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健康与中医音乐保健》课件文字资料(二)
第一部分  音乐保健

情景体验:          静养心灵 
     静养心灵法,一次大约30或40分钟。在练静养时与听养生医疗音乐前先做此法,吐故纳新,对防治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做法如下:
一、调整思维
  先放弃大脑里的各种条条框框,暂且丢掉已有的思维方式及常用的逻辑思维意识,将私心杂念完完全全抛弃,使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空白的录音带,一个“真空”气球,真正处于超静能、全方位的静养心灵之中。
幻灯片52
二、松静正坐
  以盘坐式为佳,或在椅子上自然垂腿而坐,双手心上下相对,互抱球状(双手心向上放置在膝盖上也可,放松睡卧也可)。为了避免外界的影响,保持心静,要安详地微闭双目,进入放松状态。
  调整身体后,将身体相关穴位和身心自然而然地松下来,首先松头部所有器官,然后松颈部双肩、松五脏六腑各器官、臀部、两腿、双膝、双小腿、双足;
幻灯片53

 任脉:本经共24个穴,分布在面、颈、胸、腹前正中线上。首穴会阴,末穴承浆。本经腧穴主治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
幻灯片55
  其次将分布在身体任、督二脉上的重要穴位自上往下松:   
  任脉从承浆穴至会阴穴,自上往下一个穴位一个穴位松(从躯干往下松三遍):
  松承浆—天突—华盖—玉堂—中庭—下脘—神阙—气海—关元—曲骨—会阴。
  任脉功用:主治胸、腹、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症,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为阴脉之海。   
幻灯片56
 
     督脉:本经共28个穴,分布在头、面、项、背、腰、骶部后正中线上。首穴长强,末穴龈交。本经腧穴主治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
幻灯片57
  督脉从头部百会穴到长强穴自上往下松(从后背往下松三遍):
   松百会—脑户—哑门—大椎—身柱—灵台—筋缩—脊中—命门—腰俞—长强;
  督脉功用: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项、头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幻灯片58
三、随着身心松弛 将呼吸调匀
     根据呼吸原理来调整呼吸,应做到吸气时通过鼻腔自然吸进体内,意想将气送入体内,沉入下腹丹田。呼吸做到缓慢、细长、均匀。只有把握基本要点,静养心灵法方能显疗效。
(丹田:即关元穴,脐下3寸。此为道家术语,道家称此部位为丹田,故名。) 
  只有把握住以上的放松要点,才能将骨肉松弛下来,这时:
慢慢思想着体内是空白的松静状态,
  感觉天体是松静的,
   宇宙同样是松松静静、空空荡荡的状态。
幻灯片59
四、默念五音、聆听音乐
    《春江花月夜》(中16,9:52)
赏析:琵琶独奏、古筝独奏或民族器乐合奏。    《春江花月夜》音乐极其优美典雅,乐曲从黄昏江岸,夕阳西照,江尽处阵阵箫鼓开始,描写了江上月下,水天一色,渔歌悠然,渔人晚归,直到夜阑人静,箫声消逝在夜的寂静中。
  此曲原是一首传统琵琶独奏曲,后改为小型合奏曲,音色更加丰富,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脍炙人口。           
幻灯片60
应在精神集中、意识单纯的时候,默念五音:
宫 gōng 、商shāng 、角jué (gé) 、徵zhǐ(zheng) 、羽yǚ。        
   在默念五音的同时意想五音所对应的五脏部位:
    念宫意守脾;念商意守肺;念角意守肝;   念徵意守心;念羽意守肾。
    念诵五音不要出声,要在心中慢慢反复地默念。用次声波作用脏腑,使各器官得以和谐共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幻灯片62
概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心理的、生理的多重作用,影响人的心身和行为。
  音乐声波对神经中枢和内分泌系统是一种良性刺激,促进神经、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乙酰胆碱等生命活性物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同时获得音乐享受和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多重效果。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音乐由单纯欣赏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音乐可以养生、康复、治疗多种疾病的理念,音乐治疗成为一种良好的替代疗法方式。
  音乐治疗是综合了音乐、心理、生理的一个边缘学科。音乐保健是音乐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幻灯片63
  在中国,几千年前先人就发现了音乐的神奇功效,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今天对人们养生防病、治病疗疾都有实际指导意义。
 《史记?乐书》中记载“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用极其简略的语句描述了音乐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幻灯片64
  中国的传统音乐疗法将“乐与人和”、“天人和一”作为理想境界,强调阴阳平衡、五脏相生,通过传统音乐中的五音六律,促进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情志舒畅。
  中国传统音乐疗法将音乐与医学理论相结合,规范于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也”。
  古人认为不同的音阶、调式都相应影响人的脏腑,即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这是音乐养生的基本理论之一。 

      在距今近六千年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考古家发现了一只埙,这只半坡埙只有一只音孔,能吹奏出一个小三度的两个音:me--so,或者la--do,说明先人创造音乐的历史非常悠久。
幻灯片66
             第一章 音乐疗法临床应用
     中医音乐治病的历史悠久。 
   一、音乐治疗方式
  音乐疗法对疾病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应用方式上应该注意辨证用乐,有的放矢。
  (一)辨证用乐
  辨证用乐,就是根据个体的体质、性格特征、疾病属性,对音乐治疗的接受程度的不同,对音乐治疗的乐曲、应用方式进行适当选择,以期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幻灯片67
   在传统音乐中:
  凡和缓宁静、平缓柔和、清幽淡雅适宜于阳气偏旺、阴血偏弱的种种证候,有助于呼吸平稳、心跳脉律和缓、血压下降,使精神松弛、情绪放松,消除烦躁焦虑;
  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乐曲,适宜于阳虚阴盛之候,见心悸气短、声低息微,起到振奋情绪、鼓舞心志的作用。
  辨证用乐也强调同质和异质原理:对于情绪和心理调节来说,有时需要用相反的音乐情绪来获得好的效果。
  例如:心情焦虑、紧张,适宜用放松音乐来进行调整。人们将这种情况称作异质原理。
幻灯片68
  相反音乐的使用中存在一种同质原理。例如,在对情绪的调节上,如果你陷入极度悲哀,对较快节奏的音乐容易表现出一种抵御情绪,而先用哀婉的音乐疏泄之,待情绪中压抑的成分被宣泄以后,再以明朗轻快的音乐进行调整,效果就比较好。所以,使用时也要注意与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及性格特征趋于一致的乐曲。
  被动式音乐治疗以欣赏音乐为主。治疗中注意音量控制,应小于音乐会的音量,控制在60~70分贝;或根据病情来定,例如,催眠用的乐曲,音量就可稍小些;关节痛、中风后遗症使用的乐曲,音量可稍大一些,均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好。
幻灯片69
(二)环境选择
  音乐治疗的环境也应受到重视。环境对人的感官有刺激作用,可以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
     雅致的色彩给人以宽慰、舒适的感觉,鸟语花香让人情绪松弛舒畅,合理的空间使人心胸变得宽阔。符合这些条件的治疗环境必然会使音乐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
     选择乐疗场地应注意避免噪声干扰,整洁、美观、雅静、宽敞,使患者情绪安定、精神愉悦;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座椅舒适,不致使人有肌肉紧张的感觉;环境可以稍加修饰,如配以字画和盆景花卉,以增加诗情画意。如果选择户外,在柳荫花前,松风月下,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均可因时因地进行。
幻灯片70
     色彩与患者的心理也有关,并对音乐治疗疾病有一定帮助作用。橙色、黄色、红色温暖欢畅;蓝色、绿色增加安全镇定感;蓝色、白色有纯洁的意境。所以可根据各人的病证特征和体质特征,来选用相应的环境色彩。
     例如气虚、阳虚可以适当选择兴奋点为主,阴虚阳亢等则可用蓝、绿色镇静色光为主,造成一种适用于病情的“乐境”,促使患者注意力集中,随曲入境。“听不以耳而以心,心意既得形骸忘”,专心听曲则忘却其病在身,身心由此舒泰,久之体健病消。
     此外,音乐包括选择自然音声,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的沙沙雨声,空山鸟语,蝉嘶蛙噪,这种大自然中韵律对身心健康均有裨益。身心疲惫、精神憔悴,或身患重疾之时,步入听雨轩、烟雨楼中,听听自然界优美动听的音乐,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幻灯片71
(三)技巧方法
  音乐治疗的方法与技巧多种多样,在具体的运用上,会受到治疗师的差异、被治疗者的不同情况以及治疗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大体分为四类: 
  1、聆听法:也有人称之为“接受式疗法”。治疗师在被治疗者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讨论聆听内容、音乐冥想、音乐情绪转移等方法,让被治疗者的情绪和音乐情绪产生共鸣,从冥想中自觉调整不良情绪走向积极、乐观的方向,以达到改变其认知的目的。 
    2、即兴法:通过让被治疗者参与即兴的乐器演奏、心理音乐短剧、即兴的音乐创作等方法,直接表达出其心理活动及感受,便于治疗师准确把握被治疗者的真实情绪,引导治疗心理疾病。此法尤其适合有语言障碍的心理问题者。 
幻灯片72
    3、再造法:在治疗师的带领下,被治疗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参与力所能及的音乐表演,自己用唱歌、节奏或曲调的模仿、乐器演奏等方法,以达到宣泄、转移和改变情绪的目的。 
  4、创作法:治疗师协助被治疗者参与一定程度的音乐、心理剧、歌词、音乐节奏等创作,通过感官刺激,击发、唤起其相关的有助于治疗的情绪。 
 

幻灯片73
二、音乐治疗的现代临床应用
(一)失眠
     睡眠障碍主要指病态的睡眠过多或过少。但前者较少见,而睡眠过少(即失眠)却很多见,失眠指入睡时间不够或睡眠不熟,轻者表现难以入眠,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眠。 
   1、音乐治疗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曾经说过:“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音乐助眠的机制是以“治本”为出发点的,从根本上建立正常的睡眠秩序,所以效果颇佳。
     由于失眠患者多数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大脑皮层常处于紧张状态,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调,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所以,强烈节奏的乐曲,对大脑的兴奋刺激较强,会使听者烦躁辗转,起不到催眠作用;如果选用患者喜爱或熟悉的歌曲,有可能使人情不自禁地唱起来,因此也不足取。
幻灯片74
传统乐曲如:
  《春江花月夜》(中16,9:52)
   《摇篮曲》(贺绿汀曲)(中101,2:49)
   《姑苏行》(刘庄改编)(中88,5:05)
   《二泉映月》(中25,5:14)
   以上乐曲在调节失眠方面作用明显。
  催眠音乐宜选择和声简单、音声和谐、旋律变化跳跃较小、缓慢轻悠的乐曲,以二胡、箫等音色比较好,中心频谱在125~250Hz左右容易诱人入睡。
  自然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如山泉、溪流的叮咚之声,清晨林间群鸟的啼鸣,秋风和春雨,都能造成一种宁静、旷远、清新、安全的感觉,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抑制状态,而达到催眠的效果。
   2、用乐方式
  音乐治疗选择睡前进行,一般20~30分钟,或更长一些40~60分钟,音量不超过60分贝。保持室内环境安静,造成睡眠的气氛,在乐疗前,至少半小时内,不宜作过多剧烈的运动。催眠音乐的应用中,如果加上患者的信赖和配合,效果会很好。
幻灯片75
(二)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症状与祖国医学中郁证、烦躁、惊悸、健忘、不寐等相近。
  此病起病缓慢,与长期焦虑、忧郁、脑力疲劳等精神因素有关。在神经系统功能性过度紧张、存在负性情绪体验、工作和生活规律难以适应等条件下,神经衰弱较易发生。 
   1、音乐治疗
  1)肝阳上亢型:乐疗以旋律柔婉、节奏悠缓的乐曲为主。主要有:
   《平湖秋月》(中56,4:08) 
   《汉宫秋月》(中19,6:58)
   《渔舟唱晚》(中20,3:58)
  2)肝气郁滞型:疏肝解郁,乐曲以舒展、明快比较适宜,旋律酣畅、生机勃勃的乐曲都可选用。主要有:
   《阳春白雪》(中11,3:2)
   《满庭芳》(中38,6:06)
幻灯片76
3)心脾两虚型:养心益脾、温厚中和、振奋心阳的乐曲比较适宜。主要有:
   《鹧鸪飞》(中21,2:48) 
   《百鸟朝风》(中28,6:37) 
   《空山鸟语》(中6,3:40) 
   《听松》(中26,3:25) 
   2、用乐方式
  音乐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
  肝阳上亢伴心悸、失眠者可在睡前进行,肝气郁结者可在早上进行。对心脾两虚的患者,可在乐疗环境中注重声光效应,采用暖色调为主。
幻灯片77
(三)健忘
  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以心脾肾虚为主。
   1、音乐治疗
   传统乐曲如:
   《梅花三弄》(中1,6:05) 
   《流水》(中64,5:25) 
   《醉渔唱晚》(中10,7:15) 
   《二泉映月》(中25,5:14) 
   《怀乡行》(中102,6:13) 
   《牧歌》(中59,4:37) 
   《姑苏行》(中88,5:05) 
  患者自己平时喜爱的乐曲,尤其是能唤起自己美好回忆的乐曲都可以作为乐疗音乐。
  古人将听琴视作除健忘、启心智的好方法,所谓“耳聪则智明”,经现代研究证实这确是一种改善健忘症状的好方法。
   2、用乐方式
  乐疗每次30分钟,每天2次,30天一疗程,也可继续延长疗程。
  乐疗形式可以多样化,除在家中、治疗室里进行外,参加音乐会、音乐沙龙等集体音乐活动都是很好的方法。
幻灯片78
(四)原发性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全身脉压增高为特征,并伴有心血管、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
  中国2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平均为9.1%(含临界高血压)。流行学研究资料表明,不管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动脉血压愈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就愈高。
   1、音乐治疗
     音乐使病人身心放松,促进气血运行和人体内部机能的调整,有利于缓解机体紧张状态,缓解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反应,改善大脑皮层功能,发挥调整身心活动的主导作用,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
     肝阳上亢的病人,以平肝潜阳为宜。“潜阳”,在乐疗中体现在选择放松、镇静、平和的乐曲上,一般不要用音乐情绪十分热烈、激动、狂放、节奏过快的乐曲,或者可能引起病人产生痛苦、难以抑制自身情绪的乐曲。
幻灯片79
传统乐曲可选择:
   《江河水》(中27,7:22) 
   《渔舟唱晚》(中20,3:58) 
   《二泉映月》(中25,5:14) 
   《寒江残雪》(中67,4:15) 
   《潇湘水云》(中7,10:02) 
   《汉宫秋月》(中19,6:58) 
   《春江花月夜》(中16,9:24) 
   以上乐曲在降血压方面作用明显。
  从临床上观察,听适当的音乐,尤其是放松性音乐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极有价值的。音乐治疗中不服用降压药,观察无严重合并症的I、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可见听放松音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血压可平均下降1.33~2.67kPa(10~20mmHg)。
   2、用乐方式
  音乐治疗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30次为一疗程。音量控制不超过70分贝。乐疗过程中,保持情绪稳定,一般先休息5~10分钟后再行乐疗,思想集中,效果则好。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乐疗前后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幻灯片80
(五)心悸
     以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包括惊悸和怔忡,因惊恐、情绪激动或劳累等外界刺激而心跳加快、心慌。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动过缓等)、神经官症等疾患以心悸为主要症状者。 
   1、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在本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稳定病情;在病后康复中也发挥很大作用。对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心悸,或一时性心功能障碍,音乐就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取效。
  心悸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
对于心悸属虚者,伴见气短,面色无华,疲惫,情绪忧郁,消沉者,可选用:
幻灯片81
    《喜洋洋》(中41,2:16) 
  《步步高》 (中53,2:05) 
对于心悸属实者,伴见面赤升火,口干;多梦易醒,焦虑,烦闷的症状,可选用:
  《塞上曲》 (中18,1:12) 
  《二泉映月》(中25,5:14) 
  《秋思》 (中,:05) 
  《甘州歌》 (中,:05) 
  《雁落平沙》(中73,3:17) 
  中医认为在心悸的治疗中应该配合性情调养,避免精神刺激,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休息。音乐治疗的作用首先在于调畅情志,消除紧张情绪,潜心涤虑,以此保持神情稳定、恬愉舒畅。
情调悠然平和的乐曲最为适用。
幻灯片82
2、用乐方式
     乐疗每天进行一次,体位多采用坐式或卧式,每次30分钟,15天为1疗程。必要时配合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
  心悸初起,治疗及时,容易恢复。但如果年迈体衰,心病及肾,治疗和恢复就比较困难,应注意护理。
(六)胸痛
      胸痛是指当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时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古人又称作是“厥心痛”、‘‘真心痛”。本病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神经官能症以及肺心病等,以冠心病为多见。
幻灯片83
1、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在疾病早期可以有较好的作用。
  根据辨证分型,运用节奏明快的乐曲,可以活血化瘀、振奋心阳。应避免某些节奏疯狂、旋律紊乱、音调怪诞的流行乐曲、摇滚乐。
   传统乐曲如:
  《梅花三弄》 (中1,6:05) 
  《阳春古曲》 (中,6:05) 
  《月儿高》 (中17,9:26) 
  这些乐曲,患者听后感到轻松、舒服、愉快,也使气血的运行协调,宣通阳气,是一种极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幻灯片84
2、用乐方式
     每日治疗1次,1次30~40分钟,30天为一疗程。音量不超过70分贝。   
  在治疗中要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以便根据其不同个性、经历、修养来选择乐曲。一般来说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就会采取与医师合作的态度。
  冠心病有胸闷、气急症状者,听乐时坐在通风良好,光线明亮处。训练、治疗前后作心电图检查,观察乐疗前后的生理变化。
(七)郁证
     郁证是以心情抑郁,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现在临床上的郁证,最多见的是七情所致全身性功能紊乱的病症,临床多见于抑郁症、焦虑症、梅核气等病症。
幻灯片85
1、音乐治疗
   传统乐曲分为两组:
  乐曲以舒展、明快比较适宜,旋律酣畅、生机勃勃的乐曲都可适当选用。如: 
   《满庭芳》(中38,6:23) 
   《姑苏行》(中88,5:05) 
   《彩云追月》(中61,2:47) 
   《翠湖春晓》(中50,4:08) 
   以凄切、悲凉的乐曲宣泄情绪,如:
   《江河水》(中27,7:22) 
   《汉宫秋月》(中19,6:58) 
   《双声恨》(中32,5:33) 
幻灯片86
     郁证者选择乐曲时注意以下的情况,在急切地要解除困境时,选择欢快的、热烈的旋律,有时却达不到所想要的效果,反而心中有一种烦躁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强烈的忧郁感使人不能自拔的时候,想借助欢快的音乐来加以抑制,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因为两种情绪反差过大,反而使心情烦躁。所以,开始时可以“悲伤的”乐曲。像《江河水》,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憾,郁结之气会缓慢地随音乐得到发泄。此时,再选择一些具有升发调畅、朝气蓬勃特性的音乐,例如《翠湖春晓》表现了人们愉悦的心情,都对改善情绪帮助很大。
  自然音乐是缓解郁证的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有时,当你陶醉于大自然中,某些不适会自然解除。
   2、用乐方式
     乐疗每天1次,1次30分钟,20天为1疗程。音量控制不大于70分贝。
  鼓励参加主动性音乐活动以及舞蹈、体操等运动。
幻灯片87
(八)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绝经前后(约45~55岁)出现一系列症候的总称。主要有月经紊乱,头晕耳鸣,阵发性轰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心悸,浮肿便溏,皮肤麻木或蚁行样感觉,血压波动,倦怠乏力等。这些症状,可持续一二年,甚至数年以上,轻者不需治疗,症状明显者,可予药物和心理治疗。
   1、音乐治疗
    柔和、悠缓的乐曲,如:
  《平湖秋月》(中56,4:08) 
  《汉宫秋月》(中19,6:58) 
  《渔舟唱晚》(中20,3:58) 
幻灯片88
舒展、明快,旋律酣畅、生机勃勃的乐曲,如: 
  《阳春白雪》 (中11,3:17) 
  《满庭芳》 (中38,6:23) 
  《鹧鸪飞》 (中21,2:48) 
  《百鸟朝凤》(中28,6:37) 
  《空山鸟语》 (中6,3:40) 
  《听松》 (中26,3:25) 
  2、用乐方式 
     音乐治疗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
  可适当配合心理治疗:妇女进入更年期,往往以为衰老降临,意志消沉,对更年期的生理特点缺乏认识,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使其正确认识更年期生理特点。此外,还可以配合气功、太极拳等体育疗法。
幻灯片89
(九)胃脘不适
     胃脘不适主要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疾患出现以胃痛为主要症状者。
     1、音乐治疗
     (1)胃脘不适因情志所致、属实证者,音乐选择明朗欢快的情绪为宜。乐曲如:    
   《空山鸟语》(中6,3:40) 
   《月儿高》(中17,9:26) 
  (2)如果证属肝郁化火或胃阴虚,“忌刚用柔”,要选择柔和、恬静、舒缓的乐曲,节奏舒缓的乐曲,缓和人的炽烈情绪,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这类乐曲如:
   《二泉映月》(中25,5:14) 
   《平湖秋月》(中56,4:08) 
   《阳关三叠》(中5,5:08) 
幻灯片90
      (3)胃脘痛脾胃虚寒证也很常见,则以温厚中和、热情明快的音乐,所谓能鼓动阳气而补虚祛寒。如果患者属中阳下陷,(包括胃下垂患者),更应选择一部分雄壮有力的乐曲,对胃肠肌肉的张力有良好的作用,胃下垂患者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发现,胃体位置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乐曲如:
   《步步高》(中53,2:05) 
   《彩云追月》(中52,1:47) 
   《赛龙夺锦》(中35,3:42) 
   《将军令》(中39,6:40) 
   《满庭芳》(中38,6:23) 
   2、用乐方式
      音乐治疗在胃痛发作时可即时进行,平时1日1次,1次30分钟。
  音乐治疗中应注意体位姿态,并结合适当气功按摩。胃下垂患者,在听音乐时,可以采取仰卧式,做深长的腹式呼吸,加强腹肌的紧张性,促进胃的活动,使胃肠排空加快;而慢性胃炎的患者则更加强调腹部放松,可以采取自然腹式呼吸;至于溃疡病人可以坐式、侧卧式为主,呼吸以静细、均匀、深长柔和为要,腹部放松;对证选听音乐。并配以适当的腹部按摩。
幻灯片91
(十)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指食欲减退、甚至不思饮食。
   1、音乐治疗
      《中花六板》 (中36,4:19) 
   《三六》 (中37,3:47)  
  此类乐曲总以优雅、亲切、温和的情绪为主,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选听。
   2、用乐方式
     音乐可以在进餐中进行,也可在进餐前后进行,如果在进餐时进行,应控制音量在60分贝左右。注意避免使用节奏过快、不规整、使人产生紧张情绪的乐曲。 
  注意避免噪音影响,如果在进餐前后总是有噪音影响,那就非但无益,还有害处。
幻灯片92
(十一)肥胖
      肥胖是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有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肥胖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肥胖者血脂、血氨基酸、血胰岛素增高,易发生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
   1、音乐治疗
     利用音乐来调整内脏器官的功能,特别是对消化和代谢的双向调节作用,使机体不致于储积过多的脂肪。有人已做过这样的尝试:在就餐前播放几分钟让人兴奋的音乐,可以使体内胃酸和各种酶类分泌减慢,从而控制亢进的食欲;如果在两顿正餐之间,播放一些活泼轻快的音乐,就能够排除人在想吃甜食时产生的那种紧张和烦躁的情绪。
   乐曲有:   
   (1)《金蛇狂舞》(中49,3:03) 
     《霸王卸甲》 (中13,4:46) 
     《十面埋伏》 (中12,2:34) 
     《赛马》 (中,6:05) 
     《瑶族舞曲》 (中51,2:43) 
幻灯片93
  (2)《彩云追月》(中52,1:47) 
   《蝴蝶双飞》(中42,5:34)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91,0:50) 
  2、用乐方式 
      前一组及其他节奏稍快、活泼、有力、使人情绪兴奋的乐曲,在进餐前选听10分钟或20分钟。
  在非正餐时间,尤其是下午茶的时间,由于长时间的工作,脑力和体力有所消耗,许多人习惯于吃点甜点心之类。这种时候可以欣赏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后一组等古典音乐为主,转移对美味食品的欲望。从治疗上看,从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出发,以药物、针灸、气功、体疗、乐疗等“杂合以治”,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古人认为适当活动、少食、“薄滋味”是肥胖者的日常养身原则。
幻灯片94
(十二)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许多疾病都以头痛为伴随症状。感冒、鼻炎、三叉神经痛、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等可能以头痛为主要症状。
  传统医学认为,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五脏六腑的气血都上会于头部,所以机体内脏的病变都能涉及到头部。按头痛的性质特点,可以大致上分成虚、实两类。
  中医认为疼痛的发生与“心神”有关,即心理因素参与了疼痛过程。
  音乐能提高痛阈,从而达到抑制疼痛的作用。
幻灯片95
     1、音乐治疗:
     音乐对头痛的疗效肯定,特别是对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来说,音乐确是一剂良药。在乐疗中,如果采用辨证施乐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
  (1)因七情而致头痛: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绪变化超过生理适应范围,扰动心神就能致头痛。
  属于抑郁忧愁所致头痛,患者大多伴以情绪消沉,可以根据同质原理,先听一段忧郁感较强的乐曲,如《江河水》(中1,6:05),使郁结的忧思得以发泄;然后再选用愉快活泼的音乐,使心情渐以开朗,听《阳春白雪》(中11,3:17)古曲,乐曲充满活力,尤其是该曲第六段围绕徵音的一连串泛音,充满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气氛。
幻灯片96
  因恼怒而致的头痛,可以先听一段热烈的旋律,引导愤怒情绪消散,然后再听一些缓慢而平静的乐曲。也可以根据五行生克,以情制情的原则,以“悲制怒”,选择悲哀情绪的乐曲,如《小胡笳》(中74,3:35)之类。
  (2)阳虚头痛:阳虚头痛指的是人体阳气虚弱,不能发挥运行气血的作用以养“神明”,像一些神经衰弱性头痛。音乐应选择那些能振奋阳气、节奏鲜明的音乐,如《欢乐歌》(中47,6:05) 《三六》 (中37,3:47) ,所谓“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动则痛止。
  对于那些贫血、高血压等具有原发病的头痛,当先治疗原发病。
   2、用乐方式
  音乐治疗头痛方式灵活,可采用每日进行1次,每次20分钟,20次1疗程的方法,也可以在头痛症状出现时即时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听音乐,舒缓身心
每天用音乐做一事竟能治大病(1)
音乐让我们远离疾病
治疗强迫症的音乐疗法
你OUT了!告诉你一款用来“听”的药,治好你的脊椎病
中医五行音乐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