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表现的基础,浅谈精力管理的四项基本原则

同样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处理相同的任务,其表现是否一样?相信我们都有体会,这种差距是非常大的,主要原因与自己的身体状态好坏、心情状态好坏、注意力是否集中、意志力和使命感是否强烈等等问题都有关系,这些就都是我们精力管理的问题。

美国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两个人由于长期帮助职业运动员通过训练提升自身的精力管理水平,保证他们全情投入比赛取得成绩,从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力管理方法,后来发现这些方法其实对职场的所有人也同样适用,于是通过培训和写作《精力管理》一书在世界范围里广泛传播,引起轰动。

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表现的基础。有技巧的精力管理,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拥有健康体魄和幸福人生的重要基石。正是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说时间管理的基础是精力管理。

究竟怎样做好精力管理,我结合《精力管理》的精华理念概括了四个基本原则:

一 全情原则

获得最佳精力表现的特征就是做到全情投入,而全情投入就必须调动四种独立而且相互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绪、思维和意志。

体能能力代表精力的储量,体现了身体本身的健康水平,与锻炼、饮食、睡眠和休息等密切相关。

情感能力代表精力的质量,是指我们的个人情感或情绪的表现,与自信心、自控力、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有关。

思维能力代表精力的专注度,指的是我们的思维的深度和正面性的表现,与专注力、创造力和乐观程度等有关。

意志能力代表精力的强度,是指我们的勇气和信念的集中表现,它由激情、奉献、正直与诚实等支持着。

这四种精力维度都很重要,而每一种都无法完全独立支持全情表现,同时又对其它三种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如下的精力金字塔:

这里面体能的高低与情感的正负是我们最基本的精力源,也是这个金字塔的最低端最基础的部分。体能越高,情绪越正面,我们的精力方面就越能展示出全情投入的一面,如下图所示:

全情投入意味着活跃的身体、联动的情感、专注的思维和内省的意志四方面共同发挥出最佳的状态。

二 平衡原则

精力不是源源不断的,虽然有的人精力充沛,但也并不意味着精力用不完。

古人云: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驰。

我们也都知道要劳逸结合,精力管理也是一样,精力不能无限度地挥霍造成精力透支,也不能因为使用不足造成精力浪费,我们需要有节制的使用,有节律的恢复,逐步使精力的使用和恢复达到平衡。

在生活和工作压力都特别巨大的当今,我们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精力使用的不足,最容易忽视就是我们精力过度的使用,缺乏锻炼,缺乏睡眠,缺少休闲,不能放松等,几乎已经造成了很多人特大的困扰,甚至直接造成健康的恶化乃至英年早逝。

生活是一系列冲刺,还是一场马拉松?

想像一下很多长距离赛跑者的样子:憔悴,面有菜色,身体有点塌下去,感情漠然。现在想像一位像博古特或琼斯这样的短跑选手,短跑选手一般看上去强劲有力、有爆发力并且渴望将自己推到极限。对此的解释很简单:无论他们所面临的要求有多高,跑道尽头100米或200米处的终点线却是清晰可见的。

我们也一样,必须学会把我们的生活看成是一段段的短跑——在各个时段中全方位投入,然后全身心地退出,在重新面对任何挑战之前寻找机会补充精力。

三 突破原则

我们自身的管理有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

我们最喜欢呆在舒适区,但为了成长,我们必须走出舒适区,来到学习区面临挑战,初步突破自己的极限,从而帮助自己的成长提高。

至于恐惧区,我们一般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当然,随着自己能力的提高,当学习区变成了舒适区,恐惧区其实也就变成了学习区。

我们要提高精力的水平,同样也是如此,就像提高我们的肌肉能力一样,每一次都应该有所突破,造成肌肉轻微痛感,但不断坚持,肌肉就会变得更加强壮有力,逐步将不可能变成很适应。

体能的提高也是如此,情感、思维和意志能力的训练提高也都可以像肌肉训练一样,只要不断去逐渐突破,就一定会慢慢提高。

四 习惯原则

精力是有限的,为了提高精力水平,我们所调用的意志力其实也是有限的。

精力训练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就是将正确的方法和行动变成我们日常自然而然的习惯,这样我们就无须在采取较有难度的行动时不断地消耗我们宝贵的意志力。

定时睡觉,定时起床,规律锻炼,按时就餐,经常微笑,保持乐观等等,这些有益于提高精力水平的习惯一旦坚持下去,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里,最终变成我们的习惯,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都是非常积极的。

习惯的养成,我们也可以先在内心培养一种神圣的仪式感,仪式感意味着在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方式采取特定的行动并取得特定的效果,正如每天在天安门前升国旗仪式一样,我们也可以为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建立自己特有的仪式,如早起锻炼、正念冥想等。

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高度细化的精力管理日程,是全情投入和维持高效表现的关键。

高效时间管理模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力管理,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什么是精力及如何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需要管理的是精力,而非时间
[原创]管理时间,更需管理精力,推荐《全力以赴》 - 读书|评书|传递书 - 栖息谷·管理...
比你优秀的都在死磕这10项自我修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