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张义敬89岁生日:平凡的大师






 

张义敬老师从六十六岁开始练毛笔字,除非特殊情况,二十二年来没有哪天间断过。别人找他要字他从不吝啬,只说好嘛。这次去重庆看望他,喜欢他写的唐诗,要了三幅,觉得自己有些贪心,他说,喜欢就拿去嘛。

说起来,阴历三月四,这个月、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二号,是他八十九岁生日,按重庆老人过九不过十的规矩,这是个大生日。可惜我早来一步,没法当日参加祝寿,只能文字传心意。

聊天中,张师面色红润,精神健旺,头脑极其清晰,说话很有底气,根本看不出他前阵子刚生了场大病。他觉得自己比生病前状态还好,大约是徒弟王老师来精心照顾了他一个月、令他很感动、心情愉悦的缘故。他说某天他突然发觉自己其实活得挺久,过去一起在茶馆喝茶的七八个朋友就剩他和另一个了。张师笑得很灿烂,像个孩子一样有点小得意。他自己总结来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一直保持着学生时代规律的作息时间,在不方便练拳的这些年,每天练来自他哥哥张义尚的《丹道薪传》中的气功,或坐在椅子上打打云手而已。

以我对张师的了解,对他人生立场和历程的总结,我倒以为,坚持平淡的生活,保持一颗恬淡的心,才是张师的长寿之本。他放弃多次名扬世界的机会,也从不愿意加入浮躁的人流,只在山城江边,风轻云淡地、让小提琴和太极拳陪伴左右。

 

其实这次去看望他很是匆忙,多少有点惭愧,因为我刚坐下他就问我拳上有什么问题,让我愣了好一会儿,半晌才提出一两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他说,以前他在跟老师学拳时,会不停的提问,每次直到要跟老师分手时还在追着问;说学拳一定要细致,要搞清楚道理,才能练好。

好在我准备了一些名家的打拳录像,请张师品鉴。从中,他的肯定和否定,都等于给我吃了定心丸,让我知道了努力的正确方向。

 

在我心里,我很明白,张师不仅会给我解太极拳的疑惑,也会是我人生的楷模。除了平和,不夸张,不做作,他也非常认真、有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妥协,不说谎。

是真名士自风流。大师的风范绝不属于那些硬生生的表演者。

 

这次,我问他有关神意的问题,何谓“意气君来骨肉臣”、怎样做到。张师说,我们其实可以简单一点说嘛,神意,就是思想,把思想放在首要,思想搞通了,想明白了,用来指挥身体,就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如果练拳时思想没有放在拳的道理的落实上,拳就打在了外,只是筋骨肌肉的锻炼;太极拳不能只在形势上下工夫,要追求思想的松静沉着。

想起前一次,问他何谓心法,外面都把心法说得很神秘,据说轻易不外传,得了心法才算学了真太极。他说,心法,不就是讲道理嘛,拳理讲明白了,讲透了,理顺了,拳就能按正确的方法练了。身法心法,都是后人新创的名词,只是增加神秘色彩。

这个不教身法心法的非神秘大师,每次对我的指点,都实实在在,精准细致,没有模糊地带,极具可行性。每次得到他的指教,我都自觉进一大步,尤其在之后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那些朴素的道理都能得到印证。这也让我不由自主一次又次往重庆跑。这,就是这位看似平凡的大师的魔力吧。

化繁为简、言之有物、举重若轻、入木三分,这是我感受到的张师太极拳的教学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也许是别的大师不太喜欢的吧,因为这样直平铺直叙、无法增加“大师”们的噱头啊。

 

我极喜欢张师年轻时一张拉小提琴的照片,可惜,无缘听到他的琴声。如果能有幸听到他儿子、昆明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张宏的演奏,也不错,正所谓家学渊源、虎门无犬子。屈指数来,除了《太极拳理传真》,小提琴艺也是他家的传家宝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老师张义敬
太极拳原理
太极拳的呼吸[张义敬太极拳理传真]
三十来年学拳路2
太极拳用力?不用力?
杨氏太极拳入门指引(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