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一

 

先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猜猜是哪位书法家的大作?

 

 

 

人常说,字如其人,果真如此,俺一定属于面目可憎,字写得像是“柴火棒子戳出来似的”,惨不忍睹。

 

可是有些人,并不是书法家,却胜似书法家,看看戚继光不光打仗厉害,字也是了得,看这字写得风生水起,字中可见千军万马之气;

 

武术大家,咏春叶问的字则开合有度,严整内敛,笔划中自有章法;

 

赵本山小学都没读完,后面成为小品大家,这几年虽然被蛰伏,但看其字,已经颇有真意,哪里还是当年那个没读完小学的人呢?

 

更不要说主席的字,简直到了任意妄为的地步,但我们看见的又不仅仅是恣抒胸意,更如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把道与法融合贯通,堪称独步天下的书道大家。

 

这些人并不是专门修习书法的专家,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高手,却能在成就本业的同时把字写到几乎等同与其本业的高度,我等陋人唯有啧啧称奇,他们为什么这么牛呢?

 

先跳开这个问题,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二三,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一”就是道,《道德经》里几次提到过一,比如二十二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三十九章更是连续提了7个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贞

 

那么老子这三次提到的“一”是一个意思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一在道德经里代指道,既然代指道,为什么还要说道生一呢?干脆就说道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还更明白。老子断不会玩这样的文字游戏,所以我们认为道就是道,一是一,二者不可混同。

 

这个一为道所生,为天地万物先天之气,道未生出一之前,天地为混沌状态,道出一,天地乃开,所以我们看中国字这个一,即不写成1,也不写成壹,为什么呢?这个一是开天之一,是一种具有生化能力的气,这个一把天地分别出来,清阳升为天,浊阴沉为地,由此阴阳以生,天地乃分,所以用一来表示开天地之意,一划而分。

 

这个先天之气,生出阴阳二气,化为天地,这就是一生二。那么,二生三的三是什么呢?阴阳相搏、天地相交而神生,这个神就是三,什么是神呢?天地造化之良能为神,这个神推动阴阳二气造化生出万物,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过程在逻辑上清楚了:是道生先天之气,先天之气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博而生神,神推动阴阳二气而生育造化万物。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神推动阴阳二气所生,那么万事万物都包含有阴阳二气和神,而且这是个嵌套结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比如人之父母所生,父母的阴阳二精相搏而生神,神推动这阴阳二精运化成胎而成人型,一个人就出生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阴阳二精是哪里来的呢?精子卵子都会动会游,本身也是个生命体,因此精子卵子也是阴阳二精相博而生,再细化下去,组成精卵的细胞呢,同样也是阴阳二气相博而生。人再组成家庭,家庭再社会,人本身也是坏境的一部分。这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归根到底,所有万事万物都是先天之气的这个一所生,所以华夏文化讲归一,为什么要归一呢?这是道的运作方式,所谓九九归一,反者道之动,就是这个意思,先天之气这个一生出来的事物,还是要天生天杀,最终还是要收回去,而对于万事万物来说,就是归,归于一,归于先天之气,最终归于道。

 

所以,有些宗教讲皈依,归于所谓“三宝”,实在是离道远矣,那是人伪之道,是旁门左道,终究不得其妙而归于下流。

 

再来说人,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大,有的人一事无成,回归到本质的话,还是要从人本身来找原因。

 

由前所述,人也是神推动阴阳二气化生出来的,人也就是三个东西组成的,一个是阳气,即先天之阳气,推动身体运转的那个气,身体本身就是阴气,二者相博生出来的那个神反过来推动二者运化,由此往返,生生不息。

 

人怎么才能让这个运转的效率更高呢?《道德经》五十二章又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句话是说:万物始于先天之气,这个是生化万物之母,人既然为这万物之母所生而得,知道了这个基本,就要知道人的基本职责还是在这先天之气上,守住了这个基本,那就可以与其同存。

 

怎么才能守住这个基本呢?老子给出的答案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就是说关闭消耗先天之气的门户,也就是要无身外之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显然是实现不了,人生于世需要面对的事情很多,那么对于多数人来说,显然能做到就是寡欲,寡者,孤也,也就是要把所有的欲望集中于一点,以合于先天之气这个一,勉归于道。

 

《道德经》二十二章说: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里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但这里的一,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数字一。

 

也局是受人要想有所成就,只有在一个方向、一件事情上取得成就,才有可能登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在回到人本身,如果人没有这先天之气的一,人就像天地没有开之前,还是一片混沌,一片混沌的人也就没有阴阳,只有身体这个阴气所聚的肉球,没有阴阳相博也就没有神,没有神,这个人也就不灵,所以这样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要想取得成就也就是空中楼阁了。

 

可是人命名是由阴阳精相博而生,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呢?除了父母给的先天差异之外,最重要的是,人被生活的世俗欲望折腾,多欲,每天想很多事情,每天受很多刺激,每天对应这些刺激做很多事情,比如看别人发财得了红眼病,神经衰弱睡不着;比如看了不该看的刺激视频,躲在阴暗里撸啊撸,撸坏了身体。

 

欲望越多,消耗越多,看似做了很多事情,其实一事无成。

 

就拿看书来说,并不是看了越多越好,没有生活的经历,没有思想的消化基础,看多了书只会“积食”,成为食书不化的蠢货,比如书呆子、老古董、固执狂、偏鸡人。

 

人到了一定年龄,过了三十,过了四十,开始做减法,能不能看懂一本书,做好一件事情,写好一篇文章,交对一个朋友,把以前的多,改为少,收敛再收敛,聚集为一,通过这样的修正,把自己的一磨练的越来越纯,这其实是最高效率的方式,以慢为快,以少为得。

 

只有回归到一,人身体的阴、阳、神才能和合为一,不再相博相耗,而是相济相成,回到一这个基本,人的身体才会和谐,精力才能充沛,才能充沛而有宁,气才能得清而运化有力,神才能得一而灵动有成。

 

而如果没有这个一,则身体无宁而废;气无清而裂,裂而乱,乱而弃;神无灵则会歇下来停止运转,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其实已经没用了,即使活着也跟死了没有区别。

 

回到本文开头,为什么戚继光、叶问、赵本山这些人并不是书法家,甚至有的人根本就没受过正经的教育,但却能把字写到近乎书法家的水平呢?本质上来说,是这些人把一件事情做通透了,领兵打仗、武术、演艺,无一不可入道,精纯于一,到了一定高度也就一通百通,所有的东西到了最高层面终归要归于一,所以一通而万事皆同,只需稍加练习就能写得一手好字。

 

有了这个一,也就有了完备的世界观,能从最高处来观察这个世界,而不再人云亦云,成为这个那个的粉丝,追星追梦,结果把自己追没有了,成就了别人,毁灭了自己。

 

有了这个一,才能应物无穷,在这个幻乱的世界里保持清醒,才能更好的和世界对接,才能合作,才能和合,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就个人来说,只有你在一件事情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成为最好的,才能登顶成功,最后你可能会和那些伟大的人一样,一览众山小,因为在“一”这个层面,所有的成功者是一致的(不要把一时的成功者计算在内)。

 

这个归一思维在商业领域同样适用,比如苹果手机现在这么张狂,无非当初做好了一款ipod;腾讯市值数千亿美元,无非最先做好了一款沟通工具QQ;一件产品成就一家企业,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所以归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万事万物都是通的,所谓天地万事万物同构,诚哉斯言,因为天地万事万物来源都是先天之气这个“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韩金英解《道德经》02
道德经解
四个字,把易经讲的清清楚楚
道德经注解【八】
道德经讲义71
老子《道德经》原文与经典释义(41~45章),建议永久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