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原稿后半部若干情节的推测(二)狱 神 庙,贾芸、小红、茜雪后传(1)

《红楼梦》原稿后半部若干情节的推测(二)

狱  神  庙,贾芸、小红、茜雪后传(1)

《红楼梦》后半部书中有一重要故事,即“狱神庙”,脂砚斋曾见到,但不久即为借阅者迷失。《红楼梦》中有一重要人物,不在大观园内,而为作者所精心设计极力描写者,即书中主角宝玉的“义子”贾芸。曹雪芹写贾芸,一出场就同时写两个极不相同的人物给他作陪:一个是他的邻居,破落户、泼皮、醉金刚倪二;一个是先在怡红院,后来被凤姐看中了,向宝玉要去的大丫头红玉(即小红)。第二十四回竟可以看作《贾芸、倪二、小红列传》。这一回中的其他人物只起陪衬、联络的作用,可以说,都是为这三个人服务的。  

  作者写贾芸,开始时是宝玉无意中与他在路上邂逅相逢,但立即引起了宝玉的注意:“这人容长脸,长挑身材……生得着实斯文清秀。”宝玉看得如此忘情,竟顺口说,“倒像我的儿子。”作者又说贾芸。最伶俐乖觉”。接着写他向其舅卜世仁赊买香料不成,无意中撞着醉金刚倪二,后者自动借给他十五两银子。作者又从贾芸心中,估量倪二之为人:“素日倪二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施,颇颇的有义侠之名。”倪二怪贾芸平日不屑与之交友,贾芸便申辩说:“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像我们这等无能无为的,你倒不理我。”这些话都是和作者后半部原稿中故事大有关系的线索。脂京本在第二十四回前面有棠村小序说:“夹写醉金刚”是“书中必不可少之文,必不可少之人。今写在市井俗人身上,又加一'侠’字,则大有深意存焉!”在贾芸辞别卜世仁出来一段,脂评赞他“有志气,有果断”,“有知识有果断人,自是不同”。在倪二称他为“贾二爷”一句旁脂评说:“如此称呼,可知芸哥素日行止,是'金盆虽破分量在’也。”这是说贾芸虽穷,但平日行止正直,能为邻居——甚至流氓泼皮——所尊敬,是很不容易的。贾芸回家后不肯告知他母亲他舅舅对他如何刻薄,怕他母亲难过。脂评说:“孝子可敬!此人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这是指明在第二十四回中着力写贾芸,正是为后文伏笔。

脂砚对倪二的为人也有好评。当他听了贾芸说卜世仁对他如何刻薄,便说:“要不是令舅,我便骂不出好话来。”脂评说:“仗义人岂有不知礼者乎?何尝是破落户?冤杀金刚了!”又在作者叙述时说倪二有“义侠之名”句下,脂评说:“四字的评。难得难得,非豪杰不可当。”脂砚所了解的贾芸和倪二是这样两个正面人物,——这也是符合曹雪芹在整部书中的计划的。而在高鹗的续书中,贾芸竟被写成阴谋出卖巧姐的大坏蛋;倪二则因为自己下狱后贾芸没有设法救他,他便迁怒于整个荣国府,暗中使人告发,以致抄了贾家。高鹗认为:凡是穷人,都是坏蛋。

至于红玉,读者大概都记得,正因为她很能干,才被凤姐看中调去。她本来有心侍候宝玉,却被秋纹、碧痕等人所排挤,巴结不上。宝玉也看不到她。作者写宝玉第一次碰见她,就把她作为一个重要人物,着意描绘:“一头黑鬒鬒的好头发,挽着个𩯳。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第二十五回又写宝玉第二天早上还惦记着她。一早就出房去找她。“装着看花儿”正发现小红倚在游廊栏杆上出神,“却恨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脂砚在这儿引用了一句《西厢记》的曲文来评道:“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用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来突出小红,当然也不是脂砚对她的偏好,而是因为他知道在雪芹后半部的故事中,她是一个重要的正面人物。但在宝钗眼中她却是一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过去的所谓“红学家”们,也注意到作者在第二十四回极力写小红,后文必有发展,但他们只对于她和贾芸的儿女私情方面有兴趣。至于那个泼皮无赖醉金刚倪二,谁也不认为他对贾家会有什么帮助;更没有想到贾芸和倪二之间的关系在后文的故事中有什么发展。但若果真如此,则雪芹在第二十四回中这样极力写倪二,岂不是浪费笔墨?脂砚在评语中常说《石头记》无闲文闲笔。雪芹文字前后均有照应,组织严密,伏线在千里之外等等。不仅脂砚,棠村在第二十四回的小序中也指明倪二以“市井俗人”而作者誉之为“侠”,“大有深意存焉”。脂评又盛赞倪二为“仗义人”、“义侠”、“豪杰”,可知在雪芹原稿中,不但小红、贾芸,就是这个醉金刚,也必然要在下文故事中大显身手,起重要作用。在全书的完整计划和严密组织中,倪二的故事也必然有它的特殊地位。正因为在下文的重要故事中小红、贾芸、倪二都是活跃分子,所以作者先在第二十四回中给他们三人写了“合传”,使读者在心理上有所准备。    关于后半部《石头记》中有红玉、贾芸、倪二等共同参加的这个重要故事,雪芹本已写了一些初稿,评者也曾看到。我们可以从下引的评语中推知一些梗概:

第二十回宝玉的乳母李嬤嬷说到茜雪从怡红院出去一段,眉批说:“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又说:“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第二十六回眉批又说:“《狱神庙》有茜雪、红玉(即小红)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红玉在第二十七回已被凤姐调用,怎么她后来又和茜雪去“慰宝玉”呢?第二十七回末的一条“总评”(其实是棠村小序的残文)说:

    凤姐用小红,可知晴雯等埋没其人久矣,无怪〔其〕有私心私情。且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此于千里外伏线也。  

  由此可知小红跟凤姐去,是有关后半部书中一个重要故事的转折点,所以脂砚又把这事联系到“狱神庙”:脂残本第二十七回的一条评语提到小红跟凤姐去这一事,说:“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方见〕。”脂京本同回又有一条眉批指小红为“好邪婢”,但接着赶紧补加一条,用抱歉的口气解释道:“此系未见《抄没》、《狱神庙》诸事,故有是批。”把这几条和上引各条评语及棠村小序所谓“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联系起来看,可以想见这一重要故事的一部分轮廓。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第二十七回以后,第八十回之前,再也不提起小红、茜雪等人;而这暂不提起,并非表明以后就没有她们的作用了,正是要作为以后更重要的故事的悬记。    这里有一点须要说明:小红既已早跟凤姐去了,怎么下文又说她去“狱神庙慰宝玉”?可以设想凤姐必然也在狱中;小红去探监只能以凤姐的丫头身份去看她女主人,而不能以别人的丫头身份去探一个以前的男主人宝玉。所以上引脂评说她跟凤姐去后,要到(狱神庙》回内方见。但要了解这个故事,必须先弄清楚狱神庙是怎么回事。

    封建时代的监狱中有狱神庙,起源甚古,到清代还保存着。宙里供的祖师爷(狱神)是萧何,所以狱神庙又称“萧王堂”。据熟悉掌故的前辈说:封建时代重要监犯刚押入狱中,狱吏就叫他祭狱神。这是一种变相的剥削。流刑在启程(起解)之前,死囚在被处刑的前夕,都要祭狱神。狱吏在得到这笔贿赂之后,可以使犯人在被解途中,死囚在被杀以前,少受些痛苦。其实囚犯一进狱就得祭狱神,这也是古已有之的风气。《后汉书·范滂传》说:

    滂至狱,狱吏谓曰:“凡坐系者,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臣无罪,将理之于帝(指天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红楼梦》中的“狱神庙”说开去
宝玉娶亲在黛玉死后 黛玉之死别有隐情1
巧姐究竟是被谁救的?脂砚斋透露,不是刘姥姥而是另外4人
《红楼梦》里那些喝醉酒的“名场面”
曹雪芹《红楼梦》后40回为何“被借阅者迷失”?悲惨遭遇令人叹息
红楼梦:贾府败落,宝玉入狱,林黛玉生前扔下一物救他出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