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用附子 医案

重用附子经验

附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大热,味辛、甘;归心、肾、脾经;其基本功效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多用于亡阳证、寒凝诸痛证、水肿等临床常用量为3~15g。

张子琳重用附子治亡阳证

山西名医张子琳在其经验集中论述,附子乃起死回生之品,但必须用之得当,吾父常以大量附子治病救人,剂量常在30~60g,屡见奇效。尝说:“附子,要么不用,用则重用,量少则起相反作用。”何意? 附子乃下焦药也,量少不能重坠下沉,反在上焦起火,另须注意者,附子煎剂宜冷服,取寒因寒用,反治之法。若热饮,易在上焦停留而产生不良反应,出现嘴麻、舌麻,继之浑身皆麻。但遇此亦无需惊慌,饮凉开水多能解之,或时过半日便自然缓解。附子之适用证是脉必沉迟,唇甲黑青,脉证相合,放胆使用,疗效可靠。

近代的中医名家如陈伯坛、刘民叔等,均很擅长遣用附子,认为其能救脱扶阳,每剂常30~90g,最大量超过200g,这可能与地处西南部环境、体质、气候、习俗有密切关系。另外,大剂量的运用在煎服方法上亦有讲究,一般先煎2小时以上,将所含毒性成分破坏,补火温里的作用并不随之而减弱,仍可发挥回阳的功效。

况时样重用附子治重症肌无力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况时祥教授每每重用附子治疗重症肌无力获得良效。况氏尝言: 附子味辛甘,性热,为疗阳虚之佳品。《本草汇言》曰:“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故阳虚证必用附子,辨证要点为精神不振,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暖,少气乏力,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嫩,脉微细或沉迟无力等,有一二症即可,不必悉具。用量10~50g,煎煮1小时以上,先武火后文火,既消减乌头碱之毒,又不减温阳之力。

李继昌重用附子治寒痹

附子作为散寒止痛药,临床一般用量为3~15g,但对于顽固性阴寒痹证,云南名医李继昌则认为一般常规量不效,可用至30~120g,先煎透

(1小时左右)疗效显著。

邹云翔重用附子治水肿

江苏著名肾病专家邹云翔教授认为,对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所致的慢性肾阳水肿,治疗重在温补肾阳,方用附子理苓汤和济生肾气丸加减。其中附子、桂枝不可少,可重用附子。附子剂量可用至30~60g,但需久煎2.5小时以上,去其毒性而存其温阳之效。

吴佩衡重用附子经验

云南名医吴佩衡教授以善用附子闻名,吴氏处方每剂附子辄用60g,重则每剂250~500g。对疑难重症,失治、误治病例,每起沉疴。

吴氏对血证的治疗,认为需熟记以下二诀,细心体会,弄通含义,则可应付裕如。其一日:“失血都传止血方,生军六味作主张,甘寒一派算良法,并未逢人用附姜。”其二曰:“血水如潮本阳亏,阳虚阴盛敢僭为,人若识得升降意,宜苦宜辛二法持。”(原载清代郑钦安著《医法圆通》卷四)

一者言其常,治出血之法,如唐容川谓“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葛可久创十灰散亦多清凉之药。所以泻火滋阴已成为治血证常法。一者言其变,郑氏原注云,宜苦者十之一二,宜辛者十之八九。此言未免过偏,但对用常法治疗无效的病例,宜按阴阳升降气血运行的道理,采用辛温药物,温阳止血,亦可立竿见影,如吴氏前治伤寒肠出血病例,附子每剂重用到300~400g,而终于力挽狂澜,阳回血止而安,多年来,其学术传人用温阳止血法治疗葡萄胎术后疑恶变咯血、崩漏不止,取环后反复清宫不能止血,高血压并痔疮出血不止,以及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病例,辨证属阳虚者,均获满意效果。阳虚出血的辨证要点为血证而兼见面色淡白无华(或夹青色),少气懒言,声低息短,自汗食少,畏食酸冷,形寒初冷,手足厥逆,溺清便溏,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质淡或舌质夹青,舌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沉、迟、细、弱、弦、紧等。

温阳止血之药颇多,而附子大辛、大温,有毒,通行十二经,为温阳止血之要药,《神农本草经》载附子性能回阳救逆,散痼冷沉寒,除风湿痹痛,原非止血专药,乃用其温肾回阳而止血,临床使用此药,习惯于开水单独先煎透,以口尝不麻为度。如此剂量即使每剂达300-500g,亦无中毒情况,可以放心使用。

李文瑞重用附子治男子不育

名老中医李文瑞临床应用附子一般用量3-10g,重用15~25g,最大用至35g。李氏认为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壮阳力强。达逐寒生精、化浊行水、宣痹止痛之功效。临证贴切,则需重用。但宜逐渐增量。重用时,更应延长煎煮时间,以去其大毒。常在天雄散、真武汤、柱枝加附子汤等方中重用。临床主要用于男子不育、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如治一男性32岁患者。婚后3年未育,女方检查未见异常。行精液常规检查:精子活动度>0.15,精子数>023×109/L,异常精子0.15。自诉精液清稀,阴部微冷,余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肾阳不足,阴寒内盛。遂予天雄散加露蜂房,制附子首用10g,服7剂后,无明显不适。之后逐渐加至25g。连续守方服用45天后,复查精子数增至>0.68×109/L,异常精子0.07,精子活动度0.75。遵原方加减配成蜜丸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告知其爱人已怀孕。

白清佐重用附子经验

著名中医学家白清佐临证善用附子,每以重剂而获良效。白氏临证中,附子配任之法,约有如下数条:附子配鹿茸,补阳填精,阳痿滑泄者宣;附子伍肉桂,补火力强,以治阳衰肢厥;附子配干姜,温中调脾;得肉豆蔻温脾燥湿,涩肠止泻;附子配参、芪,大补中气,参、芪重用,其效尤著;附子配半夏,温中降逆,寒呕能已;附子配桂枝、白术,温经通络,善治寒湿痹痛;得延胡索、木香,温暖肝肾,治寒痛腹痛;附子配当归,温通血海,冲任虚寒,经水不调者宜;附子配腊茶,清热助阳,对于真寒假热、阴盛格阳之证,每奏奇功。

白氏用附子,特重两点:一日认证,凡确属三阴寒证,阳气衰微,脾湿肾寒者,必用附子。二曰知附子之性,附子大辛大热,能破阴回阳,生者驱邪优胜,熟者补虚为佳。举凡阴寒弥盛,地气盖天,阳气渴绝之寒证,必用附子。盖附子气味雄厚,有斩关夺将之能,直入命门,盖火之原,使神机活跃,追复散失之元阳。此仲景急温之法,起死回生之妙术也。若不识此理,因循失治,阳气耗散,纯阴用事,死期已至,纵有神丹,亦弗能救,此非死之于病,乃医之咎也,当阳微欲绝,神去魂存之际,非唯用附子,且当用生者,而其量重在一两之上为宜。白氏临床常用附子,初用量小,继则量大,遇阴寒重症,附子之用量辄以两计,甚者用至三四两,并伍大剂姜桂,极见功效。

如治一寒厥。李某,会计,患伤寒,四肢厥逆,昏不识人,诸医皆谓邪入心包,热源厥深,投以辛凉苦寒之剂,非唯不效,且日益加重,其妻邀白老诊治。观其面灰舌淡,牙齿清润,小溲白而失禁,四肢厥冷如冰,脉沉微欲绝,询知前医皆用寒凉之品,于是断为寒厥,群阴用事,汨没真阳,当用附子、姜、桂,温补命门,回阳救逆。遂急以生附子60g,干姜、肉桂各15g,甘草9g,加水久煎,候温,缓缓服之。1剂尚未知;2剂则神识少清,四肢能动,阴邪开始溃退,于是易生附子为熟附子;又服3剂后,神清肢温。病势大减,继以温调脾胃之剂,调理月余而愈。

又如治一臌胀。胡某,太原某厂。高度浮肿,并伴发严重之胸水和腹水。身恶寒,四肢不温,大便溏,舌淡,脉沉细。诊为阳虚火衰,不得温运脾阳,湿渍太阴而成臌胀。治宜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方用附子45g,党参30g,肉桂、桂枝各15g,白术24g,温补脾肾之阳,并以甘遂、槟榔、二丑、玄明粉为散剂,攻逐有形之水。服药后6日间,水泻74次,体重由134斤减为102斤,胸水、腹水全消。继用大剂补中益气汤加茯苓、泽泻之属,并吞服硫黄丸而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药经验|附子应用之妙,难以备述
王祖龙。 附子与白术
精少不育症的经方治疗
男性无精子 中药怎么调理
消肿仗附子,连翘畅三焦
中药学专业知识(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