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广迎 ‖ 眼高手低和取法乎上

燕翁文怀沙先生曰:“在艺术领域里最上乘者为’眼高手亦高’;其次’眼低手高’;再次是’眼高手低’;最劣者’眼低手亦低’。”(《文怀沙序跋集》)

我认为,眼界不高手自然也不会高,而眼高手低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正常现象,名家在所难免,大可不必因此而自馁。而“眼低手高”现象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况。昔日我曾就此当面向燕翁请教,燕翁非常耐心地为我讲述了几个例子。他说西方文学史上的确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在无意之间写成了一部世界名著,直令大文豪瞠目。但是这种情况较为少见,较普遍的情况是,凡是成功的书家大都眼界高,反之亦如是。这是因为:

一、必须眼高,才能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否则眼界都不高,起点自然也不会高。古人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得之下下”。

二、只有眼界高,才能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简单说就是必须懂得什么叫“好字”。常有人说,“二王”有些字并不好看,这个“好看”就大有问题。好字并不一定好看。有一位书家曾经说过:“你是要好看呢,还是要好字呢?那你必须懂得什么是好字。”

三、只有眼界高才能具有较高的鉴赏力,才能领略名作之深刻内涵。而要做到眼界高、取法上,这一切必须靠大量读帖、读书,博览古今书法名迹、通晓书史及书学论著,靠长期训练来获得。所以,如何选择自己师法的对象或法帖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愚以为选择法帖中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应当选择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及其法帖,在心目中形成最高水平的艺术形象。古人法帖碑版虽为历代精华,但亦有高低优劣之分,不可盲目拜倒,如果取法不高将会导致走弯路而贻误终身。沈尹默为学黄自元而遗恨,黄山谷也曾因学周越而为憾。此为前车之鉴。

二、要选择与自己的性情和爱好相近的碑帖,使自己的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萧娴说:“选择碑帖,全凭个人爱好。正如婚姻,必有爱慕之情,方能善合。只是个人的情趣有高下,选择便有高低。碑帖也各有品格,正如人之各有情操。”如果所选碑帖与自己性情、书路不合,会导致心生厌烦,则徒费时日耳。

三、最好直接学习古人墨迹,与古为徒,化古出新。选好一本帖路子越走越宽,选错了帖路子越走越窄,等你发现形成了惯性就不好改了。

所以,有志于研习书法者,首先必须眼高,能够取法乎上,如能做到“眼高手亦高”当然更好,即使“眼高手低”也不可怕,但是,倘若成了燕翁所说的“眼低手亦低”则不可救药矣。

2001.08

【补记】读清人申涵光《荆园小语》,觉清雅可喜。其论学问之句,似于书法亦可借鉴。曰:

学问以先入为主,故立志为高,故文必秦汉,字必钟王,诗必盛唐之类,骨气已成,然后顺流而下,自能成家。若入手便学近代,欲逆流而上,难矣。

学习书法,首先有个取法问题。前贤均主张应当直接学古人,而不要学今人。因为学今人即使写的再像也不能高古,且易落入俗格。宋江西派诗人韩驹曰:“学古人尚恐不至古人,况学今人哉!岂不知古人也必矣。”(《陵阳室中语》)宋米芾《论草书帖》云:“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予谓学书不入晋人格,辄徒费时日尔。须把古往今来最经典的作品看得顺眼了才行,否则把一些垃圾或者糟粕看顺了眼则会贻误终生。所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是也,所以建议由今人入手的朋友要尽快上溯到古人那里去。

2011.10

(本文原载于《书法导报》2006年9月6日第36期。2013年12月收入《御云随笔集:那一轮明月》时作了部分增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14)
书法欣赏难在哪里?
临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
书法是应该学今人,还是学古人。请大师赐教?
临帖,貌似简单,实则深奥
“书法只临古,不临今人的”,这个说法对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