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肾病如何防治才有效?一文说清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DKD是指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

有研究显示,多因素干预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大量蛋白尿发生风险的48%。多因素干预包括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尿蛋白,以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综合治疗措施:

①纠正糖代谢紊乱。

②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戒烟、运动、限制蛋白质和盐的摄入)。

③控制血压(个体化的降压目标:<130/80mmHg,首选ACEI/ARB)。

④调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0mg/dl,预防贫血)。

《2019年中国糖尿病肾病防治临床指南》指出:

①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

②重视对DKD危险因素的干预,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肥胖,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

③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

糖尿病肾病具体的防治方法如下:

1.生活方式的干预

①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8g/kg。

②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

③根据自身情况坚持规律运动。

④戒烟、戒酒。

2.控制血糖

严格的降糖治疗可延缓DKD的发生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白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

对于DKD患者来说,比较安全的药物包括瑞格列奈、利格列汀、罗格列酮及胰岛素等;新型降糖药SGLT-2抑制剂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DKD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不达标,可优先选择SGLT-2抑制剂;而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DKD患者的肾脏结局。

3.控制血压

DKD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降压药物首选ACEI/ARB,遵医嘱服用。但是不推荐ACEI/ARB用于DKD的一级预防,也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和ARB类药物。

4.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对于没有开始透析的DKD患者来说,首选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为: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或eGFR<60ml/(min·1.73m2)的高危患者应将LDL-C控制在<1.8mmol/L,其他患者应将LDL-C控制在<2.6mmol/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DKD诊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不能忽视血压管理!最新指南出炉! | CSN2020
「临床知识」2020《糖尿病肾病多学科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赵怡蕊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一科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2019)要点
如何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进展?
​一文说清!糖尿病肾病防治到底怎么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