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抑郁症
若将轻型抑郁包括在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26%,而目前全球约有13.4亿精神抑郁症患者,相当于精神分裂患者的7倍多,且这个数字在不断上升,该报告在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 
抑郁症,是一种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造成的现代人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抑郁症类型多样,患者生活在与 正常人平行的灰色世界中,即看不到希望,也照不到光明,极易悲观厌世。接受专业抑郁症药物治疗、心理治理是帮助患者摆脱痛苦的有效手段。抑郁障碍已经成为 一种危害性极大,危害面很广的疾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精神疾病专家费宝义主任说:在世界前10种致残疾病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其中抑郁症名列第 一。而重度抑郁症可高度致残,比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更严重。
绝大多数的精神病医生认为,抑郁症是可以治愈。但却只有23%的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
为什么患者不寻求治疗呢?因为单纯抑郁症本身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多数患者不了解这是一种病——一种抑郁心理病。误认为 是自己过分脆弱无法面对现实,或者干脆以为是"怪癖"或者"小毛病",故认为无需求寻求治疗。
另外,患抑郁症的男性都自以为自己是强者,认为因为抑郁症看医生是羞耻的表现,宁愿忍受抑郁症的痛苦折磨,也羞于求医。
专家指出,只要接受适当治疗,85%-95%患者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无论病程多长、病情多重,治疗效果都会很好。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对疑为抑郁症的患者,除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注意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因此,目前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为了排除物质及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症。有2种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意义,包括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TRHST)。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常见的症状是①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②自我评价降低;③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④认为前途暗淡悲观;⑤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⑥睡眠障碍;⑦食欲下降。病程持续至少2周。
1.治疗目标
抑郁发作的治疗要达到三个目标: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②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③预防复发。
2.治疗原则
①个体化治疗;②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③足量足疗程治疗;④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⑤治疗前知情告知;⑥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⑦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⑧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传统的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不良反应较大,应用明显减少。
4.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5.物理治疗
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及使用抗抑郁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有人对抑郁症患者追踪10年的研究发现,有75%~80%的患者多次复发,故抑郁症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发作3次以上应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维持治疗药物的剂量多数学者认为应与治疗剂量相同,还应定期门诊随访观察。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1-3]
各科室常见疾病
内科常见疾病
呼吸内科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支气管炎 肺气肿
哮喘 风热感冒 流感 百日咳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肺炎 肺热咳嗽
消化内科 便秘 胆囊炎 肝硬化 胃溃疡 肠胃炎
胃病 急性阑尾炎 胃肠功能紊乱 腹痛 慢性腹泻
蛔虫病 消化不良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心肌梗死 高血压
心绞痛
内分泌科 甲亢 内分泌失调 高血脂 甲减 肥胖症
神经内科 脑梗塞 癫痫 神经衰弱 失眠 脑血栓
三叉神经痛
血液科 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淋巴癌 血友病 缺铁性贫血
风湿科 痛风 红斑狼疮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热
骨关节炎
肾内科 尿毒症 肾炎 尿路感染 膀胱炎 肾积水
肾功能衰竭
外科常见疾病
心胸外科 心肌炎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肝胆外科 脂肪肝 胆囊息肉 胆结石 胰腺炎 肝囊肿
肝血管瘤 酒精肝 胆囊癌 肝损伤 丙肝
脑外科 脑出血 脑积水 脑膜炎 脑震荡 脑疝
脑栓塞
肠胃外科 肠炎 慢性阑尾炎 胃穿孔 急性腹膜炎
骨科 颈椎病 肩周炎 腰肌劳损 骨质增生 股骨头坏死
骨质疏松 骨折 脊柱侧弯 骨盆骨折 髌骨骨折
坐骨神经痛
肛肠外科 痔疮 直肠癌 肛裂 肛瘘 结肠癌
肛周湿疹
泌尿外科 前列腺炎 肾结石 膀胱癌 前列腺增生 尿道结石
肾肿瘤
乳腺外科 乳腺增生 乳腺癌 乳腺炎 副乳 急性乳腺炎
皮肤性病常见疾病
皮肤科 湿疹 鸡眼 带状疱疹 牛皮癣 毛囊炎
脚气 白癜风 皮肤瘙痒 疱疹 狐臭
神经性皮炎 雀斑 鱼鳞病 皮肤过敏 脱发
斑秃 皮炎 黄褐斑 老年斑 皮肌炎
冻疮 头癣 痱子 酒渣鼻 甲沟炎
瘙痒症 手湿疹 日光皮炎 接触性皮炎
性病科 艾滋病 尖锐湿疣 梅毒 淋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传染性软疣 假性湿疣 阴虱病 软下疳 女性尖锐湿疣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男性尖锐湿疣 淋球菌感染 腹股沟肉芽肿 色欲伤
色厥色脱 外阴尖锐湿疣 潜伏梅毒 梅毒性巩膜炎 妊娠合并梅毒
老年人神经梅毒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 二期梅毒 儿童尖锐湿疣 淋病合并症精囊炎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
妇产科常见疾病
妇科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月经不调 痛经 卵巢囊肿
盆腔炎 宫颈炎 外阴瘙痒 子宫内膜炎 卵巢早衰
不孕症 附件炎 卵巢癌 闭经 崩漏
子宫内膜增生 输卵管炎 性交疼痛 子宫肥大 月经过多
原发性痛经 白带异常 宫颈白斑 更年期综合征
产科 宫外孕 自然流产 妊娠期糖尿病 流产 早孕反应
前置胎盘 产后抑郁症 子宫脱垂 习惯性流产 羊水过多
早产 产后出血 羊水栓塞 难产 破水
子宫破裂 过期妊娠 羊水过少 人工受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血瘀 妊娠期心脏病 妊娠合并甲亢 妊娠合并肺结核 产后虚脱
妊娠呕吐 妊娠高血压 产后喘促 胎死宫内
五官科常见疾病
耳鼻喉科 慢性咽炎 鼻炎 过敏性鼻炎 鼻窦炎 中耳炎
声带息肉 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 分泌性中耳炎 耳聋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喉炎 鼻出血 外耳道炎 耳鸣
鼻息肉 疱疹性咽峡炎 中耳癌 外耳道异物 耳部恶性肿瘤
急性鼻咽炎
眼科 青光眼 麦粒肿 飞蚊症 白内障 沙眼
角膜炎 弱视 色盲 视网膜脱落 泪囊炎
屈光不正 眼球突出 远视眼 老花眼 视神经炎
干眼 恶性青光眼 小儿弱视 眼睛玻璃体混浊
口腔科 智齿 口腔溃疡 口臭 牙周炎 牙龈炎
扁平苔癣 牙髓病 磨牙 龋齿 牙痛
唇炎 智齿冠周炎 四环素牙 腭裂 唇裂
口角炎 青少年牙周炎 上颌前突
其他科常见疾病
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 强迫症 精神分裂症 焦虑症 嗜睡症
躁狂症 意识障碍 抑郁性神经症 反应性精神病 急性应激反应
记忆障碍 恐缩症
男科 阳痿 早泄 遗精 附睾炎 精囊炎
无精症 包茎过长
儿科 新生儿黄疸 小儿肺炎 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多动症 小儿支原体肺炎
小儿癫痫 小儿哮喘 小儿脑瘫 小儿厌食症 儿童腹痛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小儿脑性瘫痪
肿瘤科 宫颈癌 胃癌 前列腺癌 大肠癌 鼻咽癌
皮肤癌 肾癌 甲状腺癌
急诊科 食物中毒 煤气中毒 酒精中毒 中暑 农药中毒
淹溺 毒蛇咬伤 破伤风 晕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要怪抑郁症患者懒,不爱动是有原因的
养生堂视频20130714:食物中的“脑黄金”(1)贾竑晓讲老年抑郁症
情感障碍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健康视频 | 医生说其实很多人都会得抑郁症,这是怎么回事
抑郁症(MDD)的诊疗规范(诊断/实用总结一)
科普课堂 | 抑郁症的世界是阳光照不进的灰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