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用“ 微格教研”促进师资队伍能力型发展
陶恩得  钱  舍
    一、问题提出
    校内教研活动,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然而传统的方式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本市一项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只有8%的教师认为参加教研活动"有效"。据分析,教研活动效果不佳与活动的内容缺乏新意、深意和组织形式的呆板、老套有关。由于活动
程式化,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新鲜成分,时间一长便渐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如何使传统的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内容创新,形式多样,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关注的视野,使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心目中吸取教学精华的另一个重要"学府"。
    我们面对的实际是:处在动迁人口大量导入的边缘地区,每年都扩大规模新增几十位教师。走进课堂的每位教师,其观念其方法各有不同。另一个实际问题是:学校2700多名学生,每天300多节课,年6-7万节课,其质量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形成的。经过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新教师在进入学校工作后,绝大部分相继出现了教学能力发展的"高原期现象",即许多教师在工作几年后,长期乃至永远,其教学水平再没有显著提高。现有的教学技能水平基本上就是以后几十年的教学能力水平。
    应该说,我们的教师在现行的各项制度下,是努力追求教学质量的,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好,然而由于角度、经验、认识层面等不同,其质量的内涵和程度是有差距的。一批中老年教师,课上得很好、效果也好,可请他们介绍经验,却说不出多少教学道理,更谈不上系统地说理。一个老教师,辛辛苦苦几十年,培养学生成百上干,最后经验的结晶实际的感悟烟消云灭,对个人而言,什么也没留下,对后人而言,又得从头开始,岂不可悲可借?如何来捕捉他们的成功所在,促进他们特点和风格的形成,发扬他们的心血结晶呢?
    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校确定的"运用'微格教研',促进师资队伍能力型发展"的课题,试图通过深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促进新观念、新方法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过程
      "微格教研"是"微格教学"的变式。"微格教学"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其特点是提炼教学流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采用摄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研究。教学中既学习相关理论,获得理性认识,也从事定向实践操作,获得感性把握。从而对教学技能有深人的认识和熟练的运用。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阿伦说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微格教研"则是我们采用其合理的内核,供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模式。它也是提取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摄录像提供教研活动时进行局部的 "微"定格的(格)分析,其中包含"格物致知"的精神、态度,既学习有关理论,也探讨具体操作,从而获得完整的认识,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
微格教研"的具体流程如下图:
学习和研究
确定研讨内容,指定专人准备
微格教学实践(录象)
反馈评价
修改教案后重教(摄像)
再反馈评价
课堂教学
同侪训练
 

上述的流程图在粘贴中,由于格式的问题,粘贴的效果不正确,. 详见:www.ahhnsx.com/jxjy/UploadFiles_4247/2008 ... 56K 2008-5-11

    1·学习和研究
    ¨微格教研"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首先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观察方法,优秀教案示范录像带的观看和分析研究等。所谓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机智和技能的综合应用的表现。其中的机智,是临教应变,是专业知识和临教经验所构成的直觉判断;而技能则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技能区别于能力的是可观察,可模仿的,然而它是能力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可操作途径。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只有在掌握基本教育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能力是掌握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在实践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我们要推进教研活动,需要包含能力的三要素:技能掌握及熟练程度,专业知识,适合对象。我校教师分批进行了"微格教学"课程的培训。该课题纳入"240"职务培训计划,经徐汇区教育学院报市教委师资处批准,课时数为60学时,学分为6学分。通过学习和研究,大家对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达成了共识。
,单纯的教法分析,容易流于形而上
学的套路。
    4·反馈评价
    反馈必须及时,先重放录像,大家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看过录像后,教师角色要进行自我分析、介绍教学设计思想、上课过程的感受以及对教学技能把握的体会。其他教师则运用"2+2"重点反馈原则发表各自的评价,即重点讲2条肯定性的表扬意见,同时也提2条建议性的改进意见。教研组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总结性地2·确定研讨的内容,指定专人准备
    课堂教学的具体技能有多种分类。我们具体选择
如下:
    a·基本技能
    (1)语言技能 (2)板书(图书)技能 (3)讲解技能 (4)提问技能 (5)演示技能 (6)教态技能
    b·过程技能
    (1)导入技能 (2)组织教学技能 (3)反馈技能 (4)强化技能 (5)结束技能
    c·其他技能
    (1)师生相互作用 (2)媒体选择 (3)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4)组织合作 (5)试误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停留在宏观的探讨上,更需要同教师的教学进行挂钩起来。"微格教研"每次只集中研讨一两个教学技能,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当被研讨的技能确定后,教研组长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指定专人进行准备。被指定的教师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出较为详细的微格教学的教案。
    3·微格教学实践
    由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组成4-5人的小组进行训练。被指定准备的教师担任教师角色,其他教师担任学生角色,进行微型课堂教学。一般一个教学片断不超过5分钟。整个教学过程用录像进行记录。这一阶段,更多地注意技能应用分析,侧重于看教师的"教"。学校为配合教研,做了简易橱,配上电视机、录像机,橱下装有方向轮,以便教研时推来推去。很快地大家就感到设备跟不上,只有一台摄录机对着教师,学生的反应无法再现。当教师看自己"上电视"的新鲜感过去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分析,更需要学生的反应情况来作判断和再提高,同时,也认识到,教学技能是为学生服务的提出2条表扬性意见,2条建议性意见。当需要重放录像时,可以重复多次,以便深人地研讨。
    5·修改教案后重教
    教师角色在反馈评价后,根据自我分析及讨论评价中所发表的意见修改教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后再
进行一次或多次训练。这样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
程,就是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教研
组中逐步树立起"互相帮助,真诚合作,共同研究"的
微格精神。
    6·再反馈评价
    根据重教后的录像,对照第一次的录像,按照
"2+2"的原则,重点帮助教师角色发现自己的教学优
势。大量事实表明,表扬较之批评更有利于改进教
学。对于建议性意见,则分清轻重缓急,根据"由易到
难"的原则,从最容易改进,也容易见效的地方人手提
出。一次研讨不可能解决教学上的所有问题,只能"积
小胜为大胜"。
    7·学习和研究
    通过以上的"同侪训练"步骤,教研组就某一教学技能或教学专题重新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理论,进一步深人研讨教学中的有关理论,形成教研组一定的共识和理念,作为经验供组内发扬光大,不因人事的变迁而影响这一经验的连续性。为了使这样的"微格教研"更好地进行,发挥实用价值,在局领导支持下,学校建立了"微格实验室"。配有大屏幕投影、实物投影仪,由电脑控制的三台摄像机可同时摄录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由单向玻璃隔开的听课室和"探头"的监视,可让执教教师、学生在"无人听课"的"自然状态"下进行活动。这对教学效果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对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课堂教学
    将"微格教研"的结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微格教研"是在不伤害学生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受到学校、老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普遍欢迎。
    "微格教研"在华东理大附中普遍推行已二年多,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录像资料及文字资料。其中陶恩得同志代表学校在徐汇区第五届师资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徐国明、钱舍、陶恩得三同志代表学校在徐汇区第四次"校长论坛"上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专题汇报;语文教研组在全国十九个省市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现场观摩展示。学校被华东师大确认为上海市唯一的"微格教学实验基地"。在这些传播活动中,我们提到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指点。
     三、研究结果
     1·对在职教师进行"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课程的职务培训不仅是雪中送炭,而且是锦上添花,因此受到教研组内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的欢迎。这门课程以全新的视角讲了作为教师天天要用的,天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比较贴近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习这门课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教学流程定格录像,既利于自我反馈,也利于集体研讨,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教学科研。我们开始只在本校推行这一课程,应徐汇区教育学院及兄弟学校的要求,遂 将这一课程向外校开放。在短短的二年内,一共办了6 期学习班,培训了270多名在职教师,我们还将继续 办下去。学习的老师普遍欢迎我们的讲授,不少兄弟 学校要求我们介绍经验以便推广应用。我们正在编写《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一书,将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个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的普通项目,在徐汇区教育界引起如此强烈的效应,这对我们来说,是始料不及的。现在,只要说到理工附中,人们就知道他们在搞"微格教研";只要说到"微格教研",人们就知道是理工附中在搞。这就告诉我们,搞教育科研一 定要贴进教师实际,面向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学校的 特色和知名度也就隐含其中了。
      2·"同侪训练"是"微格教研"的一种好形式。"同侨训练"指的是同类的人之间的相互教学或相互训练。它符合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练兵方法。通过4-5位同侪有目标地"教一评 价一再教一再评价"的"微格教研"活动,不管是作为训练者的"教师角色",还是作为被训练者的"学生角 色",都会在这种互教互学的活动中教学相长,有所提 高,有所前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对于人 类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内在学习动机则是 对学习全过程时刻能产生作用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机制。"同侪训练"使教师直接介入教学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元认知能力,从而促进教学。
    3·"2+2"的教学指导原则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后天的行为习惯是逐步形成的。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2"教学指导原则就是根据行为改变渐进的原理创设的。其意义在于既要一分为二看问题,避免一面倒,也不要意见一大堆或表扬一大堆,显得不诚恳,人家也消化不了。更重要的是:"微格教研"的"2+2"还要求,不单指出可取的或不足的,还要阐述其理由。这些理由可以是教育学、心理学上的有关理论,也可以是个人的经验。总之,要使人感到"有道理"。
     四、讨论和分析
     实施"微格教研"以来,我们感到对深人教研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加强了组织落实和富有操作性,还有以下七个特点:
     1·由实践需要探求相关理论,学用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
     2·每次用力于一、二点上,目标集中。
3. 正切口小,可比较,易于深人。
4·反馈及时,课一结束即可录像再现,争议可重放。
     5·可自己观察自己的教学,有利于反省提高。
     6·在比较分析修改中丰富认识,利于创新。
     7·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其工具性地位明确。
    实践中我们也感到,应用"微格教研"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为技能而技能,要联系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进行,运用技能,研究教法,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实施中要防止舍本求末现象出现。
    2·"微格"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研究态度。这种"格物致知"的态度和方法不仅可用于教学技能,也适用于德育教育,环节管理等学校的许多方面,因为它富有专题型探索的特点。
    3."微格"式教研是以"分解"为主要特征的。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实际教育中还有综合的一面,其综合效应不完全是分解部分的机械相加。
    4·"微格教研"对老中青教师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应注意分层和扬长。
    五、结论和建议
    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论、学习论等为"微格教研"提供了理论指导,"同侪训练"及反馈评价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教育教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体现。由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每次教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由于使用了录像技术,可以对教学技能作深人的观察和研讨,逐步加深对某一教学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
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由于集思广益,研讨中民主平等,大家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在讨论中丰富了"教"和"研"的内容,有利于中、老年教师总结经验,形成理念。
    以摄像记录,再现研究,分解比较为特征的"微格教研",是有生命力的:首先它可以及时反馈,课一结束就可以再现分析,不同于人脑的回忆,受心理背景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其次可以自己看自己的课,使执教者从"当局者"地位,转移到"旁观者"地位,可以将期望目标与实际处理构成比照,引起思考,作出自我评价;再次可以从具体的比照,反思中蕴酿出新的构思,有利于具体修改;再次,由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切口小,容易深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代替了学生的"学"。"微格教研"注重了对教学过程的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和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质量上具有显著的功效。
    "微格教学"美国人是用来教育师范生学习教学技能,是"学习教学",所以称"微格教学";我们则是用来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是"研究教学",所以称"微格教研"。美国人的"微格"是指"微型课堂、微小课程",而我们的"微格"则是指精微的课堂解剖,细致的分析研
究    那"格"字也是一个动词,继承了中华民族"格物致知"的优秀文化传统:"格",就是格致,也就是分析、整合,研究。这是本课题特色及创新之处。
    基于此,我们建议在中、小学大力普及推广"微格教研",这是"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一流教育需要一流师资"的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好形式和好方法之一。从我们传播的过程中,反馈的结合是令人满意的。
    本课题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荣静娴教授领导的"微格教学"课题组,徐汇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华文科教公司等单位及个人的帮助,在此谨致谢忱。
    课题组成员有陶恩得、钱舍、徐国明、张梅芬、崔鸿庆等。本文执笔:钱舍。运用“ 微格教研”促进师资队伍能力型发展

本文网址:         www.ahhnsx.com/jxjy/UploadFiles_4247/2008 ... 56K 2008-5-11

陶恩得  钱  舍
    一、问题提出
    校内教研活动,是教师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然而传统的方式实际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本市一项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只有8%的教师认为参加教研活动"有效"。据分析,教研活动效果不佳与活动的内容缺乏新意、深意和组织形式的呆板、老套有关。由于活动
程式化,缺少具有吸引力的新鲜成分,时间一长便渐渐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如何使传统的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内容创新,形式多样,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关注的视野,使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心目中吸取教学精华的另一个重要"学府"。
    我们面对的实际是:处在动迁人口大量导入的边缘地区,每年都扩大规模新增几十位教师。走进课堂的每位教师,其观念其方法各有不同。另一个实际问题是:学校2700多名学生,每天300多节课,年6-7万节课,其质量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形成的。经过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新教师在进入学校工作后,绝大部分相继出现了教学能力发展的"高原期现象",即许多教师在工作几年后,长期乃至永远,其教学水平再没有显著提高。现有的教学技能水平基本上就是以后几十年的教学能力水平。
    应该说,我们的教师在现行的各项制度下,是努力追求教学质量的,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更好,然而由于角度、经验、认识层面等不同,其质量的内涵和程度是有差距的。一批中老年教师,课上得很好、效果也好,可请他们介绍经验,却说不出多少教学道理,更谈不上系统地说理。一个老教师,辛辛苦苦几十年,培养学生成百上干,最后经验的结晶实际的感悟烟消云灭,对个人而言,什么也没留下,对后人而言,又得从头开始,岂不可悲可借?如何来捕捉他们的成功所在,促进他们特点和风格的形成,发扬他们的心血结晶呢?
    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校确定的"运用'微格教研',促进师资队伍能力型发展"的课题,试图通过深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促进新观念、新方法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过程
      "微格教研"是"微格教学"的变式。"微格教学"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其特点是提炼教学流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采用摄录像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格)研究。教学中既学习相关理论,获得理性认识,也从事定向实践操作,获得感性把握。从而对教学技能有深人的认识和熟练的运用。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阿伦说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微格教研"则是我们采用其合理的内核,供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模式。它也是提取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摄录像提供教研活动时进行局部的 "微"定格的(格)分析,其中包含"格物致知"的精神、态度,既学习有关理论,也探讨具体操作,从而获得完整的认识,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
微格教研"的具体流程如下图:
学习和研究
确定研讨内容,指定专人准备
微格教学实践(录象)
反馈评价
修改教案后重教(摄像)
再反馈评价
课堂教学
同侪训练
 

上述的流程图在粘贴中,由于格式的问题,粘贴的效果不正确,. 详见:www.ahhnsx.com/jxjy/UploadFiles_4247/2008 ... 56K 2008-5-11

    1·学习和研究
    ¨微格教研"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首先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观察方法,优秀教案示范录像带的观看和分析研究等。所谓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机智和技能的综合应用的表现。其中的机智,是临教应变,是专业知识和临教经验所构成的直觉判断;而技能则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技能区别于能力的是可观察,可模仿的,然而它是能力的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可操作途径。正如巴班斯基所说:"只有在掌握基本教育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能力是掌握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在实践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我们要推进教研活动,需要包含能力的三要素:技能掌握及熟练程度,专业知识,适合对象。我校教师分批进行了"微格教学"课程的培训。该课题纳入"240"职务培训计划,经徐汇区教育学院报市教委师资处批准,课时数为60学时,学分为6学分。通过学习和研究,大家对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达成了共识。
,单纯的教法分析,容易流于形而上
学的套路。
    4·反馈评价
    反馈必须及时,先重放录像,大家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看过录像后,教师角色要进行自我分析、介绍教学设计思想、上课过程的感受以及对教学技能把握的体会。其他教师则运用"2+2"重点反馈原则发表各自的评价,即重点讲2条肯定性的表扬意见,同时也提2条建议性的改进意见。教研组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总结性地2·确定研讨的内容,指定专人准备
    课堂教学的具体技能有多种分类。我们具体选择
如下:
    a·基本技能
    (1)语言技能 (2)板书(图书)技能 (3)讲解技能 (4)提问技能 (5)演示技能 (6)教态技能
    b·过程技能
    (1)导入技能 (2)组织教学技能 (3)反馈技能 (4)强化技能 (5)结束技能
    c·其他技能
    (1)师生相互作用 (2)媒体选择 (3)现代教学技术应用 (4)组织合作 (5)试误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停留在宏观的探讨上,更需要同教师的教学进行挂钩起来。"微格教研"每次只集中研讨一两个教学技能,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当被研讨的技能确定后,教研组长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指定专人进行准备。被指定的教师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出较为详细的微格教学的教案。
    3·微格教学实践
    由教研组或备课组教师组成4-5人的小组进行训练。被指定准备的教师担任教师角色,其他教师担任学生角色,进行微型课堂教学。一般一个教学片断不超过5分钟。整个教学过程用录像进行记录。这一阶段,更多地注意技能应用分析,侧重于看教师的"教"。学校为配合教研,做了简易橱,配上电视机、录像机,橱下装有方向轮,以便教研时推来推去。很快地大家就感到设备跟不上,只有一台摄录机对着教师,学生的反应无法再现。当教师看自己"上电视"的新鲜感过去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分析,更需要学生的反应情况来作判断和再提高,同时,也认识到,教学技能是为学生服务的提出2条表扬性意见,2条建议性意见。当需要重放录像时,可以重复多次,以便深人地研讨。
    5·修改教案后重教
    教师角色在反馈评价后,根据自我分析及讨论评价中所发表的意见修改教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后再
进行一次或多次训练。这样不断调整,不断改进的过
程,就是教学技能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教研
组中逐步树立起"互相帮助,真诚合作,共同研究"的
微格精神。
    6·再反馈评价
    根据重教后的录像,对照第一次的录像,按照
"2+2"的原则,重点帮助教师角色发现自己的教学优
势。大量事实表明,表扬较之批评更有利于改进教
学。对于建议性意见,则分清轻重缓急,根据"由易到
难"的原则,从最容易改进,也容易见效的地方人手提
出。一次研讨不可能解决教学上的所有问题,只能"积
小胜为大胜"。
    7·学习和研究
    通过以上的"同侪训练"步骤,教研组就某一教学技能或教学专题重新学习有关微格教学理论,进一步深人研讨教学中的有关理论,形成教研组一定的共识和理念,作为经验供组内发扬光大,不因人事的变迁而影响这一经验的连续性。为了使这样的"微格教研"更好地进行,发挥实用价值,在局领导支持下,学校建立了"微格实验室"。配有大屏幕投影、实物投影仪,由电脑控制的三台摄像机可同时摄录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由单向玻璃隔开的听课室和"探头"的监视,可让执教教师、学生在"无人听课"的"自然状态"下进行活动。这对教学效果的研究创造了条件,对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课堂教学
    将"微格教研"的结晶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微格教研"是在不伤害学生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受到学校、老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普遍欢迎。
    "微格教研"在华东理大附中普遍推行已二年多,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录像资料及文字资料。其中陶恩得同志代表学校在徐汇区第五届师资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徐国明、钱舍、陶恩得三同志代表学校在徐汇区第四次"校长论坛"上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专题汇报;语文教研组在全国十九个省市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现场观摩展示。学校被华东师大确认为上海市唯一的"微格教学实验基地"。在这些传播活动中,我们提到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指点。
     三、研究结果
     1·对在职教师进行"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课程的职务培训不仅是雪中送炭,而且是锦上添花,因此受到教研组内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的欢迎。这门课程以全新的视角讲了作为教师天天要用的,天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比较贴近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学习这门课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教学流程定格录像,既利于自我反馈,也利于集体研讨,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教学科研。我们开始只在本校推行这一课程,应徐汇区教育学院及兄弟学校的要求,遂 将这一课程向外校开放。在短短的二年内,一共办了6 期学习班,培训了270多名在职教师,我们还将继续 办下去。学习的老师普遍欢迎我们的讲授,不少兄弟 学校要求我们介绍经验以便推广应用。我们正在编写《微格教学与微格教研》一书,将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个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的普通项目,在徐汇区教育界引起如此强烈的效应,这对我们来说,是始料不及的。现在,只要说到理工附中,人们就知道他们在搞"微格教研";只要说到"微格教研",人们就知道是理工附中在搞。这就告诉我们,搞教育科研一 定要贴进教师实际,面向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学校的 特色和知名度也就隐含其中了。
      2·"同侪训练"是"微格教研"的一种好形式。"同侨训练"指的是同类的人之间的相互教学或相互训练。它符合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练兵方法。通过4-5位同侪有目标地"教一评 价一再教一再评价"的"微格教研"活动,不管是作为训练者的"教师角色",还是作为被训练者的"学生角 色",都会在这种互教互学的活动中教学相长,有所提 高,有所前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对于人 类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内在学习动机则是 对学习全过程时刻能产生作用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动力机制。"同侪训练"使教师直接介入教学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参与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元认知能力,从而促进教学。
    3·"2+2"的教学指导原则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指导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后天的行为习惯是逐步形成的。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2"教学指导原则就是根据行为改变渐进的原理创设的。其意义在于既要一分为二看问题,避免一面倒,也不要意见一大堆或表扬一大堆,显得不诚恳,人家也消化不了。更重要的是:"微格教研"的"2+2"还要求,不单指出可取的或不足的,还要阐述其理由。这些理由可以是教育学、心理学上的有关理论,也可以是个人的经验。总之,要使人感到"有道理"。
     四、讨论和分析
     实施"微格教研"以来,我们感到对深人教研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加强了组织落实和富有操作性,还有以下七个特点:
     1·由实践需要探求相关理论,学用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
     2·每次用力于一、二点上,目标集中。
3. 正切口小,可比较,易于深人。
4·反馈及时,课一结束即可录像再现,争议可重放。
     5·可自己观察自己的教学,有利于反省提高。
     6·在比较分析修改中丰富认识,利于创新。
     7·促进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其工具性地位明确。
    实践中我们也感到,应用"微格教研"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为技能而技能,要联系学生和教材的实际进行,运用技能,研究教法,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实施中要防止舍本求末现象出现。
    2·"微格"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研究态度。这种"格物致知"的态度和方法不仅可用于教学技能,也适用于德育教育,环节管理等学校的许多方面,因为它富有专题型探索的特点。
    3."微格"式教研是以"分解"为主要特征的。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实际教育中还有综合的一面,其综合效应不完全是分解部分的机械相加。
    4·"微格教研"对老中青教师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应注意分层和扬长。
    五、结论和建议
    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论、学习论等为"微格教研"提供了理论指导,"同侪训练"及反馈评价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教育教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体现。由于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每次教研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反馈及时,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由于使用了录像技术,可以对教学技能作深人的观察和研讨,逐步加深对某一教学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
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由于集思广益,研讨中民主平等,大家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在讨论中丰富了"教"和"研"的内容,有利于中、老年教师总结经验,形成理念。
    以摄像记录,再现研究,分解比较为特征的"微格教研",是有生命力的:首先它可以及时反馈,课一结束就可以再现分析,不同于人脑的回忆,受心理背景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客观性;其次可以自己看自己的课,使执教者从"当局者"地位,转移到"旁观者"地位,可以将期望目标与实际处理构成比照,引起思考,作出自我评价;再次可以从具体的比照,反思中蕴酿出新的构思,有利于具体修改;再次,由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切口小,容易深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代替了学生的"学"。"微格教研"注重了对教学过程的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和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质量上具有显著的功效。
    "微格教学"美国人是用来教育师范生学习教学技能,是"学习教学",所以称"微格教学";我们则是用来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是"研究教学",所以称"微格教研"。美国人的"微格"是指"微型课堂、微小课程",而我们的"微格"则是指精微的课堂解剖,细致的分析研
究    那"格"字也是一个动词,继承了中华民族"格物致知"的优秀文化传统:"格",就是格致,也就是分析、整合,研究。这是本课题特色及创新之处。
    基于此,我们建议在中、小学大力普及推广"微格教研",这是"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一流教育需要一流师资"的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好形式和好方法之一。从我们传播的过程中,反馈的结合是令人满意的。
    本课题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荣静娴教授领导的"微格教学"课题组,徐汇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华文科教公司等单位及个人的帮助,在此谨致谢忱。
    课题组成员有陶恩得、钱舍、徐国明、张梅芬、崔鸿庆等。本文执笔:钱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用“微格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
微格教研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课堂教学比赛方案(有学生当评委)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各教研组活动计划
信息技术2.0技能教研组研修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