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培养出一个安全依恋型宝宝?


若想培养持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我们就需了解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几种模式、这些模式都是怎么形成的。而后便是在照顾孩子与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用心来去做好自己,以让孩子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

1、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持久而亲密的情感联结。研究表明,不同的婴儿,对母亲依恋的性质,那是往往会是有所不同的。


而提及“婴儿依恋”的概念和理论,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领域的这么两个人——“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和“依恋之母”玛丽·安斯沃斯。


其中,约翰·鲍尔比在19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依恋理论”,认为依恋关系是婴幼儿与父母建立的永久性情感联结,对孩子来说,依恋对象是独一无二,且是无法被替代的。


但,鲍尔比只是提出了理论,其理论更多不过就是一个想法罢了。玛丽·安斯沃斯(又译:玛丽·安斯沃思)却在接触鲍尔比的理论之后,去非洲干达对婴儿做了相当多的实证研究,以此证实了鲍尔比的很多想法。


不仅如此,安斯沃斯还提倡用实验法研究依恋,进而设计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测验,这几乎成为婴儿依恋研究的代名词。她本人也被视为是依恋领域的先驱,并于1989年获得了由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除此之外,玛丽·安斯沃斯还提出了“安全基地”的概念,证实了婴儿三种依恋模式的存在。后来学者在这三种依恋模式之外,还提出了第四种依恋模式,即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混合型依恋模式。


前些年,我在上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时,老师就跟我们提到安斯沃斯的实验,说,该实验,很是简单。就是安斯沃斯让一岁大的婴儿,先和妈妈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待得陌生人进入那个房间,待上三分钟之后,妈妈选择离开,而后又走回去。在这期间,安斯沃斯会是观察婴儿的母亲,在场或离开之时,那婴儿的探索程度,和婴儿对母亲的接纳程度。

网图,侵删,谢谢


2、依恋有几个发展阶段


几年前,我在上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时,老师提到说,一般情况下,依恋会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2.1前依恋阶段


婴儿在出生之后的前两个月里头,往往会是出现无区别的社会反应,即,他们对人会有不加区别的无差别的反应,这让了婴儿在极其依赖他人之时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接触,从而保证了婴儿的生存。

2.2形成中的依恋阶段


从出生后两个月开始,及至七个月,婴儿就获得了与他人交往的基本规则。与此同时,婴儿的视力等,也有了发展,从而让他们能够在与成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保持一定程度的注意力,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微笑、摆手等。


其次便是,因为自身视力的发展,该阶段的婴儿喜欢凝视成人的脸蛋,开始对父母、熟悉之人、陌生人进行加以区别,并表现出来对母亲的特殊偏爱。也因此,该阶段又被称为是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2.3明确的依恋阶段


六个月之后,并在两岁之前,绝大多数的婴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其主要表现是,婴儿对母亲会有思念,并在分离之后会有不安情绪,而且还是不愿跟陌生人有接触。也因此,该阶段又被称为是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除此之外,该阶段的婴儿,还表现得特别喜欢爬到能够让他们有安全感的某个特定人身上去玩,如一个常年经由奶奶照顾的孩子,在六个月之后,就会表现得特别喜欢跟奶奶玩儿,会在奶奶的身上进行快乐的各类攀爬活动。


对此,英国心理学家H.鲁道夫·谢弗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表示,“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一个集中在特定人身上的关系,形成了”。而明确的证据也显示,婴儿的个人交往,在这时候,已是形成为持久的关系。

2.4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阶段


在孩子两岁之前,那是对自身的行为后果,没有任何的期待的。但两岁之后的孩子,不仅可以预测到自身的行为后果,还能采用各种各样的依恋反应来去达到自身的目的。


即,同样是想着喊妈妈,两岁之前的婴儿,更多是只会哭,却不会思考自己的哭,能否起到作用。但两岁之后的孩子,哪怕是哭,也会考虑如何来让母亲听到自己的哭声,或直接跑过去,在妈妈的跟前哭。


与此同时,两岁之后的孩子,正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前期{2},已是出现了表征思维的萌芽,开始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去表达他们所经历的事,如,在受伤之后,会哭着说疼,而不仅仅是在哭。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表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快速发展,这阶段的儿童,已能渐渐地理解父母的目标,知道父母在离开之后还会回来。由此,那心中的分离焦虑,有所降低,孩子也不再是那么的惧怕与自身有依恋的成人的短暂离开。

图:安水如


3、依恋模式有几种


安斯沃斯等人从那“陌生情境实验”中,发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每个模式都对应一个不同的母婴互动模式,分别是安全型依恋(65%-70%)、 回避型依恋(20%)和矛盾型依恋(10%-15%)。

3.1安全型依恋模式


安斯沃斯等人发现,当母亲在场时,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婴儿,能安逸地把玩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的身边,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近母亲,而且更多是用自己的眼睛来去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进行有距离的交谈。


这也就是说,母亲在场能让婴儿有足够的安全感,以至于他们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映,也是较为积极的。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的操作和探索行为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其明显表现是苦恼不安,想着寻母而归。


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机会与母亲进行接触,而且还是容易经由抚慰而得平静,而后便是继续在那做游戏。


拥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婴儿,约占65%~70%,该依恋模式是最理想的依恋模式。在此关系里,母亲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孩子有种深觉安全的笃定感和信任感。

3.2 回避型依恋模式


观察发现,拥有回避型依恋模式的婴儿,约占20%,其主要表现是对于母亲在不在场,都表现得无所谓。


当母亲离开时,这类婴儿并不反抗,少有紧张感和不安的表现,似乎孩子的离开,对他们并不产生多大的影响。


等着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非高兴,而且还是继续玩自己的。


当然,在有些时候,他们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那时间是非常的短暂,短暂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也就是说,该类婴儿对母亲并非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以故,有人也将此类婴儿,称为是“无依恋婴儿”。

3.3 反抗型依恋模式


该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之前就会表现得极其警惕,当母亲离开时则会相当苦恼,极度反抗,而且还是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们的大喊大叫。


但是,等着母亲回来了,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是既寻求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如,当母亲靠近自己,去拥抱时,持有反抗型依恋模式的婴儿会生气地拒绝妈妈,并作出推开母亲的动作。


但在母亲回来之后,该婴儿又似乎不太容易能够重新回去做游戏,因为,该婴儿会不时地朝母亲这边看。


所以说,反抗型依恋模式,又经常被人称为是“矛盾型依恋模式”,持有该依恋模式的婴儿,约占10%~15%。

3.4 混合型依恋模式


至于后人提出来的混合型依恋模式,那是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一种依恋模式,持有该类型的婴儿,约占5%。
后来的学者,在安斯沃斯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发现,持有混合型依恋模式的孩子,可能会是最不安全的一种模式。

图:安水如

4、不安全型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安斯沃斯及后来的学者认为,在诸多依恋模式中,只有安全型依恋模式是良好而积极的依恋,其他三种模式都是既消极又不健康的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这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中的婴儿,及至成年,那在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中,都会有既不安全、又不健康的情感需求和联结,是容易带给他人和自己各种伤害的。


如,一个常年生活在暴力之家,那幼小心灵的需求,得不到任何的友善而温暖的情感滋养,那及至年长,这份情感缺陷,若是不得疗愈,那在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里头,也往往会是承继着幼童之时的那种不安全模式的。


而倘若孩子从小就与自己的母亲,及给予自己长久照顾的成人,有建立起来亲密有爱又安全的依恋,那他们在走出家门之后,也是容易与他人建立起来有爱又安全的关系的。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之后,那是容易活得幸福,过得踏实的。


但这并不意味说幼童之时不曾有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孩子,及至成年,那孩子都一定会是承继着幼童之时的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对他人有伤害,有虐待。与此同时,那早期就持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儿童,可能成为深受同伴欢迎的孩子,但,这并不等于后来的社会能力,也一定是发展良好的。

对此观点,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H.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就有提到,并认为,“依恋的基本功能是保护”。而母亲在最早的几个月里头,在喂养、游戏或者有压力等情境中的回应方式,是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还是不安全型依恋的主要原因。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多数时间里头,不管是在更换尿布,还是在冲奶喂食上,或平日的闲聊游戏时,母亲都能竭尽所能地给予爱的滋养,暖的陪伴,以让孩子对眼前的大活人和所处的周边环境,有安全的感觉,那孩子就容易与母亲形成良好而健康的依恋关系。


倘若,孩子在年幼之时,并不是交由母亲照顾,而是由其他人,好比是说奶奶、保姆、父亲等人,在照顾着,那孩子就容易学来他们小时就有形成的,及至成年却不曾有改变的某种依恋模式。


而这,换句话来说即是,不论婴儿的早期照顾者是谁,只要那个持有健康而安全的依恋模式的长期照顾者,能够给予婴儿爱的滋养、暖的疼待,以让孩子的内心深处,建立起来对周边人和周边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那孩子都容易形成健康而良好的安全型依恋模式。


倘若,那个婴儿的长期照顾者在与婴儿的相处过程中,不仅并没有恰如其分地给予充分的情感需求回应,还忽视孩子的情感表达、不懂及时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更是动不动就对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给予过多的控制和干涉,那孩子就不容易有安全型依恋模式。


而这,并不是阶段性的,也不是不可更改的。不是说,我们在孩子的婴儿时期,就给予细心的照顾,及时回应他们的情感需求,及至往后,我们对他们给予各种冷漠姿态、过多的控制和干涉及要求、动不动就给予各种谩骂和殴打,那孩子仍旧是持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


实际上,哪怕是一个从小就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成人,若是得到了来自于外界或家人的过度而不良的刺激之后,那也是容易对他人和周边环境,有不安全感和不自信感的,从而产生对人不信任的缺失感,和大小不一的各类心理问题的。毕竟,成人也是有依恋的。


所以说,那孩子的长期照顾者和陪伴者,很是重要。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将孩子草率而轻易地交给他人来去进行长期的照顾和陪伴。而倘若发现父母自身的能力,远不如他人时,那我们又要勇敢而干脆地让他人来去当孩子的长期照顾者和陪伴者。

陌生情境测验图:网图,侵删,谢谢


5、怎样让娃持有安全型依恋模式?


因为,学者普遍认为,形成不安全依恋模式的主要原因是那个长期照顾者,好比是说父母,并没有对孩子给予充足的情感需求回应。那我们在陪伴孩子和照顾孩子的过程里头,就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情感需求回应,而不仅仅是只让孩子吃饱穿暖住好。

5.1喂养要有情感互动


对初生婴儿,不论是坚持母乳喂养,还是选择奶粉喂养,或是采用其他的特殊喂养方式,我们都要在那喂养的过程里头,与孩子有情感方面的互动。因为,能够滋养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养分,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


如,母亲在对孩子进行喂养期间,自身的全身心要尽可能有放松,有平和,有暖爱;在孩子喝奶过程中,要给予及时性的情感抚慰,要柔柔地跟孩子说,“宝宝,你且慢慢吃”;在孩子抬头时,母亲要给予祥和有爱的眼神回应。


而这,用一句话来说即是,从抱起孩子,到喂养结束,我们都要有情感的投入。而且还是良好而充沛的情感投入。那孩子身处其中,那是能够得到喂养者的情感滋养的。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他人的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在年幼之时,我曾听老太太会跟那了无经验的年轻妈妈说,刚生气,刚吵架,就不要去抱孩子,不要给孩子喝奶。先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然,孩子吃进肚子去的,多半都会是妈妈的情绪毒素。从心身健康角度来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5.2多加留意孩子的情绪表达


过去,人们认为孩子是没有情绪的,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就发现孩子是会有情绪的,并出现了不少的研究儿童情绪的作品,其中《野兽国》就是描述儿童情绪的绘本。


只不过说,这不同年龄,对自身情绪的表达方式,那是不大一样的。如,婴儿多半都是以哭来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会走能跑的孩子,在有了情绪之时,除了会哭,还会对那相关人士进行拳打脚踢,乃至于将玩具等,都给扔得到处都是。


再就是,这哪怕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若是出生在不同的家庭里头,那孩子也往往会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的。如,同样是三岁之娃,自家孩子在有了情绪之后,就极有可能会是趴地不起,朋友家的孩子则更多是动手打人,开口骂人。


还有就是,哪怕是出生于同一娘胎的双胞胎,那孩子在有了情绪之后,那哭声与做出来的各种动作,也是不大一样的。如,双胞胎里的哥哥可能会是发出嚎一般的叫声,并不断挥动四肢,弟弟则可能更多是在那默默地抽泣而哭,给人安静一点。

不管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是怎般的样子,身为父母的我们,都要在孩子出生之后没多久,就去做细心的观察,并将其给记录下来,而后便是选用契合自家孩子的情绪抚慰方式,给予及时性的沟通,以让孩子能够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学着用不伤人不害己不损物的方式,来去表达情绪。


像我在孩子一两岁之时,就会抚慰情绪之中的孩子,告诉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不开心,这不开心的滋味,不好受。但要相信,妈妈在这陪着你,想哭就哭。这不开心的感受,慢慢会离开的{1}。等着孩子三四岁了,我就会给孩子立下不损物、不伤人、不打滚的情绪表达规则。而今,在有了情绪之后,孩子基本是做到了不损物,不打人,不打滚。

图:安水如

5.3适当鼓励孩子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是会有不顺心、遇挫折、有失败的时候,如,刚学会伸手够物的小婴儿,可能会是在有些时候,仍是够不着心仪之物,并会因此而出现挫败感,是时,父母要将孩子喜欢的东西,给往孩子身旁挪一些,并给予鼓励,说,来,我们再来试一试,妈妈相信宝宝可以做到的。


倘若,在孩子遇见挫折的时候,我们就在那训斥他们,并不由分说地制止孩子,不让孩子哭泣,乃至于用极其鄙夷的眼神来去盯着孩子,那孩子的内心深处,就极有可能会是滋生“我不行”的负面认知和负面情绪。如此次数多了,那孩子就会有自己不行的无助感和自卑感。及至成年,孩子的这种潜意识认知,将会带给孩子人生、交际、生活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但在鼓励之时,我们又不能只是在那空喊口号。因为,空喊口号不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弄不好,那还会影响孩子与自己的关系。如,当孩子在有挫败感时,我们有看到孩子明明是还做不到,却仍旧是在那一个劲地喊口号,说,宝宝,你可以的,加油!那孩子只会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就陷入绝望的情绪漩涡,并因此觉得家人不可信。

5.4给予孩子及时性的有爱回应


有些人认为,当婴儿哭闹之时,我们不必给予及时回应,由着婴儿在那哭闹,便是可以。因为,在婴儿哭闹之时,自己就去回应婴儿,那是会让婴儿养成婴儿爱哭闹,乃至于学着用哭来去控制成人的毛病的。


但,以我对婴儿的观察来看,婴儿,尤其是八个月之前的婴儿,那是不会控制成人的{3}。哭闹是婴儿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即婴儿经由“哭”这一方式来去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某些需求,如,我饿了、我冷了、我疼了等。


那自然地,成人要在闻见婴儿哭声的第一时间里头,就走到他们的跟前,给予情感方面的支持、情绪方面的抚慰、生活方面的帮助。就我而言,我在发现婴儿的哭声的第一时间里头,就会放下一切地跑过去,柔柔地说,妈妈在这,妈妈来了。


倘若孩子在有了哭闹之后,成人仍然不予及时性的回应,那孩子是会有失落,乃至于心生绝望之情的。不仅如此,孩子极有可能会是因此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自己是没人疼的。被一些西方人称为“婴儿集中营”的罗马尼亚悲剧事件{4},就是告诉我们给予孩子正确有爱的及时性回应,对孩子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5.5尽可能多与孩子接触,和沟通


其实,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自信感的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那是极其重要的。美国脑神经学家约翰·梅迪纳在《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中有指出,“如果孩子的大脑没有如期建立起情感依附和安全感,那么情绪系统就会受到长期损伤;在极端情况下,这种消极影响会伴随他们一生”。


而那“婴儿集中营”里头待着的孩子,因为被绑在床上,长时间得不到成人的温柔而轻的肢体接触、舒服有情的关爱拥抱、柔爱有定的眼神对视,就只知道长时间呆呆地盯着那床上的天花板,傻傻地不知哭闹,并基本是活不了多长时间。


再就是,心理学领域著名的“恒河猴实验”{5}也告诉我们说精神的滋养,比食物的满足,要重要多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的滋养,在爱里得滋养的孩子,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并因此与给自己爱的滋养的人,建立良好而安全的依恋关系。

所以说,若是真的爱孩子,真的想要孩子好,请在孩子年幼之时,就给予爱的关心,请花些时间来去陪伴孩子,与之交流,对话,沟通。并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与孩子进行眼神对视、肢体接触。我们柔爱而定的眼神、温柔而轻的动作等亦能向孩子传递我们爱,以让孩子有安全的笃定之感的。


身为育儿咨询师,我在照顾我家孩子的日子里头,每逢有了空闲,我就会坐在旁边,心怀愉悦地与之玩耍,跟他说话,并在孩子哭了之后,或在有些紧张,有了害怕之时,就会去抚摸他的小手,或抱起他的身子,一边抚摸孩子的后边,一边轻轻地告诉他说,妈妈在这。妈妈在这。

网图,侵删,谢谢

总结


不论是婴儿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建立,还是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形成,那都不是三天两日的功夫,身为成人的我们,在将孩子给带到这个人世间的同时,还要主动扛起照顾他们、养育他们的责任,给予他们物质与精神的滋养,舍得花时间来去陪伴孩子,与他们对话,并给予及时性的正确而有爱的积极回应,以让孩子能够持有那健康而理想的安全型依恋模式。



参考资料


1、《精神分析.依恋理论和神经科学中的情绪发展:创建联结》
2、{英国}H.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
3、{美}约翰·鲍比尔《依恋三部曲》
4、{美}伯顿·L·怀特《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
5、{美}约翰·梅迪纳《让孩子的大脑自由》


注释
{1}涉及儿童情绪管理的几个要点:
教孩子识别情绪:不开心;
给孩子定心丸:妈妈在这儿陪着你;
允许孩子有情绪:想哭就哭;
给娃科普情绪:这情绪,会走的。


{2}“前运算阶段”的概念,出自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2岁的感觉运动阶段:婴儿依靠感官和动作来去学习、理解他们的环境;
2~7岁的前运算阶段:儿童能使用符号来去理解世界;
7~11岁的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获得了大量的心理操作能力,如守恒、多重分类、逆向等,并出现逻辑思维,但仍主要与具体事件相联系;
11岁后的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能够进行包括抽象和逻辑推理在内的智力活动,其思考越来越建立在想法,而不是具体事物的基础上。

{3}我在观察孩子时发现哭是婴儿的独特表达方式,及时回应孩子的哭声,不会惯坏孩子,而后在《从出生到3岁》这本书里读到了与我的观察一样的观点。

{4}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罗马尼亚的悲剧事件。因为债台高筑,罗马尼亚的孤儿院很快就失去了各种资源,以至于很多孩子被绑在床上,数小时,甚至数天都没人照顾,看护人员只是往奶瓶里装上稀粥,然后就把奶嘴塞进婴儿的小嘴里,随后便是长时间不予理睬。

结果是,被绑在床上的绝大部分的婴儿,都是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孩子的床褥上往往满是屎尿,上面有很多的跳蚤,孤儿院常是静悄悄的,根本就听不见孩子的哭闹声。那孩子的死亡率,也是高得惊人。

{5}恒河猴实验,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在1959年开展。哈洛强行夺走新生猴,并在后来的165天里头,让小猴子只跟带奶瓶的铁丝妈妈和不带奶瓶的布偶妈妈一块。

实验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需要喝奶之时才会跑向冰冷而硬的铁丝妈妈,其他时间,尤其是在受到哈洛的惊吓之时,就会跑到柔软温暖的布偶妈妈那去,寻求安全的滋养和庇佑。

实验结论是精神的滋养,比食物的满足,要重要多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的滋养,在爱里得滋养的孩子,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并因此与给自己爱的滋养的人,建立良好而安全的依恋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依恋理论: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爱
建立安全感,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别让孩子“遗传”你的焦虑
你和妈妈的关系,正在影响你的恋爱观
如何让宝宝长大后变得更浪漫?
微课回顾 | 依恋关系中的失控与修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