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天,孩子喝对水,才会“生津润燥”!因为水要变成津液.起到润泽身体的作用.需要一个运化过程.小口慢慢喝.温热的水.化湿生津陈皮和荷叶寒热夹杂.喝之前推荐的三仁茶祛湿.脾虚的小朋友.也可以炖经典的四神汤来健脾祛
userphoto

2022.09.05 黑龙江

关注

秋燥,越来越明显,我们会感受到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

比如口干舌燥、咽干,鼻孔、嘴唇感觉干干的,大便变干,还有小朋友偶然干咳几声,或者突然就流鼻血。

秋燥,我们感觉到身体“缺水”了,许多人的观念,就是多喝水。

喝水会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对于小朋友而言,喝对水,才能生津润燥,这是因为水要变成津液,起到润泽身体的作用,需要一个运化过程。

《黄帝内经》这样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简单来说,水转化成津液,需要五脏六腑努力工作,小朋友五脏六腑全而未壮,工作能力还很弱,要让喝水更有效,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大口喝水,或者喝水太急了,一次性喝水量太多,身体好像发水灾了,五脏六腑很惶恐,慌乱之中,会把水当做废水排出体外。如果身体无法排出这些废水,脾胃会被水湿困住,孩子肚子会胀胀的,很难受。

所以,与孩子一起,小口慢慢喝水,一起生津润燥,这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一杯温热的水,更容易气化蒸腾,更容易转化成津液,让津液到达身体每个地方,起到润泽作用。

一杯冷饮,身体需要额外消耗气血,去温煦冷饮,然后才气化蒸腾,且不说这个过程,消耗气血更多,关键是脾、肺特别怕冷饮,容易补津液不成,反而让脾阳、肺阳受伤。

当孩子一直拼命喝水,还是感觉口干舌燥,或者孩子感觉口渴,但是不想喝水,这个时候我们要观察下孩子舌苔、大便,分清孩子是被“水湿”困住?还是被“秋燥”困住?

被水湿困住,孩子的舌苔是厚腻,或者水滑,大便比较粘,或者不成型,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口渴不想喝水,或者是感觉肚子胀胀的,但是嘴巴很渴,喝水也解决不了干咳。

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孩子化湿生津,喝一杯祛湿茶,或者熬一碗祛湿粥。

我们常见的两个食材陈皮和荷叶就可以用上,陈皮性温,去寒湿;荷叶性凉,去湿热。

寒热夹杂的孩子,把这两个食材抓3~6克左右泡茶就可以,可以加点冰糖调味;也可以喝之前推荐的三仁茶祛湿,脾虚的小朋友,也可以炖经典的四神汤,来健脾祛湿。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舌苔,或者舌质红,舌苔薄黄,大便干燥,这个时候,多半是被初秋的燥热困住了。

这个时候要养阴清热,才能生津润燥,经典的乌梅三豆饮、冰糖雪梨、银耳百合汤、秋梨膏、柠檬蜂蜜茶,都是可以喝起来,来润燥。

又湿又燥的孩子,大便前干后粘软,或前干后稀,可以喝之前推荐的陈皮柠檬茶!

关于喝水,多尊重孩子的身体感受,不要机械化的多喝水,每个孩子都要慢慢学会去感知自己的身体,渴过才知如何爱自己。

如果我们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小细节,孩子很多自己感知身体的能力,就会被切断,反而不利于未来的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它是秋天润肺生津的担当,但99%人丢掉的是真正润燥的部位!
秋季润燥,为啥越喝水越咳、嘴巴越干?
孩子嘴唇干,多喝水就好了吗?
预防孩子秋燥,“生津”才能“补水”
秋季就要多喝水?这篇文章改变你的看法
夏季学会做这3杯茶,酸甜可口,孩子爱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