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一)

  读诗词提高词汇量、表达方式这些很俗的理由我就不说了。老夫最近读诗的一个最大感受是:读诗词可以真正提高品味和智慧。这种智慧和品味的提高,对人生极有帮助。

  先说品味。

  下面两句是陆游的诗,各位看看怎么样: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意思是:(庙里的)帘子如果不卷起来,就会更长久地保留香味儿;而古老的砚台如果有微微的凹陷,就可以聚集更多的墨汁。

  这两句是个对联,写得好吗?

  细细体会,好像有点意思,再想想这是大诗人陆游的诗。陆游的诗能不好吗?好!

  这是《红楼梦》的一个片段。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两句,去问林黛玉。但林黛玉却认为:“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应当读王摩诘(王维)、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

  那么,为什么林黛玉认为这两句不能学?它们有什么不好?

  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但细细品味,只是表面上对得工整,它的背后没有人。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也可以有一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炷香,帘子不挂起来,他有个盛了墨的砚台,放在桌子上。但是,这究竟是个什么人呢?好像他(她)是什么人都可以。所以,既然这个人可有可无,是谁都行,这两句就写得很俗。

  而王维、李白、杜甫则是诗中高手,他们诗佛、诗仙、诗圣的绰号绝非浪得虚名。作诗的韵味越高,诗就越好。作为对比,可以看看王维的两句: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仔细读五遍,体会至少一分钟,再往下看。

  这两句诗也是一景,我解释一下:

  山中密林有一屋,屋内靠窗坐一人。
  夜晚窗外正下雨,雨中山果簌簌落。
  草里颇有一些虫,都在灯下吱吱鸣。
  如果你是屋中人,此情此景心如何?

  王维这两句诗,可谓有情有景。尤其是“落”和“鸣”字,透露出大自然浓郁的生命气息。如果你身处此景,是否会感到安静甚至凄凉?但这种感觉,完全是品诗品出来的,诗人并没有说什么“你要安静啊”、“感觉凄凉啊”之类。他提供了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只有在安静状态下细细品味,才能品出来。这就是好诗的妙处。

  而陆游的两句诗,你能体会到场景中的人的感情吗?甚至可以说既无景,也无情,仅仅是两句对仗工整的句子而已。

  再从禅理上讲。王维为什么是“诗佛”?因为佛讲究“无我”,而“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恰恰无我。因为他没有提到自己,只是描绘了一个场景,假如你是场景中的人,该有怎样的心情?所以这样的场景背后,自有无限深意,只能自己体会。并且不同的人读了这两句诗,体会可能也各不相同。

  这就是隽永的好诗。

  回到红楼梦这个故事。林黛玉的意思是:好诗往往是含蓄的,它会提供一个场景,场景中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读者在读诗时的自我。这个人在该场景下作何思想,要自己体会。而好诗的含蓄,也会让诗的意味久远。学习写诗,就是要学习王维、李白、杜甫、陶渊明这样的高手写的灵动的诗,他们的水平更在很多诗人之上,需要仔细体会他们的妙味。虽然陆游也是大诗人,也有很多好诗,但仅就这两句来说,场景静止呆滞,
缺乏鲜明的动感,从而缺乏足够的意境,很难打动人。如果平时学习的都是这种诗,以后就没法写出好诗了。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说:你丫够狂的,敢臧否陆游的诗?

  呵呵,在下不敢。老夫的解读,主要来自于钱穆的《谈诗》。而钱穆(1895~1990),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和真正的国学大师。

  在海外讲诗讲了六十年的叶嘉莹认为,诗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感官上的直接感受,也就是感官上觉得形象是否生动、美不美,等等。第二层是这种感官上的感受,会不会带来感情上的冲动。如果带来,说明这首诗已经有一定境界了,绝大多数诗能达到这个境界,就算是好诗了。但如果能达到第三层,也就是如果有继续的、模糊的、韵味无穷的联想,就是更好的诗了,往往可以流传千古。

  杨万里的《小雨》是这样写的: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南方的)小雨啊,既细又疏,虽然不是大雨,但总是有一点的。这种小雨好像在嫉妒诗人看山,所以故意弄得很朦胧,让山峰在诗人的眼里似乎总是隔着一帘水珠。

  描写小雨,够生动,用词也很美。但是,读者能从这种感官上的感受继而有感情上的冲动吗?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会有。所以,这首诗只是用词美丽,诗句美丽,但还算不上真正的好诗。

  杨万里的《新柳》则是写的春天新发芽的柳枝,他是这样写的: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说这柳条有百尺长啊,这么长的柳条拂着白色的池塘水,而且柳条还不是深青色的,只是浅黄的嫩柳。这样的柳条未必能蘸多少水,但水中的柳影让柳条看起来很长。

  从第一层意思来说,杨万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的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够生动,够情趣。

  但再往下呢?你在读诗时,应该能感到微微的风声,因为诗中有一“拂”字。柳条在春天的微风中拂水,这是一幅多么波光生动的画面。读到这样的诗,难道心情不感到愉悦吗?

  由景色感到愉悦,这首诗达到了叶嘉莹说的第二个层次,因此杨万里的《新柳》比《小雨》好。

  不过,愉悦之后又如何呢?能有更多的感情冲动吗?可能没有吧。况且这种愉悦的感情,可能仅仅是浅浅的。所以我认为,《新柳》只是初步达到了第二层。

  而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先让你已经达到了第三层。全诗如下(《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一个秋天的雨夜里,诗人独坐在空堂上,已经将近二更了(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看到自己两鬓已经斑白,作者陷入人生的悲哀。“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自己不可能像黄金那样永远闪着夺目的光芒。人总是会老、会死的,只有信奉佛教,清除七情六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生的悲哀。诗中最后一句的“无生”是佛教术语,佛教要求人从心灵中清除七情六欲,就是“无生”。

  从诗的结构来说,完整的结构是“起承转合”(当然,很多好诗也未必如此)。此诗前两句,“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描述了一个场景,这是“起”。下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是“承”,也就是继续。但是如果顺着这个意思一直写,就不是好诗了。在前四句描写了意味深长、既静止又鲜活、貌似永恒不变的场景后,“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就是“转”。所以,诗最后的“合”也就是结论是:“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这是王维的禅诗名篇

  品味,品味。

  读几百首诗,尤其是好诗,肯定会提高品味的。多品诗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人、品生活、品一切的能力。这种品味,难道对长远的人生和当下的生活没有帮助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 古诗赏析
【诗联学堂】邹正:怎样读诗和作诗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全诗翻译赏析
《秋夜独坐》王维 |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于秋夜独坐写下一诗,颇具禅意哲理,历来受到称赞
给时不时想作几句古体诗的人们: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味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