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样的孩子发展更好
      经历过国内的中考、高考、出国留学的托福、GRE考试,也在中、美不同学校学习过,最初感觉中美教育理念相差巨大,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其实都在寻找相似品质的学生,或者说意图培养相似品质的人才。

       那么所有的学校都在寻找什么呢?我想先问几个问题:1. 中国的录取是以考分为基础,学校真的是在寻找能取得高分的人吗? 2. 为什么美国的学校采用综合的考量而考试分数只是参考?其实这些表象下有共同的原因,这些问题留到文章的最后来回答。

       先说什么样的孩子以后会发展得更好。楼主从小学到硕士同学可能超过300,可以说看见无数人泯然众人,无数曾经的大队委啊、第一名啊最后只能考上重医、川外之类的学校甚至是三本,还有的同学在高一都名列前茅,高二高三却突然败下阵来,更有甚者都从名牌大学毕业了,毕业后在工作中却走得比较艰难;但我也见过高一前都不怎么样的同学,却最后能考上名牌大学(比如楼主自己,有点不谦虚哈,嘿嘿),也见过甚至大学都不怎么样的同学现在却在美国最好的大学拿全额奖学金读博士。大浪淘沙,为数不多的一些优秀同学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于人群,上名校、找到非常体面的工作,职业的发展也是前途一片光明。写到这里,我其实觉得心情很矛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其实只要孩子一生平安就是父母最大的福气,但是生活又是现实的,有人就会有竞争,就有筛选和淘汰,尤其是现在全球化的浪潮,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早晚问题,重庆虽偏安一隅,但是一定会被波及,所以只有提升孩子的国际竞争力才行,我觉得这才是父母的大爱。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最后发展得好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发展得不太好的各有各的原因。我观察到发展得比较好的同学都有以下品质。

       1. 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指对“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不断的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这种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能够不计得失、排除万难地向好的方面进步,我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对美好和卓越的信仰。当面对不公平时也不爱抱怨,而是希望用更加优秀的自己来应对。其实,大好前途多的是,根本就不挤,因为真正优秀的人真的不多,做好了自己就没什么好发愁的。

       2. 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思考,那就意味着没有方向的乱转。楼主初高中学都见过学习比自己努力无数的同学,但是分数却不尽人意。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欠缺思考,他们可能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哪里有问题,也可能没有认真思考各个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能没有认真思考学习中的某一类特定问题……要知道学习和工作都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只有思考才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道路。

       3. 能吃苦。总听到有人被评价能吃苦,但是到底什么是吃苦?我曾经偏颇地认为重体力劳动就是吃苦,后来又修正为毅力上吃苦,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思考,我得出了吃苦的新定义:吃苦是一刀一刀的杀死过去的自己,然后重建一个新的自己。非常血腥,但又何尝不是?比如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但是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十分钟,那就必须改正,多集中一分钟注意力其实都是在杀死过去的自己,可以说非常难受,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所有课上都专心听讲了,那么你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了,这口苦你已经吃下了,你也变得更优秀了。

       4. 坚韧。这是指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态度。他们的内心往往是强大的,虽然面对困难和挫折也可能会害怕和沮丧,但是最终他们会勇于面对,不怕挫折,不轻言放弃。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永远倒下沉沦了,有的人却重新站起来了。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智商高,有的踏实,有的记忆好,有的人缘好。但是我的观察告诉我,能同时做到以上这四点(当然做到的程度会有区别的),以后的发展一定不会差,哪怕现在不怎么样,以后一定会发光。

       现在来回答文章开始的那几个问题,我觉得其实中美两国的学校都想找到具有以上四种品质的学生。中国人口众多,又比较贫困,只能采取中考高考这种效率低下的选拔机制,因为具有这些品质的学生往往分数都不差,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漏网之鱼和浑水摸鱼的都不少,所以时常能看到一小部分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混得很不怎么样。而美国因为教育资源丰富得多,人口也少,所以就可以采取综合的方法来选拔人才,效率更高,错误率更低,因为综合的测评更能看到这个学生作为一个人到底怎样。(我也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详诉美国的大学是如何招生的)

       我觉得做家长的应该有大局观,因为你们想要的并不是孩子高考的成功,而是人生的成功,家长们必须明白到底培养孩子的什么东西,这样就不会迷茫了。举个例子,有的家长纠结于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呢还是多补课方便小升初呢?一个快乐的童年固然没有错,但是快乐的童年能保证快乐的中年和老年吗?而哪怕补课补进了好初中,但是这能保证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吗?反正楼主周围经常补课的同学朋友连一个考上了好大学的都没有。所以问题的核心还是上述四种品质的培养,这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而这四种品质的培养和家长的教育策略是不矛盾的。比如选择快乐的童年,家长就应该知道:快乐的童年并不是是全部让孩子漫无目的玩耍。是带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坚韧的品质吗?或者是和孩子一起多阅读历史书以培养他们思考的能力吗?具体怎么做,就需要家长动脑筋了。还有,我还是那句话,最佳的教育方法其实是家长自己成为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严格要求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家长们自己可以先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品质,然后从自己入手。

       最后,希望我们中国所有的家庭都培养出强悍的下一代,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最棒的男孩: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鼓励孩子,原来是个技术活
浅谈穷养的男孩有出息
孩子六个心灵品质: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的格言精选100条
功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