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一杯茶,读一首诗,懂一个人

作者:楼兰

转眼春来了,又到新茶上市的季节,翘首以待一杯新茶的雀跃,不亚于欲眼望穿的的期盼。

无论是你我俗人的日常生活、还是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趣,都离不开最后一个“茶”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中国人对茶的偏爱已经是深入到骨子里了,以茶自省、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

清茶一杯,沁心寡欲,闻得茶香,识得东风,看叶片在杯中翩翩起舞,赏心悦目。

而历朝历代著名的文人墨客们,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经常以诗词达意,留下了浩如烟海茶诗词作品。

《一七令·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是在中国古代诗中较为少见的一首宝塔诗。

元稹的这首诗,饶有趣味,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

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

茶的作用是“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这是茶的神奇妙用。

苏轼亦有一首关于茶道的七律,描写了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人论煮茶就有所谓“茶须缓火炙,活火烹”的说法,缓火就是文火(小火),活火是指猛火。这里说应当用猛火烹,用活水煮。

因为煎茶要用活水,只好到江边去汲取,所以“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然后用大瓢舀水,明月倒映在水中,好像把月亮也收进了水缸,再用小勺把江水装进煎茶的陶瓶里。

茶水煮开后,雪白的茶乳随着翻滚的茶脚漂上来,茶水倒进茶杯的声音就好像风吹过松林一样。

​最后则是“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到: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也就是著名的“七碗茶歌”。

写诗文思路不畅,常用“枯肠”来比喻。搜索枯肠,就是冥思苦索。

苏轼在另一首诗中也曾说到:“且尽卢仝七碗茶”。

无论是写诗还是品茶,其实都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相同的心境,才有相同的感触

初尝不识茶滋味,回首已是爱茶人。

守得明月清风,候一杯茶,听夜半钟声悠长绵远,听竹风过境,看半卷诗书悟半世人生;

一首诗、一阕词、一幅画。

极尽人生,夫复何求?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一首关于茶道的名篇,被盛赞为诗中句句皆奇,句中字字皆奇
汲江煎茶——宋·苏轼
苏轼一首经典茶诗,读完神清气爽,特别想喝一杯,不愧为千古大家
北宋茶诗与文士雅趣简论
苏轼《汲江煎茶》赏析
滴茶闲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