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无锡的老场景

老无锡的老场景

 

我经常喜欢去弄堂走走看看,感受生活气息浓郁的江南城市百姓生活,记录一些温馨感人或者即将消失的画面,为城市发展留下一些时代印记。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一些弄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弄堂温馨而和谐的生活方式将成为人们永久珍藏的美好记忆。


在弄堂拍摄的过程中,有关民俗传统和老手艺等生活场景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就说说弄堂里的“祭拜月神”、“蒸年糕”、和老剃头店的故事。


绿塔路民间祭拜月神


祭拜月神


去年中秋节之夜,本打算去丽新工房拍摄祭拜月神的场景,但由于面临拆迁,很多居民正在准备搬家,已没有心思祭拜月神了,便临时改为就近拍摄绿塔路。


和丽新工房一样,绿塔路也正面临着拆迁,往日拜月盛况已不复存在。还好,一路下来有10多户人家还坚守着这种传统仪式,狭窄的弄堂里香烟缭绕、火光点点,虽不及记忆中儿时的祭拜月神的隆重热闹,也算留下一些旧时印象。那时候一到中秋节傍晚,家家户户的门口便热闹起来,一排溜的各式供桌旁挤满了看热闹的小孩,那时候的供品比较简单,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两样祭品。西瓜必须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燃亮,全家人按照辈分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分切团圆月饼。切的份数要按照全家人口数字,无论在家的,还是没赶回来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多也不能少,大小也要一样。


时过境迁,现在祭拜月神的人群中已难觅年轻人的踪影,仪式也没从前那么讲究了,也就备上西瓜、莲藕、石榴、苹果、香蕉等水果和月饼,再燃上一盒宝塔香,一家人(其实只有老年人)在供桌前拱手拜月,香烛燃尽,大家分食西瓜和月饼,就算大功告成了。现在的祭月仪式虽然简单,但老人们仍非常虔诚。我一边拍,一边想,但愿明年还能见到这种传统习俗……



荣巷老街居民蒸年糕


蒸年糕


去年春节前在荣巷拍摄时,有幸拍到了百年老店“老馒头”糕团店手工制作年糕的的全过程,由此联想起小时候见到的一些关于年糕的往事。那时候,过年蒸年糕、吃年糕可是过年期间的一件大事,因为寓意着“年年高”的吉祥寓意。


无锡人做年糕十分考究,一般在新年来临前半个月,便要将石磨内外仔细洗净晾干,将精选糯米淘洗干净,控水晾干,分两次磨成米粉,然后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揉匀,放入蒸桶,蒸年糕的时间必须拿捏得准确,这就全凭经验了。米粉蒸熟后称“胀粉”,还没有韧性,大人捞出点让孩子们吃,寓意着“吃吃长长”。 “胀粉”还要再经过充分搓揉,增加韧劲,这样吃起来来有嚼头。另外,再要根据口味需要加入红糖、白糖、猪油之类。将揉好的胀粉摊成长条状的大面饼,再切成一条一条的年糕。有时候讨吉利也将粉捏成元宝状,寓意“招财进宝”;最后,把红糖年糕、白糖年糕,还有渗了青麦汁的青糕,一条条晾在抹了豆油的桌子、长凳上。小时候的我,看着满屋子热气腾腾的年糕,开心极了!急切地期盼着新年的到来。“年糕年糕年年高”!这句俗语为古老的传统刷上了永不褪色的釉彩。


传统手工蒸年糕要经过修粉、上蒸、揉面、切糕、等工序,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体力活,制作也很有讲究,特别是揉年糕的力度要均匀,这样才能让年糕既光滑又有韧性。手工制作的年糕口味更好,既能让你品尝到悠久的传统,也能让你咀嚼曾经拥有的幸福味道……。遗憾的是,现在很少有手工制作的年糕卖了。


小巷里的老式剃头店


老剃头店


我经常拍摄的城中村人民弄,有一家无锡城里最老的理发店,今年57岁剃头师傅华云飞,16岁便开始跟和当时无锡最有名的紫罗兰美发厅工作的父亲学理发。来这里理发的老人居多,大多是熟客、回头客,我喜欢的是这里老旧而透着温馨的氛围。


走进不到10平米的小理发店,白炽灯下,硕大的转椅、木柄的剃刀、老式的推剪、还有仿佛从历史中走出来的老人,俨然就像我儿时理发的那家店,小时候理发的情景顿时跃然眼前。从记事时起,我最怕进理发店,讨厌那种被人摆弄的感觉。记得第一次去理发是在一个夏天,父亲送我到离家不远的理发店后就走了,理发师把欲哭无泪的我抱上转椅,不一会儿,剪刀、理发推子轮流在耳边咔擦作响,因为围脖系得太紧,让人喘不过气来。大热的天气,又没有电扇,憋得我满头大汗,汗水粘着落发,脖子痒痒的,又不敢伸手挠,只能憋着气,咬紧牙忍着,好不容易才挨到理发结束,理发师傅解开围脖,轻轻抖落碎发,最后使劲甩一下围脖,发出一记“啪”的响声。然后换了一块脏兮兮的毛巾围上,理发师傅这时手上又换了一把木柄剃刀,在一块油腻腻的黑布上正正反反猛刮几下,然后在你脖后由上到下呱呱几下。最后,用手推着我的后脑勺来到脸盆架前,放着毛巾的脸盆里倒进点热水,肥皂块在头顶上转几圈起了泡沫,理发师傅长长的指甲划着头皮生痛,却不敢叫,否则肥皂水会流进嘴里,眼睛同样也要紧紧闭着。终于快好了,理发师傅拿把梳子把头发分成三七开,再在额头、颈项上拍点粉,弄得满脸白花花的。然后拍拍我的肩膀,亲热地说一声:小把戏,可以回家去了。


老顾客在老式剃头店很享受


旧时,把理发叫做剃头,这是沿用清代的叫法。清初,满人进关,攻下江南,颁布削发垂辫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规定,“剃头”之名由此而来。剃头匠作为老手艺人,有着精湛的手艺和朴实的人生,他们从不奢望哪天能赚个盆满钵满,但也知道靠着这份手艺绝对不会让自己和家人挨饿,踏实本分地过自己的日子。


今天,传统的剃头老行当被城市发展的大潮所湮没,从而成为一段让人怀旧的历史。



过年了家家户户会腌上一坛大青鱼,称为年年有余


我喜欢弄堂的宁静恬淡,喜欢弄堂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弄堂生活让我对民俗传统有了一定的认知,拍弄堂生活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弄堂生活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滋润了我的心田。



小巷里的日常生活


行走于弄堂,深为弄堂生活的温馨、温暖和温情所感动:潇潇春雨时并肩携手而行的阿公阿婆、夏日树荫下围坐赤膊打扇聊天的老人、秋天夕阳里居民们喜悦地收获自家种的果蔬、冬日暖阳下邻里间家长里短的闲聊,看到这些鲜活的令人感动的生活场景,儿时的美好记忆便顿时跃然眼前,定格这些美好影像便成了我必然的选择。



温暖阳光里的扯老空被称为孵太阳,惬意而亲切


编者:昔日的生活渐行渐远,希望更多的朋友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那些珍贵的场景,并发给我们传播,让更多读者欣赏品读。邮箱如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祭月,共庆团圆佳节
藏在奉化弄堂里的网红月饼加推!不排长队也能吃到
你从未见过的历史照片19-51 老上海百姓普痛人家的日常生活 冰西瓜 剃头滩等
中秋节祭月·赏月·拜月
写在中秋: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在改变
中秋节民俗怎样祈福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