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探究性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推荐人:胡阳新
来源:博看网  读览天下  《中国教师》2016.5.
在探究性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中学   田宏志   邮编:444324

    【摘要】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改革环境下,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初中数学极为重要,单纯的理论性教学在教学效果上没有优势可言,而做为应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初中数学对教学的应用性要求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加入实践性教学内容成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活动课;实践教学 
  由于我国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对许多学科的实践性教学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不同的学科学习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将知识进行最大限度地应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一定的实践性教学手段. 通过活动课的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无疑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效,通过活动课形式教学,增加趣味性教学,避免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带来的枯燥,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初中数学活动课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不仅是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更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多样性,而且是整个数学学科的最基础性教学内容,由于没有特别抽象的内容,因此要通过活动课形式来提升教学效果,还是有着极大的可行性的. 根据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及特点,在进行活动课设计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及解题方法相对简单而且直观,在活动课设计时就不能采用相对复杂的方法,而应当直接以与现实比较接近、且过程简单具体的方案来实现活动教学;第二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多样性特点,要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类,利用多样化的活动课程手段来实现不同内容的活动教学;第三由于初中数学的内容基础性特点,对于整个数学学科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课设计时要满足多样化要求和在广度上有效延伸. 
  2. 开展初中的数学活动课的策略 
  2.1 注重灵活、趣味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应当能够恰到好处的依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不仅不能够直接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及内容来开展活动课教学,更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对课程的灵活性及趣味性要求. 一方面在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利用书本上的基础内容做为活动课教学对象,而要选择富于趣味性的内容做为教学对象,例如针对三角函数的教学,如果单纯地以计算一个比较直观的三角形相关数据为活动课内容,虽然有了实践性特点,但缺乏趣味性,仍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够将三角形的选取放置于一个有趣的游戏中,比如通过学生排队游戏,排列成为长方形,然后再由一队学生沿对角线站立,分割成两个三角区域,另外还可加入其他的队形变换方式,不仅不用直接进行具体数字的计算,而且将教学过程更加简单化,使学生更感兴趣. 另一方面在活动方式上要注重灵活性,对各种教学工具和道具进行灵活运用,变化出各种方式的活动方案,使学生在更好的精神状态下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比如,在一年级采用游戏. 专题讨论和数学故事会的形式,开展小制作的活动;在二、三年级可以开展数学的讲座. 数学病院和举办学习园地等. 
  2.2 注重自主、实践 
  活动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趣味性教学,还因为活动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自主、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课程内容中,一些自主性活动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首先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活动要求,在不同的课程环节都要加入与学生互动的行为,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数学规律及原理下进行的操作所实现的神奇效果. 其次在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内容上,应当以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为原则,而不以教学内容及要求为重点,进行一定的活动课教学,这些内容应当能够与数学理论有效联系,使学生在活动之外,对理论内容进行有效的认识. 再次实践活动的要求就是能够将现实与教学理论结合起来,而这种能力要通过不断的强化实践锻炼实现,所以除了要求实践性内容外,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思维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课的实践体验,增强自主性思维能力. 
  2.3 注重和谐的氛围 
  初中数学活动课不仅要能够符合学生的特点及心理需求,注重趣味性的原则,还应当能够通过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教学气氛的自由和民主,感觉到被教师尊重,这样能够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直接满足,强化自己意识,增加学习信心,同时还会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并且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促进活动课的进一步完善. 因此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时,就要将每个细节都考虑在内,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的课堂状态,使教师在活动课设计上的用心能够被学生意识到. 例如,可利用多样化的课题讨论及坐谈形式,对某一数学课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灵活性,还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感情,使每一名学生感受到自我思想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促进和谐课堂氛围的建立. 
  2.4 开拓思维 
  开拓思维就是要求在数学活动课的设计时,将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与探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多样化的思维角度就是开拓思维的基本要求,而教师如果能够最大化地挖掘学生的开拓思维能力,就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根据初中数学的课程要求,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主要有几个原则,将这些原则在活动课中全面地运用,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树立起多样化的思维模式,最终实现开拓学生思维的教育目的.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既有基础性特点,又有多元化特点,因此要将这些基础性与多元化内容对整个数学学科学习的作用有效发挥,就必然要在基础学习阶段增强理论的实践性学习能力,以活动课的形式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苗瑞云.初中数学活动课互动教学策略和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21-123
  [2]顾广林.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8):64-66. 
  [3]聂慧.数学就在我身边――初中数学活动课初探[J].当代教育,2013(3):86-87. 
  [4]袁丹丹.浅谈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J].祖国:建设版,2014(4):112-1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强化教学实践活动 优化数学教学模式 提升小学教学质量
读书笔记|读《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做》第二章——从整合到拓展:单元整体设计中的路径探索(第二节)
历史探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来稿精选 | 遇见突破思维定势后的美妙课堂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