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00个“关爱电话”打给谁?长宁区服务好社区老人“刚需”,疫情之下的这座超大型城市依旧有温度
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的长宁,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大城养老”的样板。截至2019年底,长宁区共有独居老人13314人,其中80岁以上6571人。疫情之下,如何平衡好防疫和养老服务保障之间的关系,长宁的做法值得借鉴。
主动拨打关爱电话1500个,及时掌握老人诉求
慧养老大数据平台,这是长宁区在原先“养老顾问”基础上做加法之后的产物。在此次疫情特殊时期,这套无需与老人面对面交流,却能清楚掌握老人们现实诉求的大数据平台帮上了大忙。
借助该平台,长宁区积极发挥社区养老顾问作用,向社区高龄、困难老人主动拨打关爱电话1500个。及时了解高龄独居或行动不便老人在买菜做饭、看病配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现实诉求,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相关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为做好非常时期的服务配送提供支撑。
7个街镇日送餐量达719客,已制定送餐标准流程
手抓精准防控,一手抓精细服务。老人们的“一餐饭”需求进入主管部门视线。如何既能确保老人吃上热乎饭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避免感染风险?

为此,长宁区天山街道应对居民小区封闭式管理,制定了《疫情期间每日送餐服务标准化流程》,严把“送餐员体温测量登记、送餐工具每日消毒、发放小区出入通行证、无接触送餐”四环节,确保送餐服务安全高效。虹桥街道建立起了“1+1+1”独居老人关爱工作机制,依托“每周1次居委会的关心、每周1次志愿者的关心、居委会每周上报1次关爱工作情况”,及时排摸重点老人的就餐等需求。
在落实送餐员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长宁区7个街镇(华阳、周桥、天山、仙霞、虹桥、北新泾、新泾镇)通过社区食堂以及慧生活、熙香、老友记等助餐企业,坚持开展送餐上门服务。目前,日送餐量达719客,送餐量最大的街道每日200客(仙霞),较好地解决了特殊老年群体在疫情期间的“一餐饭”难题。
居家养老、日常生活统统有人照管
许多卧病在床的高龄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有着刚需。疫情防控期间,长宁区民政局重点针对身体需要照护的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人,坚持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长宁区共有134名居家养老护理员在严格落实消毒、测量体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克服困难,坚持上门为311名社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有护理员,社区高龄困难老人的日常生活则被“老伙伴”计划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2596名“关爱员”承包起来。居委干部、志愿者变身“采购员”,为一些无法出门的重点关爱对象提供带领代发口罩、代为送菜、代买生活物品、代配药等人性化服务,在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也缓解老人后顾之忧。此外,他们还依托“老伙伴计划”、社区互助睦邻点等载体,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加强线上关爱,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关爱社区高龄、困难、独居、失独老人的身心健康。

来源:文汇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守护独居老人 上海关爱启动
无处就餐无人跑腿无人倾诉,独居老人的生活难题,请志愿者留意
合理分配养老资源,长宁用大数据说话
“人老了总归要变笨,但是我想笨得慢一点”
中关村试点实行“以老养老”
服务时间存起来,利息超乎想象,钟楼互助养老先行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