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与函谷关
        函谷”是古代东西二京(洛阳和长安)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深险如函”,故名函谷。谷中置关称函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克,具有重大的军事价值。函谷关有二:古函谷关,又称秦关,位于今灵宝市东北15公里王垛村。原关城依山而建,东、西、南墙遗址仍存,宽约12米,残高1—3米。近些年,当地有关部门对其遗址进行了修复,尤其是东门城楼,为双门、双楼三层建筑,楼顶各塑丹凤一只,昂首向东。
        传为老子著经处的太初宫,始建于唐,宋崇宁四年(1105年)改称太初宫,后历代均曾重修。现有山门三间、正殿三间、东岳庙三间等。院内有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碑各一通。正殿仍保存元代风格,内供老子著经塑像,另有关令尹喜、书童塑像,壁间写有 《道德经》全文。太初宫附近的“望气台”,唐时曾建有高大的“瞻紫楼”,民国时期毁于兵火,今已重修。
        另在今灵宝市西北约0.5公里,也有“老子故宅”,传为当年关令尹喜请老子著经处。规模最盛时,“高阁连云,灵台隆耸”,为当地一大景观,惜于1929年(民国18年)被当地驻军拆毁。
        新函谷关又称汉关,位于洛阳市西约30公里、新安县城东约1公里处,关楼已毁,关洞大体完好。关洞西口留有楹联:“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祖籍新安的楼船将军杨朴,因恥“关外”之民,便上书汉武帝,愿以自己私财,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重建新关。武帝性喜广阔,便批准了杨朴的建议,遂在今新安城东建成了新关。近几年的考古勘察表明,汉函谷关,并不只是新安县城东的一座关楼和关洞,而是南北走向的一条很长的防线,而关楼、关洞只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罢了。
        从时间上看,老子西出的关应是古函谷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门峡函谷关中文导游词
黄河故事之十一:函谷关
雄关要塞函谷关
雄关古道话沧桑
风云聚散,函谷雄关锁峰间
古道西风函谷关,紫气东来拜老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