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啰啰 学诗红楼
学诗红楼----2、发于章句写闺怨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说:“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

其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章写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深秋不眠夜,诗人黛玉因读乐府而感到孤寂,因孤寂而萌发忧愁,因忧愁而产生苦闷,遂提笔写下了这首《秋窗风雨夕》。
诗人黛玉为何采用乐府这种题材来写作呢?一是因黛玉是由《乐府杂稿》中《秋闺怨》、《别离怨》等章节所引起的感慨,系有所感才有所思,属于“发于章句”而悟于灵性。二是,古来别离、闺怨之类的题材最伤情,黛玉想到自己寄人篱下之无奈,羡慕其他姐妹之骨肉相亲,不禁悲从心底发出,与乐府中这类题材的诗歌产生共鸣,三是,乐府之类的诗体,写作比较自由,对词句多少、长短、韵律等没有严格要求便于随意发挥,遂写成了这首《秋窗风雨夕》一首。
除了考虑诗歌题材外,还要考虑诗歌的风格,诗人黛玉不愧为饱读诗书的才女,很快就决定,用拟《春江花月夜》之格来写作。应该说,这种拟格的诗词要与原诗的风格保持一致,需要一定的技巧。
所谓“春江花月夜之格”,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一种风格。他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描写了春夜长江万里如画的景色,成为千古绝唱。自古以来,享有“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
《春江花月夜》格的特点是,一般采用三十六句七言诗,每四句一换韵,使之富于跳跃和变化,遣词造句不拘一格,因此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但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风清丽、意境空明,缠绵悱恻,一方面描写了江南春夜的美丽景色时,一方面还寄托了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可以交叉描述。而黛玉写闺怨也用此格,则完全摈弃了原诗的缠绵悱恻的一个方面,仅剩下寄人篱下的愁苦忧郁、惨淡凄凉,在一种韵律上使节奏跳跃变化,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乐府离别、闺怨的样式,采用“春江花月夜之格”来写秋愁,黛玉小姐无疑给自己出了道难题。但是,黛玉不愧为红楼诗社的常务理事,高级诗词作家,她从秋花、夜灯入手,通过秋窗外的秋风,写到秋院秋雨的凄凉,述说了秋衾秋情的孤寂,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诗作,成为红楼诗社里的佳篇,也为我们学习写作诗歌留下了样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窗风雨夕》赏析
《红楼》细读:痛断人肠的《秋窗风雨夕》
那一夕风雨,已有离别意
渔翁渔婆:黛玉的这句玩笑,暗示她空劳牵挂,与宝玉无缘
林黛玉的秋闺怨,泣血道尽被迫离开贾家的真相,王夫人不容她立足
《秋窗风雨夕》体裁小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