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是腿疼,如何区分是关节炎还是下肢动脉硬化~

常常在骨科门诊遇到有这个症状的患者,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走一段路就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的小腿肚疼,必须歇歇再走,以致一段路程中要停下来休息数次等。

这种症状常被认为是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而被忽视,但其实这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征兆,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

下肢动脉硬化与骨关节病的区别

一般都是行走固定距离开始疼,歇一歇就能缓解。如果有些患者是早上起来腿疼,活动开了不疼,这种情况就可以肯定不是下肢动脉硬化,可能是骨关节病或者筋膜问题。

如何检查、治疗

“患者来门诊检查,医生一般会先看腿部颜色是否有变化,温度是否正常,摸摸患者的足背脉搏、脚部脉搏。根据外观和脉搏强弱,再进一步检查,就是做腿部彩超,如果确实有狭窄,还要做血管CT,了解狭窄程度、总体情况,需要治疗的情况下再做造影,了解狭窄血管的长度等状况。

如果发现得早,只有轻微症状或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会建议开始服用药物治疗;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有症状的情况下,血管扩张的药就要开始服用了。“吸烟对病情影响很大,患者必须戒烟。”

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病过程

下肢动脉硬化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有些人做彩超时可以发现血管有些狭窄,这种狭窄程度一般不超过50%。再进一步,就会发展为间歇性跛行。“走到一定距离就疼,比如有的患者走500米就开始疼,坐下歇一会儿就不疼了,然后接着走,又是走了500米之后开始疼。”随着病变的进展,血管管腔越来越狭窄,当血流供应不能满足肢体运动对氧和营养的需求时,肌肉的酸性代谢产物就会使小腿产生酸痛的感觉,使患者被迫停下休息。当活动停止,代谢废物被血流带走、清除,疼痛感就会消失,促使患者继续行走。这种情况反复出现。

病变的发展使间歇性跛行的距离越来越短,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如果病变进一步发展,就会表现为休息时疼痛也不能缓解,不能再继续走路,这就是静息痛。”这时腿的颜色发暗,温度偏凉,甚至有可能出现破溃。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必须尽快治疗。

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轻微的损伤组织无法修复,坏死区域不断增大,最终将导致肢体坏疽、坏死。这个阶段患者可能面临截肢。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运动需求、跛行距离,决定是否进行介入治疗。

唯唯医生 您身边的骨科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糖友腰腿疼 当心预示大问题
7旬老人双腿被“禁锢”,一查竟是下肢血管堵了
老年人走路腿没劲警惕动脉硬化闭塞症
冬天老人腿疼是怎么回事
治疗老年人腿疼的偏方
血管堵塞信号:你走路是这个样子么?如果是,小心动脉已堵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