破血、行气。

姜黄破血兼理血中气滞,入肝脾二经,善破肝脾二经的血瘀气结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①因血瘀气滞而引致的胸胁疼痛:可配合枳壳、苏梗、桔梗、川楝子、香附、元胡、桂心等同用;

②胃脘痛、腹痛:可配合高良姜、香附、砂仁、木香、干姜、乌药、元胡等同 用;③月经痛:可配合当归、白芍、艾叶、香附、五灵脂等同用。

我常用姜黄或片姜黄配合枳壳、白蒺藜、川楝子,加入应证汤中,治疗肝炎患者肝区痛表现明显者,对除疼痛恢复肝功能,均有一定帮助。谨供参考。

据近代研究报导,姜黄对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有改善肝脏实质病损的作用。选大形纵切生晒者,名姜黄。片姜黄,有入肩背手臂等处活血袪风而治风湿痹痛的特点,常配合桂枝、羌活、归尾、红花、防风、秦艽等,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疼痛表现在上肢及肩关节者。

郁金、姜黄均能破血活瘀,但郁金苦寒入心,偏于活血,姜黄辛温入肝脾,兼理血中之气。莪术苦温,偏入肝经气分,兼破气中之血,姜黄辛温,偏入肝经血分,兼行血中之气。

据近代研究报导,姜黄有兴奋子宫的作用,使子宫阵发性收缩;能促进麻醉犬的胆汁分泌,但作用较弱而持久。

用量一般八分至二、三钱。

无瘀血及身体虚弱者慎用。



肩关节周围炎“片姜黄”

姜黄在中药教科书上列为“理血药”类,因为加工过程要“切片备用”,处方可名“片姜黄”。味苦、性辛温,归肺、肝经。可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适用于瘀血阻滞、胸腹疼痛、月经不通、风痹臂痛等证。

现代药理分析,姜黄有降压、降脂、抗炎、利胆等功效,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抗心绞痛等作用。笔者用片姜黄伍以益气和营、疏风祛湿的其他中药(如黄芪、当归、赤芍、羌活、防风等),治疗颈、肩、臂、肘麻痹疼痛,其效如神。

病例:刘某,女,48岁,因左肩关节疼痛,抬举不能,转侧不利,中、西医治疗数月,收效甚微。日前求治于笔者。综观脉证,此属肩痹。X线片显示:左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从痹证论治,处方:片姜黄10克,当归10克,川芎7克,赤芍15克,羌活8克,防风15克,玄胡20克,葛根30克,生牡蛎30克,刺蒺藜20克,甘草5克。7剂药后,痹痛解除,左手抬举活动自如,而获如鼓应桴之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氏家藏方》蠲痹汤:肩颈臂痛,手足麻木】
【经方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肩周炎】...
可治肩颈臂痛,古方
听说你肩膀疼,文老师想到一方!养气血,通经络,请细读
肩背疼痛名方
【治疗关节、肩周炎的5张方子有疗效,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