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广州 | 那些“孖辫”电车的记忆

马龙·白兰度和费雯·丽主演的电影《欲望号街车》曾经对电车有过这样的描述:“电车是一种城市生活的象征,它意味着都市生活正有韵律地驶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

电车在每位老广的心目中也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电车线网密集地串起整个广州城区,竖起两条长长“辫子”的巴士,自那时起便成为广州一道城市风景。

行驶在人民南路的广州电车

广州的电车穿街过路,60年来,她见证了广州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成为广州一个时代的缩影。看着这些珍贵的旧照片,仿佛让我们回到那些年一起坐电车出行的日子。

80年代的广州电车

8/90年代的广州电车

回首过去,广州从1915年开始筹建属于自己的电车,由于战乱、外敌入侵以及艰难的经济环境等原因,广州人的电车梦未能实现。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0年秋天,广州电车建成通车,圆了广州万千市民翘首以盼的电车梦。

1960年9月30日无轨电车通车典礼在广州市体育馆举行,时任副省长刘田夫主持了剪彩。

1960年,广州第一趟无轨电车“1路线”(越秀公园-大东门)就是在越秀山下发出。

60年代广州体育馆(中国大酒店对面)前的广州电车

1960年,广州市无轨电车通车庆典发行的电车票

于1960年9月底投入使用的东山电车总站

80年代广州市东山电车总站

80年代文化公园电车总站

80年代越秀公园电车总站

90年代机场路电车总站

技术人员给新司机讲电车原理

线路维修工人在维修线网

乘务员一手拿钱和车票,一手收钱找赎,也是一种绝活

无人售票开始,乘务员大量下岗

行驶在仓边路与中山四路交界的广州电车

80年代行驶在沿江路的广州电车

去过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五层楼)参观的人可能多少有印象:在镇海楼旁的老城墙上,停放着一辆长长的公交车。这辆曾经的101路电车,是馆里面一件特殊的藏品。

广州大通道无轨电车盛行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头上顶着两条长辫子,所以有了“大通道孖辫车”这个昵称。这种曾穿梭于广州骑楼街中的“大通道孖辫车”,在不少老广的儿时记忆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收藏在广州博物馆中的这辆车,是1987年诞生在上海客车厂的“DI-126”铰接式无轨电车,也是广州最后一辆公交大通道电车,1997年12月29日停止运转,1998年2月20日被接收入馆。它是馆内质量最大的藏品,是广州交通事业发展的珍贵见证物。

昔日乘车时铰盘发出的嘎吱嘎吱响声犹在耳畔,眼前的“大通道”电车仿佛一下子把时光拉回到六十年前。有兴趣的朋友,也可到五层楼旁参观“百年电车广州记忆”展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电车60周年:孖辫车的记忆!
越秀山脚下广州首辆无轨电车徐徐开出
1972大通道无轨电车电车BK560型
影志录:广州 · 80年代
九十年代初广州 市区公交车实行1角单一票价
走近曾经辉煌的天津的无轨电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