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谐与生命的力量——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是每个人的责任,而和谐身心是最根本的。和谐是滋润身心、家庭、企业、社会的阳光雨露,是使生命之树常青不可或缺的元素。这里所指的生命包括肉体的生命、家庭的生命和事业的生命。

通过二年多学用《道德经》的心路及践行的历程,我体会到了生命的力量是可以从这八个方面来获取:学用《道德经》、拳操舞、每月一信、亮化品质、静心打坐、灵性修炼、利他服务、把爱传出去。而“爱”是贯穿这一切的主线,是生命力量的源泉。“和谐”是根本,“爱”是和谐的润滑剂。

学用《道德经》和谐身心。

在去文化城学用《道德经》之前,那时候的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这些荣誉和名气使我沾沾自喜。我非常在乎名,为名所累,为名所困。我不懂得低调,我是高调地显现在各种场合,几乎在任何场合,我都会“享受”着别人的赞美,我很在乎别人的掌声、在乎自己的面子、在乎完美。以致于有一天没听到表扬,心里会感到隐隐地失落,就觉得已经没有快乐的事情可以填补我空落的心,那时候的我心理危机已经很严重了,只是自己浑然不知,以为这样的生活就是快乐,就是满足,就是常态。

我宠辱皆惊,我似乎是在享受着别人的赞美,看似光鲜,其实很可怜,因为我的快乐已经不是由我自己掌握,而是受外在掌控,赞美的话使我喜,不顺耳的话使我气,我的心不属于我自己,心已经不受我支配了,它是那么浮躁,那么敏感而脆弱,我无法使它平静安宁。可悲的是,那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很快乐。这种受外在影响、虽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快乐,但终究是不长久的,因为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于内心的,是生命绽放的快乐,这种绽放的快乐我在文化城体验了,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喜悦,和谐身心需要的是喜悦。通过多次去文化城,我把这种生命的喜悦、绽放的快乐,带回了红尘。

学用《道德经》,内观向自己开刀,我的灵魂被悔恨、惭愧、觉知的泪水一次次地洗涤,修心修行、亮化品质,我不再高调,我懂得并体会了低调给我的淡定。有过牡丹的艳丽,需要体验菊花的平淡,人淡如菊,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时会迷失方向,被“浮云”遮住了双眼。这些浮云可能是名,可能是利,也可能是来自其他方面的诱惑。于是,心灵会在不知不觉中蒙上灰尘。只有放下外在的世界,才能活出自我本色。觉知了这些,名利在我的眼中不再重要,我内心的力量强大了,继而能宠辱不惊地面对名利,宠辱不惊地处事。

我觉知到:其实我们需要的是精神家园的培植,需要的是内心的安宁与快乐,它与外界环境无关,与物质条件无关。它只是内心的一种稳定状态,这种状态是需要修炼的,拥有了这样的状态,那么不管遭遇灾难还是打击,不论生活简约还是奢华,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始终如一地淡定,淡定才是内心强大的外在表现。

前不久,当得知有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朋友,因遇到一些事而被迫离开多年的工作岗位。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我就写下下文,发在朋友圈里,与所有的朋友们共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祸还是福,真的不知道!短期看来也许是运气不好,而长期看来也许此时正是转折点,有失必有得。失去的也许现在是在乎,但若干年以后,回头看今天的失去,就不会觉得是失去,而是获得的开始。那时候的获得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往的一切并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何必在乎呢?说到底,在乎的就是面子,可面子是给别人看的,面子只是一种虚荣,人活着如果要顾及别人的看法,那就是在为别人活,是活不出快乐的,为别人活是一种悲哀,是经不起风吹草动、更经不起电闪雷鸣的挫折,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一生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幸福。只有不活在别人的眼中,口中,骄傲地活在自己的自信中,才是真正的快乐。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放下才得心态自在,成功的人都会经历磨难的考验,宠辱不惊才能成就未来成功的自己!

这封信虽是写给他的,其实也正是我所走过的心路历程的觉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像我一样,曾经的我心浮气躁,好胜心强,中央八项规定一来,我觉得这下业务会大大减少,企业往后的日子怎么走。我纠结、担心、焦虑、困惑,所以去了文化城。二年后,我收获了自己宠辱不惊的心,这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是内观修心修行修来的。所以,今年天河读书会的有一次主题分享上,我也作了《学用《道德经》智慧,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分享,也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

生命的力量在于内求,而我们以前总在外求,求佛、求神,然而,从来没有找到过真正的神和佛,因为我们走了相反的方向。其实,佛就在我们身上,神就在我们身上,我们寻找佛,寻找神,只是为了寻找人,寻找那个全然、真实的本我。

我们常常会嘲笑想抵达南极却往北极走的人,却没有发现自己就是在不断外求寻找内在快乐的人;我们常常嘲笑拿着金饭碗四处乞讨的人,却没有觉察忙碌一生寻找的就在自己心里。活着,就是要去找寻内心的本我,那是大道的我,如果找到并且合一,那么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并不是只属于这个世界。

只有认识了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世界。当我们停下外求的步伐,会发现内求的门就在身旁。当我们如《道德经》中所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的时候,你就会打开那扇内求之门。内心的光明会照亮我们的人生,引领我们走向希望。

20146月第一次来文化城,回去后,我认真践行老师的话,每月读100遍《道德经》、每天拳操舞、把爱传出去,修心并且要修行,我写每月一信,层层剥开自己,洗涤心灵,从外观别人到内观自己,觉知了自己很多的问题,觉知了就改,特别是在后来的课程中,老师向我们揭示了大道给予每个人的神性品质,那是神圣的、来自于天性的品质,所以对照品质,不断地觉知,不断地亮化,达到了修行的效果。

我的身心渐渐地合一了,我不再在乎面子,不再爱慕虚荣,不再高调地表现自己,学用《道德经》扩大了我的心量,让我懂得了谦卑,觉知了低调,我的外在柔弱了,而内心却能淡定,遇事宠辱不惊。现在的我,会感到心灵的畅通和内在的喜悦,这种喜悦让我时时地绽放自己,身心和谐了,内在的力量强大了。

生命的力量就是我们内在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与大道紧紧相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万事万物离不开道,大道是根,如果和根相离,那就成了一片浮萍,生命就无法长久,所以我们要学用《道德经》,找根,和根连接,有根才有生命力,和父母之根联结,和祖辈之根联结,最终要和宇宙大根联结,而宇宙大根是向我们内心去寻求的。

现在的我,每天都觉得内心力量满满。其实,外在的世界没变,但对一个有了觉知的人而言,一切都已改变。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李虹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学用】连根的重要性
「道德经学用」信仰的力量
让自己变得更好,身边的一切都会更好
生命,有一种看不见的生长力叫“自愈”……...
思维若合道,生命将重生(连载35)
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是一切好运的源头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