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季学会做这3杯茶,酸甜可口,孩子爱喝!

气候逐渐升高,孩子到户外跑跑跳跳一阵子就会满身大汗。'过汗伤津’,孩子大量出汗后会耗损体内的津液,不及时补水很容易就会出现阴虚火旺的状态,如嘴唇红、手足心热、入睡困难、脾气暴躁、皮肤干燥等症状。所以,入夏以后,尤其是盛夏、暑天,家长都要及时地帮孩子补充水分,但临床上我听到好多家长说,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那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今天我就来讲解一下夏季喝水的问题。

在孩子出汗以后,家长要及时地帮孩子补充水分。那是不是多给孩子喝水、喝进去就可以了?答案是否定的。正确的补水方法应该是少量多次地喝,一般一次一小口,喝三次左右,一次性不要喝太多,一定不能牛饮。

水进入身体,不会马上变成滋润身体的津液,需要靠脾去运化,最终才能变成对身体有用的津液。但小儿脾常不足,孩子脾的功能天生就是疲软的,所以在喝水的时候要慢慢喝,给脾留有余地,方便身体消化吸收。如果喝水很猛,像灌进去一样的话,脾在短时间内无法运化吸收这么多水,没办法正常排泄出去,就会停滞在体内,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湿”。湿邪困脾,渐渐地就会导致脾虚的出现。

临床上,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就是不愿意喝水,尤其是白开水,怎么哄就是不愿意喝。其实,饮食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脾胃的问题,是脾胃状态的一个重要反映,家长看到孩子这种表现,需要好好重视。

 

孩子不爱喝水,大多都与脾虚湿困有关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不少家长不只是追着孩子喂饭,还会追着孩子喂水。实际上,孩子不喜欢喝水,或者只喜欢喝“有味道”的水不只是因为贪吃,更是由他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家长一定要搞清楚背后的原因,才能让孩子自觉喝水。

基本上,孩子不爱喝水都与以下两大原因有关:

● 脾虚湿困,身体里有多出来的“水”

食物吃进肚子里需要消化,水也是一样,它需要经过脾的运化才能转化为人体需要的气血和津液。《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总结了水进入人体以后的代谢过程。

脾主运化,负责转化与输布水液,但它又是最怕湿的。到了春夏季节,气候潮湿,湿邪困脾,导致脾无法正常运化,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代谢、排泄,就会变成水湿滞留瘀堵在体内,形成“内湿”。

脾被内湿困住,身体里有很多多余的“水”,这时候如果再喝水,孩子就会觉得腹胀、反胃,所以他会本能地拒绝喝水。孩子的身体对水的渴望变小,表现出来就是不爱喝水。此时要帮孩子祛湿,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舌体胖大、舌面水滑、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挂壁、粘腻,身上容易长湿疹,汗液比较粘、头发比较油等,都提示他体内有湿,要及时地帮孩子祛湿。家长可以连续给孩子用2~3天的四星汤或五星汤,并配合素食,都能起到消积祛湿的作用。

● 喝水时有过不好的体验,就本能地拒绝喝水

有些父母总记住“一天要喝8杯水”的说法,以为孩子多喝水就不会上火,也没那么容易生病。所以,他们会一直叮嘱孩子多喝水,而没有尊重孩子的生理特点和身体需求,想尽各种办法让他喝水。

家长忽略了孩子“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如果盲目地让孩子喝水,孩子无法运化水液,喝水太多肚子就会不舒服。在婴幼儿阶段,他们也不懂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不适,只能本能地拒绝、逃避喝水。如果父母再三哄喂,孩子潜意识里就会慢慢地讨厌喝水。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辨证,找到孩子不喜欢喝水的原因,也要多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从来都不建议家长盲目照书养,如果孩子的身体没有出现明显的缺水表现,家长大可不必焦虑,更不用逼着他喝。

 

准备3杯“有味道”的茶饮,专治不爱喝水的孩子

上文提到,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脾虚的,甘入脾,所以孩子天生就比较喜欢一些甘甜味道的食物,比如一些果汁、可乐、酸奶等等。但这些饮料含糖量极高,属于肥甘厚腻之物,更容易滋腻碍脾,加重脾虚的情况,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

对于一些平时不太主动喝水,甚至不肯喝水的孩子来说,在夏季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他做一点柠檬水,柠檬性平,味酸、甘,归胃、肺经,能下气和胃、生津止咳。柠檬酸酸的味道可以刺激孩子的味蕾,同时又能生津,能起到补水的作用。

另外,我再给孩子推荐3杯茶饮,很适合在夏季时喝。

● 红枣红茶:消积开胃

老一辈的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到了夏季可以适当给孩子喝点茶,这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孩子可以喝茶吗?当然是可以的。选对茶,喝对茶,对孩子是很有助益的,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走宝”了。

给孩子喝茶,我推荐选择半发酵程度以上的茶叶。因为发酵程度越高,茶的寒凉之性越弱,不会损伤孩子的“虚寒之体”。半发酵程度以上的茶包括清茶、红茶、黑茶,就我们熟知的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熟普洱等等都是可以的。

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喝茶,是因为担心茶碱、咖啡因会刺激神经系统。所以,对于孩子喝茶这件事,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我都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喝,要在早餐后或午饭后喝,尽量不要在晚上喝,也不要让孩子喝第一泡茶,茶碱、咖啡因的含量会低很多。每天喝茶不要超过2~3小杯,每杯茶叶量0.5~1克。

在夏季,给孩子喝点红茶可以消食去腻,半发酵的茶也有很好的生津、消暑、润肺的功效。少量的红茶叶,搭配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红枣,做成一杯红枣红茶,很适合孩子夏季饮用。

 

红枣红茶

材料:红茶1克,红枣1枚,冰糖适量

做法:红枣洗干净,红茶用开水滤洗一遍;加入60~80毫升开水冲泡,放温之后,分次服用。

功效:开胃利湿、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宜忌:

◆ 3 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 蚕豆病可以用。

◆ 空腹慎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 酸梅汤:生津补水

在我的《儿童食疗大全》里,每一个季节都会有相对应的保健食疗、茶饮,而夏季对应的就是酸梅汤。今天开始的时候我就提到,现在天气慢慢变热,孩子在外面玩一下子就会出很多汗,过汗就会耗气伤津,所以要适当帮孩子补水,用一点生津的食疗,酸梅汤就是很好的选择。

酸梅汤由乌梅、麦冬、陈皮三味食药材组成,乌梅性温,味酸,能除虚火,安心神,生津液,乌梅有收敛的作用,特别适合汗多的孩子;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它生津,生的是脾胃之津,能滋养脾胃。陈皮性温,味苦、辛,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可以防止乌梅麦冬养阴过度滋腻脾土。现在开始,可以每周给孩子用1次。

 

酸梅汤

材料:乌梅1个,麦冬10克,陈皮1克,冰糖适量

功效:生津除烦、理气燥湿

宜忌:

◆ 3 岁以上消化好、无病痛时用。

◆ 蚕豆病可以用。

更多调理食疗方可查阅

《儿童食疗大全电子课》

● 秋柠饮:生津和胃

如果家长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给孩子煮食疗方,可以选择秋柠饮成品,开袋即饮,十分方便。秋柠饮是我的经典用方,家长不要看它有一个“秋”字就认为只能在秋季时用。秋柠饮由蜂蜜、柠檬、陈皮组成,蜂蜜能补中缓急,润肠止渴,滑肠通便;柠檬能下气和胃,生津止咳;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三种食物搭配起来能起到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下气和胃、生津止咳、滑肠通便的作用。

蜂蜜味甘,甘入脾,夏季气候潮湿,湿邪侵犯脾土,导致脾运化失利,适当给孩子吃点蜂蜜对补脾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味道甜甜的,孩子也很容易接受。柠檬味酸,能生津消暑、开胃醒脾,很适合在夏季用。另外,我在蜂蜜和柠檬的基础上加入了少量的陈皮,让秋柠饮不至于过于滋腻,同时又能增加健脾的功效。

所以,秋柠饮是很适合孩子体质的健康饮料,作为下午茶茶饮或带去郊外野餐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在消化好、无病痛时用,一天不要超过一袋,连续用不要超过5天。

秋柠饮喝起来自然酸甜,口感清爽,深受小朋友欢迎。春夏交接,气温越来越湿热,一袋秋柠饮既能酸甜开胃又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招改善孩子不爱喝水
培养好习惯 让BB爱上饮水
解决宝宝不爱喝水的8大妙招
两碗水一个果,过一个津液充足的夏天吧!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这7招帮你解决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