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天说地“拜年”
       大年初一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拜年是这一天亲朋好友之间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之一。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年讲究

  怎么拜?

  从仪式上看,拜年“拜法”较常见的通常有几种:

  一是叩拜,即跪拜磕头,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晚辈给长辈,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还行这种礼仪。

  二是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或下级向上级拜年时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见于平辈间的拜年。

  四是万福,古代妇女礼仪的一种,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于右侧腰肋间,上下微晃数下,双膝微微下蹲,有时,边行礼边口称万福。当代已经鲜有袭用。

  五是鞠躬,现代通用礼仪,用于拜年,多在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亦可用于平辈间,男女皆行。

  穿什么?

  旧时拜年时,妇女们大多新装盛饰,头上簪了红绒蝙蝠、小聚宝盆或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的发髻上也簪了红石榴花;男孩儿都要换上长袍、马褂儿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女孩都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为什么要穿红色呢,主要是为了趋吉避邪,甚至旧时妓女平时不能穿红衣裙子,但春节时都可以例外。

  现在的拜年着装并不一定非要穿中式衣服,但一般还是讲究穿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穿戴全新,质地档次无妨。如果限于经济条件难以全新,亦需 “全洁”,整洁干净。色泽上亮丽,妇女以暖色为主,红色更佳,不仅渲染喜庆,还带着传统意义上的趋吉避邪的意思。忌讳穿一身黑或一身白。男士的鞋一定要擦干净、打鞋油。着新装的同时,别忘了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拜年时,必须将头发收拾干净整洁。

  选择合适的时间与礼物

  选择合适的时间,乃拜年的第一要素。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

  礼物也应得体。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拜年礼物还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此外还应注意节俭。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

  拜年传统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短信拜年

  传统的拜年礼仪遭遇现代科技与文化的冲击,短信拜年作为“新”的过年习俗已经让人渐渐习惯。不过,短信拜年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弄巧成拙,祝福不成反添堵:

  一、短信拜年莫走过场

  短信要认真选择,可以参考其他的短信形式,但是内容一定要紧密联系您和朋友间的实际关系,要真实、真切、真情。尽量莫原版照搬。原创的拜年短信,哪怕是最简单的祝福,都让人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比那些花哨的短信强多了。有创意的短信固然好,但也无需渴求自己,朋友也不会苛求的。

  二、短信拜年莫恶搞

  短信拜年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朋友家人的新春问候,幽默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无限度的,否则易破坏他人的心情,双方都很扫兴,严重破坏节日气氛。当然要因人而异,不过一定要遵守适可而止的原则。

  三、短信拜年注意细节

  短信拜年还是以文字为主的,一定别出现错别字,应该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吧,注意语句的通顺,言简意赅,准确达意,注意别让人产生误解。注意一定要署上您的大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话礼
散文|徐继明:《虎年到来话“拜年”》
古人如何拜年
正月初一,拜年啦!
【暖暖新年征文选登】四十 春节有“礼“
春节必知的10个民俗知识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