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古城景点介绍

徽州古城景点介绍

徽州古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峰拱秀,六水迴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景区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


徽州古城全景


歙县历史悠远,春秋属吴,吴后属越,越亡归楚,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建置歙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分歙县为始新、新定、黎阳、休阳,连同黟、歙县共六县,设新都郡,晋太康元年(公园280年)设新都郡为新安郡,隋代置歙州,唐宋元明清,歙县均为郡、州、府治所在地。


徽州古城全景


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徽商故里,占地肆公顷,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投资4800万元。徽园建设遵循“注重历史,立足环境,求精求美,突出特色”的原则,气势宏大,古朴典雅,集牌坊、民居、宗祠“徽州三绝”之大成,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髓。徽州古城前拱紫阳、西干,背枕问政、乌聊、斗山诸峰;中贯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汇流成练江,环古城而过,古人将此地理形势概括为:“五峰拱秀,四水回澜”。


叶氏贞洁木牌坊



斗山街



南谯楼


马头墙



渔梁坝



太白楼



许国石坊



陶行知纪念馆


 


 

徽州古村景点盘点

徽州古村落主要有三个地方,徽南的歙县黟县,以及江西婺源县。这几个县集中在安徽和江西交界的地方,是过去古徽州所属的范围。这里的徽派古建筑、田园风光、自然风光、风土民情都极具特色,而且景点集中,附近又有黄山庐山齐云山名山,是一条非常好的背包线路。


唐模,即按盛唐时的模式、风范、标准建立的意思。位于黄山南麓,始建于唐,盛于明清,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唐模以徽派水口园林和水乡景致为主要特色,徽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一个极具浓郁徽派气息的皖南古村落。



《天仙配》中媒树开口促姻缘 (图片来源:江苏网)

  

唐模是唐朝越国公江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923年,江华的后裔汪思立迁回故乡在太社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率领儿孙迁到些,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江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汪华的恩荣,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现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黄山市十大景区。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景区开放时间 :7:30~17:30  景区电话:0559-3534644 0559-3539095

  

檀干园

在唐模各景点中,以檀干园最为著名。相传,清初时当地的许氏家族有一富商,为弥补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却因年老体衰不得成行的遗憾,而建造的。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边挖塘垒山,模拟西湖的景致。因园内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缓缓绕流,便取《诗经》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名曰"檀干园"。

  

相传为清朝初期,村中一许氏富商为满足老母一睹杭州西湖胜景的愿望而耗巨资建造,故又名"小西湖"。湖广10余亩,园内"三潭相连",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镜亭"等胜景。值得称道的是镜亭内还珍藏着朱熹、苏轼、米芾、董其昌、黄庭坚、文征明、祝枝山等历代名家书法碑刻18块,镌刻精致,气势恢宏,篆隶行草一应俱全,银钩铁线如龙蛇隐壁,不愧为书法绝作、文物精品,也充分反映了徽商经济繁荣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昌盛。

 

春江水暖的江南 (图片来源:江苏网)

  

水街

村里面有一条水街,是村子的主要街道,两岸分布着近百幢徽派民居,还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的是美人靠,供人歇息聊天之用。由于没有受到商业氛围的影响,村子保留了和谐、古老的感觉。整个唐模村被誉为"全村同在画中居"。

  

槐荫树

槐荫树其实为香樟树,为什么在此称之为槐荫树呢? 1992年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来此拍摄黄梅戏经典之作《天仙配》而得名,使这棵有4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便有了"天下第一媒树"(做媒的媒)的美誉。唐模有"十桥九貌"之说,老槐树旁就是第一座,呈"S"型,形似一条蜈蚣。

  

沙堤亭

这座亭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八个角,故又名八角亭,建于清康熙年间,现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下三层,中空,有回廊。它是一种镇风水的标志性建筑,不是用来登高游玩的,所以没有上楼的楼梯。站在东面进村的路上,可以看见"沙堤"二字,出村时在亭子西面可以看见"云路"二字,这都分别蕴涵深意。古时候唐模有许多人在外经商、为官,衣锦还乡之时,村人在亭前路上铺上一层黄沙,以示欢迎,名"沙堤"。离开村庄时,踏着脚下的石板道,抬头望亭,便见"云路"二字,寄托从此将平步青云、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沙堤亭独特的造型可谓举世无双,全国原样仅此一座。

 

水口

唐模村整个水口的建筑构思十分独特:古树小桥呼应,亭阁牌坊矗立,檀干溪贯穿全村。溪上筑坝数座,抬高水位,调节了水的流动以更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协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檀干溪上建有十座石桥,匠心独运,且建筑形式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十桥九貌"。这么严谨而精细的水口建筑是徽州地区公认的水口建筑代表,也是目前皖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水口建筑群之一。

  

同胞翰林坊

徽州地区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天下牌坊数徽州,徽州牌坊一座半",一座牌坊指的是歙县的许国牌坊,唐模的这座牌坊,叫"同胞翰林坊",指的就是另外的半座。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康熙皇帝为表彰唐模许氏家族的许承宣和许承家两兄弟而恩准建造的。他们分别于康熙十五年和二十四年考中进士,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兄弟两人同朝中进士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整座牌坊几乎布满了精美的石雕。石柱之间刻有梅花,取"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表示同胞兄弟二人十年寒窗苦读考中进士的艰辛。

 

许氏宗祠

唐模许氏祠堂在建造上区分比较严格,它按照不同的社会阶层来建造。即官、商、农,这其中还建有家祠(即铭德堂)。唐模许氏宗祠为许氏宗族的总祠,下分三个支祠,俗称"厅",其祠名分别为"尚义堂"、"继善堂"、"骏惠堂"。依其建造时间,"许氏宗祠"应先于三厅。在唐模,民间曾留传三句谚语:"穿靴戴顶尚义堂,摇摇摆摆继善堂,草鞋麻履骏惠堂"。真实反映了三厅在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厅中"尚义堂"地位最高;"继善堂"次之;"骏惠堂"低下;但在宗族意义上,三厅是并列的。

  

祠堂里只摆设祖宗牌位,没什么精雕细刻,由于尚未完全恢复内部原貌,所以目前不对游人开放。

  

忠烈庙

忠烈庙神像雕刻于明代,供奉着在唐朝为平息“安史之乱”为国献身的大忠臣许远和张巡。许远当时是镇守河南阳城(今河南商丘市)的太守,为唐模许姓的祖先,张巡是镇守睢阳城的节度使。唐肃宗至德二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遣将尹子奇率大军攻打睢阳城,数日后,被困的睢阳城弹尽粮绝,许远和张巡含泪杀妾烹僮,为将士充饥。杀妾烹僮不可取,但是他们这种效忠国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后人所敬仰。因此,在江南各地都曾建有他们的神庙,延续一千多年的徽州“上九”庙会(许远、张巡献身时间是正月初九),就是为祭奠他们的传统民间节日。

  

高阳

高阳桥为水街的入口,石质,双孔券,桥上建屋为廊,为廓桥建筑模式,是古徽州地区仅存的几座廊桥之一,由唐模许氏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唐模十桥九貌,且各有其名。它们分别是:蜈蚣桥、五福桥、灵官桥、义合桥、高阳桥、四季桥、垂胜桥、戏坦桥、三石桥、石头桥。高阳桥为唐模水街十座石桥之主桥,位居村中。因唐模许氏来自高阳郡,所以造高阳桥,意思为不忘祖先。

  

银杏树

唐模有一棵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银杏树,历经沧桑,依旧常青,在金秋时节依然硕果累累。这棵树对唐模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公元六百多年的唐朝,被徽州人称为汪王的越国公汪华定居在绩溪,后来他的后裔汪思立从绩溪迁到这里,成为唐模的始祖。在入住唐模前看中了两处地方,一处是沙堤亭那一片,另一处便是这里。他一时决定不了在哪儿居住,于是,便在这两处各栽一棵银杏树定址。后来,这棵活了,另一棵却死了,所以便决定在这边定居,可见,这棵银杏树对唐模村的特殊意义。

  

许承尧故居

许承尧(1874-1946),曾单名芚,字际唐,一字芚公,号疑庵。唐模村人,是近代的著名诗人、方志学家、书法家和文物鉴赏家。

  

许承尧先生的故居,自号"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里面有住宅、大厅、书房,还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大圆门上刻有许老先生自书的"眠琴别圃"四个大字,花园现改为徽州老作坊。故居整体结构比较宏伟,现在看到的只是客厅、里进的住宅和楼上的一部分。客厅和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精雕细琢,但整体比较庄严。那是因为这里不同于一般商贾人家的住宅,许承尧是官宦兼文人,讲究的是威仪和庄严。

 

金秋时节依然硕果累累。这棵树对唐模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公元六百多年的唐朝,被徽州人称为汪王的越国公汪华定居在绩溪,后来他的后裔汪思立从绩溪迁到这里,成为唐模的始祖。在入住唐模前看中了两处地方,一处是沙堤亭那一片,另一处便是这里。他一时决定不了在哪儿居住,于是,便在这两处各栽一棵银杏树定址。后来,这棵活了,另一棵却死了,所以便决定在这边定居,可见,这棵银杏树对唐模村的特殊意义。

  

许承尧故居

许承尧(1874-1946),曾单名芚,字际唐,一字芚公,号疑庵。唐模村人,是近代的著名诗人、方志学家、书法家和文物鉴赏家。

  

许承尧先生的故居,自号"眠琴别圃"、"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里面有住宅、大厅、书房,还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大圆门上刻有许老先生自书的"眠琴别圃"四个大字,花园现改为徽州老作坊。故居整体结构比较宏伟,现在看到的只是客厅、里进的住宅和楼上的一部分。客厅和其他地方基本上没有精雕细琢,但整体比较庄严。那是因为这里不同于一般商贾人家的住宅,许承尧是官宦兼文人,讲究的是威仪和庄严。

 


本篇文章原文地址:http://trip.elong.com/news/n01d8h1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印唐模:编织美梦的徽州古村(组图)(3)
【行走徽州139】唐模:“唐模棠樾,饿死情愿”的歙县西乡富庶地
精品5A,唐模古村——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唐模,不一样的古村落
徽州~盛唐风韵有唐模.....
古建筑物馆 唐模古村 (旅游览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