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据说】校园网未来图景:无线网络成主导 出口宽带需求旺盛

无线已成主流,带宽升级需求明显,“以网养网”运维模式将打破

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应用于教育系统之中,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网络基础设施等已成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最新发布的《网络安全法》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单列一节进行重点规范,因此,我们也重点介绍5年间高校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及其运行管理。

2017年1月下旬发布了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占比达95.1%,网民规模达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

线下手机支付习惯已经形成。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移动互联网与线下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高校的学生是利用新技术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新技术应用需求最强烈的群落。

用户需求驱动力是高校信息化技术部署和应用的重要方向标,总体上看,无线网络的发展成为高校这五年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从开始的校园网“补充”的配角地位,一跃而成为校园网的主流地位。高校网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已经少有人提了。

2011年和2016年两次均参与调研的117所高校,涵盖东中西部,涉及985/211高校、一般全日制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等不同类别学校,对其基础设施建设前后的变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五年间高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发展脉络。

无线网络和移动信息服务的情况,网络安全的状况,可以说是这五年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两个方面。

无线及移动服务已成校园网主流

对比参与两次调研的117所高校2011年与2016年的数据,无线网络已经从之前的补充作用逐渐转变为高校校园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主角”的地位。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在无线网络的部署上,增长非常强劲。

117所高校中,2011年时,尚有25所学校(占21.37%)未部署无线网络,到2016年,除7所学校之外,其余110所学校都已经部署了无线网。2011年部署AP在100个以下的学校有35所,到2016年,这个区间则上移到1000个以上,从图1可以看到,部署1000个AP以上的学校从2011年的10所,激增到了2016年的65所。无线网络在高校校园网中的主导地位,趋势非常明显。

无线网络应用逐渐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在身份认证上,从图2可以看到,2016年,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均对无线网络的访问进行了身份验证,并有85所(占75%以上)高校其无线网络已经纳入到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在已经部署无线网络的113所学校中,仅有少量的学校提供开放的网络,绝大多数学校都要求进行身份认证。有75所学校提供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与校内新闻资讯为主要服务内容(如图3、4所示)。

固定网络继续增长带宽需求强劲

从图5可以看到,2011年与2016年高校网络接口规模在扩大中,到2016年全校网络接口总数主要集中在1万以上的区间,有81所(超过70%)学校;

接口数在5000以内的学校则从2011年的25所下降到2016年的12所,少了一半以上。网络接口数增长,与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需求有关。

出口带宽的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到,2011年的带宽区间集中于3G以下,有101所学校(占95%以上),而2016年的学校出口带宽则集中于3G以上,有67所学校,2011年仅有16所学校。并且带宽利用率上,2016年,超过60%的学校出口带宽利用率超过60%,其中有近30%的学校利用率超过80%。说明高校的出口带宽在需求依然旺盛,未来一年将有更多学校进行校园网带宽升级。

【数据说】系列文章回顾

过去五年,高校信息化管理机制的这些改变你需要知道!

想要破解信息化建设难题?这两点建议或许你用的上

五年间 从应用到数据再到流程 高校信息化走出一条“人本”发展路线

未来信息共享、个性化教学将成大势所趋

校园一卡通大变身 去卡化趋势渐显

作者:傅宇凡 冀婧岩 高凯涛 吴晓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涨姿势】千兆无线校园网架起古老文明与现代教育的桥梁
无线覆盖方案
四大信息化发展趋势重塑未来高等教育
北邮数据中心发生火灾,北京众高校断网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中国教育报 赵国栋)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浅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 学生工作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