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开明 用“五步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推荐人:胡阳新
用“五步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初级中学  汪开明 邮编:444324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叶澜教授用一句话将其形容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经营课堂教学活动,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积极创设回归学生生活、激荡学生情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的生命在“有效”的课堂中涌动,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追求课堂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其为“有效教学”。从狭义上讲,有效教学是指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三者有机整合与发展的课堂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作为一种理念,“有效教学”始终致力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作为一种策略,“有效教学”表现为教学者为提高教学效益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阶段。本文仅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例,就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精致的备课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
  笔者认为,备课还应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天赋。一节好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展示教师自身教学个性美的课。用这种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头脑中没有教育科学研究思想的教师备出的课很难有什么重大价值。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实际效果看,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二、精心高驻地的导入是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的良方.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切入点,它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和方向。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导入形式,比如音乐、漫画、故事、小品、诗歌、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因此,在导入新课时,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将学生迅速地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为使课堂导入富于激情和有趣,导入材料的选用应注意典型性和真实性,导入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必须有内在联系,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上。导入的问题设计应在学生的生活体验范围内或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不能太难太抽象。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创新。     
     三、精彩的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的知识获得、情感陶冶、能力培养、人格完善的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将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入课堂,目的在于改变原有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形式的新途径,这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课堂活动时,必须注意避免下列问题:活动目标不明确,流于形式;参与活动的学生少,覆盖面不广;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没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无法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要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机智灵活的调控能力。例如,在学生“互动探究”环节,要采用不同的“战术”,必须确保探究活动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必须选择便于争论又不产生歧义的话题展开讨论,必须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和规范,必须坚持课堂活动的开放性,做到既有情境又有问题,既有活动又有体验,既有问答又有对话,既有合作又有意义,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精当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效教学的延伸和提升.应用性、实践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的突出特点。
新课程规定,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还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应抓住学生动手能力这一关键,要体现学科的特色,学会迁移应用。
  五、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目前,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其可测性或量化,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这里指课标和考标。比如《中考指南》中阐述的命题依据为:“中考思想品德科将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的指导意见和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命题。”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将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标和考标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把好“脉”。这里指的是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寻找热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复习言有信度、悟有载体,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设计好热点素材与教材相关的有效问题,既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再次,要选好“题”,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要注重选题的针对性,学生先练后用;注重选题的典型性,做到一题多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选题的探究性,选题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方法。通过精心选择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看书,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从复习巩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上好“课”。复习课必须上得充实、扎实,注重回归教材,关注生活,落实知识点,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多受益。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确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会更加明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将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尹辉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提问的研究》 - 内容 -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初中思品课堂活动有效性探究
政治小课题选题参考资料
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有效互动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博客
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