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原上的探戈》
我为高智商的人写高智商的书
------------------------------------------
10多年前畅销书《廊桥遗梦》在中国引起的风潮似乎并没有捧红最该走红的人:该书的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读者对小说男主角摄影师的无限遐想都寄托在了随后同名电影中罗伯特·金凯的扮演者克林·伊斯特伍德身上了。
12年后,《廊桥遗梦》一书续篇的续篇———终结版《高原上的探戈》的出现,也根本无法延续《廊桥遗梦》的狂热。不过,这倒勾起了我们对沃勒本人的好奇:想象中的畅销言情小说作家无不是趁热打铁,用一部接一部的作品赚取眼泪和人气,而沃勒的写作很慢,也无章可循;99%的畅销言情小说作家本身就是明星和媒体宠儿,相比之下,沃勒简直就是一个遁世者,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最重要的身份不是作家,而是数学家和经济学家。
(一)
我过着半遁世的生活,对通俗文化了无兴趣。我从不关注市场与潮流,我只会听从自己的灵感指引,只会听从自己个人的判断。我不希望被归类。
晨报记者:你是作家、摄影家、音乐家、经济学家、数学家?
沃勒:没错,当然,我接受的训练和个人兴趣化用到我的小说之中。我曾经开过一门繁难的决策论课程达数年。《廊桥遗梦》的主题就是最繁难的选择。《高原上的探戈》中,我的学院背景和个人兴趣表露无遗。我是同样一场公路战中为数不多的反对派,我运用自己的经济学和数学知识储备瓦解支持派。顺便说一句:我们赢了。我强烈讨厌所谓名誉、声望,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年居住在得克萨斯西部高地沙漠上一处偏远的农场。谁如果说这样的生活会压抑和损伤脑力和生命力,那绝对是胡说八道。坦白地说,我的小说融合进了太多知识,主体则源于虚构。通常一个念头引起我写作的兴致,我就会着手创作,也不订计划,除了讲故事,我别无他念。
晨报记者:你过着怎样的生活?
沃勒:我过着半遁世的生活,对通俗文化了无兴趣。我从不关注市场与潮流,我只会听从自己的灵感指引,只会听从自己个人的判断。我不希望被归类。如果非得归类,我可以说我在讲述围炉夜话———忙了一天钓飞蝇,晚上围着壁炉听故事讲故事。我一般不读小说,我阅读的范围仅限于经济学、数学、摄影、音乐、钓鲑鱼方面的专业书籍。我不知道当下的畅销书作家都有谁。
我没把自己严格定位为作家或别的身份,但是,我绝对重视我的作品和我的读者。这是我的人生哲学———夜晚仰望苍穹,如聆天启:在浩瀚时空面前,个体如此渺小。
我一度热衷旅行,比如我数度去过印度,也去过日本、英国、其他欧洲国家和尼泊尔、沙特阿拉伯等地。如今我一般为了钓飞蝇才会去那儿。年近67岁,我发现长途跋涉太累人,尽管一年前,我还在亚马逊丛林待了两周,为我未来某部小说做一些研究。很遗憾,我还没去过中国。
晨报记者:《廊桥遗梦》使得廊桥成了爱情圣地,据说2002年9月这座桥毁于大火。可否告诉我们真实的廊桥故事?
沃勒:一言难尽。首先,我不愿意频繁使用“爱”这个字眼,因为爱是发自内心因而弥足珍贵的情感。没错,那座桥毁于一场大火,不过业已复建。《廊桥遗梦》出版之前的几年,另一座廊桥被人烧毁———世上总有一些病得不轻的怪人,座座廊桥固若金汤,以自身的尊严无声地蔑视这些人的胡作非为。
(二)
《高原上的探戈》延续了写作和阅读的历险,在这里我讲述荒僻之地的生息故事,那种徘徊在“主流”边缘却与发展进步及当代社会这些所谓的“主流”毫不相关的生活。
晨报记者:你称《高原上的探戈》是《廊桥遗梦》的终结版,那么从《廊桥遗梦》到《高原上的探戈》,都有哪些血脉得以传承?
沃勒:这三部曲包括《廊桥遗梦》,《梦系廊桥》和《高原上的探戈》,廊桥系列到此为止。谈到传承,三部曲里的第二部《梦系廊桥》必须囊括在内,在《梦系廊桥》中,读者们已经认识了卡莱尔,他寻找生身父亲罗伯特·金凯的故事相信打动了读者的心。《高原上的探戈》延续了写作和阅读的历险,在这里我讲述了荒僻之地的生息故事,那种徘徊在“主流”边缘却与发展进步及当代社会这些所谓的“主流”毫不相关的生活。与浅薄的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相比,这样的生活方式无异于惊世骇俗:从来独处却从不孤独。罗伯特·金凯和卡莱尔·麦克米伦就很受用这种生活,当然我也是。
此外,这三本书都呈现了——以这样那样的方式——“选择”的主题。比如说,《廊桥遗梦》讲述的绝对不是一个“通奸”故事;它讲述的难度系数最高的“选择”: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
晨报记者:你是否从身边人身上找到了卡莱尔这个角色?
沃勒:没错,小说永远来自想象与现实的联姻,因此毋庸置疑,我从来都将我遇见或听人说起的人物以及生活中真实的事件植入我的小说之中。卡莱尔的木工绝技,与“发展”的抗争,其实都是我个人的切身经历。当然,我是罗伯特·金凯和卡莱尔·麦克米伦的混合体,与罗伯特的相似度略高一些。
晨报记者:你没有让《廊桥遗梦》的主角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丝卡这一对名角“造”出一个儿子或女儿来出任《高原上的探戈》的主角,而选择了金凯另一场风流韵事的结晶作为主角。我相信你这样做有你的理由。
沃勒:别忘了《廊桥遗梦》里弗朗西丝卡45岁,金凯52岁。从生物学角度讲,怀孕的几率微乎其微。我认为每个人都知道爱情何时会发生。
晨报记者:《高原上的探戈》会像《廊桥遗梦》一样改编成电影吗?近日有人将《断背山》与《廊桥遗梦》对比,你怎么看?
沃勒:总有人找我谈《高原上的探戈》的改编权,不过还未成定论。我甚至认为《高原上的探戈》没法拍成电影,因此没去想用哪些人做演员和导演。我无法评判《断背山》,因为我没看过这部电影,以后也不打算看。我没听说过谁拿《廊桥遗梦》与别的作品相比。
(三)
我努力为高智商的人写高智商的书。我不会依据个别参数去揣测我的观众的口味。从主妇到医生,从卡车司机到律师,谁都可能是我的读者,总之,没有固定参数可循。
晨报记者:你在内心描摹过你的读者的轮廓吗?你曾说“(笔下人物的)所思所想、举手投足我了如指掌”,你对自己的读者了解到什么程度?沃勒:我努力为高智商的人写高智商的书。我不会依据个别参数去揣测我的观众的口味。从主妇到医生,从卡车司机到律师,谁都可能是我的读者,总之,没有固定参数可循。我估计我的读者中40%的人是男性。当然,我很开心我的书在国外市场包括中国读者当中畅销,只是我在写作之时心无旁骛。《廊桥遗梦》迄今已以36种语言出版,剧场版也有7个版本之多,显然我的小说之中存在某些全球共通性。
晨报记者:常常能听到人们抱怨如今的浪漫小说不如以前那样动人心扉,是因为人们变得太实际因此不相信爱情,还是因为浪漫小说没去感应读者阅读口味的变化?
沃勒:这是因为读者放任自己变得铁石心肠。浪漫的生活有别于浪漫,尽管浪漫的生活之中不乏浪漫成分;读者兴趣冷却的原因在于读者面对任何事物都过于理智,已经丧失了浪漫的能力,僵化的逻辑判断和循规蹈矩的思维与浪漫背道而驰。因为我曾致力于经济学和数学领域,我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获取浪漫生活的元素并使之得以保鲜。
《高原上的探戈》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 定价:25.00元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版
作者:■晨报实习生 刘燕 记者 王娜
哂 然 一 笑
回到顶部
Ndhta
用户头衔:温泉别墅
总积分:116774
元宝:314
这是什么?威望:7
复制链接>>板凳
  发表于 2006-04-16 16:23 |只看该作者
《高原上的探戈》回答中年情感问题
一个人能有几种职业?摄影家、音乐家、管理学教授……一提到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这个名字,人们总是会想到13年前那部风靡世界的作品《廊桥遗梦》。故事中那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拥有什么样的结局?13年后沃勒的新书——《高原上的探戈》揭开谜底。《廊桥遗梦》的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德正是本书男主角卡莱尔·麦克米伦 那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
1992年凭借《廊桥遗梦》,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跻身全球最畅销书作家之列,该书以几十种语言销售了1200多万册。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沃勒在《廊桥遗梦》的封面上使用了“廊桥”的照片。由于这部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情小说空前绝后的畅销佳绩,后来又被拍成了风靡一时的动人电影,使得这座原本普通的木桥因此而美名远扬,每个月都要吸引数千游人慕名前来瞻仰。该桥始建于1883年,1992年毁于一场大火,后于1998年花费12.8万美元进行了必要的翻新工作,被称为“美国历史名胜”,每年秋天要举行热闹非凡的“廊桥节”。
除了《廊桥遗梦》以外,作者在他的另一部作品《无数条乡村公路》(《梦系廊桥》)中详细描写了卡莱尔·麦克米伦寻找他生父的经过。此后,兰登书屋2005年6月推出《高原上的探戈》(英文版),已销售100余万册,版权售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视为沃勒的巅峰之作。
1992年的《廊桥遗梦》、2001年的《梦系廊桥》、2005年的《高原上的探戈》也被合称为“廊桥三部曲”。
对于广大的中国沃迷来说,《高原上的探戈》将不再陌生。其中文版权已由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购得,2006年1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该书已经正式上市。
作为《廊桥遗梦》终结篇,《高原上的探戈》之后,“廊桥”无梦。对于1992年迸发、绵延三四年的那场“人人争说廊桥”阅读热潮,这本收笔之作使读者们按捺不住,争相一睹为快。两书最密切的关系是——“血肉”相连:《高原上的探戈》男主角卡莱尔是《廊桥遗梦》中金凯德的私生子,是金凯德流浪之爱的句号。
如果说“廊桥”燃烧的四日婚外情是在貌似平静的世道人心之间划开一道闪电,照亮中年人斑驳的情感生态,引发无数共鸣,那么激情过后该如何抉择?是天涯相思还是朝朝暮暮?有评论这样分析:“廊桥”与“探戈”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因爱不成婚的遗憾在“探戈”里得到弥补。
与此同时,“探戈”弘扬了一种贴近自然,远离工业文明戕害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鸣。卡莱尔痛恨“想要把整个世界都变成铺满混凝土和钢筋的沙漠”的那些经济动物。他的爱如同高原上的野生植物一样,蓬勃自然、没有拘束。这个逐尘而来、披风而去的浪子,历经跋涉找到了他的伊甸园,随后又失去了。
主人公终究没能躲过那个被称为“发展”的巨大的经济浪潮。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用忧伤的调子在《高原上的探戈》里吟颂了一曲悲歌,他的笔调始终闪烁着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光芒,他塑造的男主人公个个都是“在充斥着艺术家和文人的世界内惟我独行”的人。
哂 然 一 笑
回到顶部
解药的毒药
用户头衔:舒适三房
总积分:5527
元宝:125
这是什么?威望:
复制链接>>地板
  发表于 2006-04-16 17:02 |只看该作者
阿火~~~~嗯嗯多休息多睡觉多看点片子好过喝酒
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回到顶部
isss-flybird
用户头衔:温馨两房
总积分:2183
元宝:2
这是什么?威望:
复制链接>>5楼
  发表于 2006-04-17 02:23 |只看该作者
我对廊桥遗梦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给我心灵带来震憾是路遥的《人生》,对感情我没有什么深刻领悟,对生活却感受颇深,可惜的是路遥走得太早。
回到顶部
梦里秦淮
永不沉没的潜水艇
用户头衔:双拼别墅
总积分:94655
元宝:244
这是什么?威望:192
复制链接>>6楼
  发表于 2006-04-17 16:44 |只看该作者
跟欧洲人说,那座桥上发生过著名的爱情故事,于是那座桥就出名了;
跟日本人说,那座桥下听得到古寺的钟声,于是那座桥就成了名胜;
对国人说,那座桥下埋着财宝,于是,那座桥......
珍惜生命,请勿潜水!
回到顶部
复制链接>>7楼
  发表于 2006-04-17 17:16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现宝啊,我们来挖你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廊桥遗梦》第一集
《廊桥遗梦》第四集
责任,是高于一切的爱——《廊桥遗梦》
生活结为茧壳,爱情仍在心底
重走廊桥
诗歌:用《廊桥遗梦》重新审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风花雪月" | 梦在远方 主播 | 志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