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界画大师袁江,将工致异常的青绿山水,与精密细致的建筑完美结合

导语:袁江字文涛扬州人。他的山水画学宋人人物花卉技艺都相当精湛擅画界画山水画最为出众。被后世誉为“界画最后的绝响”、“清代界画第一”等美誉

传说中,主角都是不小心跌入无人的山谷,得到一本武功秘籍,自此武功大进,一统江湖。

《阿房宫图屏》局部

书画界也有这样一位,他最初拜仇英为师,画艺有了些进步,但不出众。直到中年的时候偶然得到了一本没有落款的古人画稿,不但领悟了画中北宋范宽等人的遗风,还吸收了元明以来山水画的长处, 结合自身的优势,将其融合成为自己的特色。自此之后,一鸣惊人。

他就是清朝界画大师——袁江。

《沉香亭图》局部

01独创青绿山水楼阁界画

袁江创造性的开创了将工致异常的青绿山水与精密细致的建筑完美的结合为一体的新风尚,建筑与自然山水在画面中各有各的美但又和谐的统一于画面。他改变了前代界画过于呆板的面貌,增添了界画灵动和诗意的感觉,其笔下的青绿山水楼阁界画更是唱出了界画史的绝唱。

《沉香亭图》局部

袁江生活在清朝初年的扬州,商业繁荣、文化开放、鉴藏风气的盛行和园林建筑的鼎盛这些都为袁江界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精神和文化的支撑。袁江反过来又以独特的技法,将世俗生活也绘入画中,成为后人研宄前代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袁江以工笔重彩的山水楼阁为特色立足于这个对“工匠画”、“艺匠”所轻视的“文人画”时代,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振兴了从元开始日渐衰弱的界画流派,并独创了青绿山水楼阁界画。

《沉香亭图》局部

与前人相比,袁江不在以建筑物作为绘画的主体,开创了将工致异常的青绿山水与精密的建筑结合为一体的新风格,即改变了界画精工得过于呆板的面貌,也给界画增添了灵动和诗意的感觉。

袁江笔下的建筑和山水都刻画的细密华丽,各有各的美在画面中却又浑然一体,给人恢宏典雅的感觉。如《骊山避暑图》,既有开合有序,重墨淡彩的山石树木和江河湖海,也有精勾重彩的华清宫建筑群和人物形象,使置于画眼的建筑物在巍峨高山下并未显得渺小,反而衬托其精致肃穆与华美富丽。

《骊山避暑图》局部

袁江在宫殿瓦顶上以高纯度的石青石绿分隔罩染平涂,朱红色在檐柱上分染,冷暖色在对比装饰间使宫殿愈加华贵。前后殿的建筑也通过台基来间隔,同时不至于使宫殿的重彩孤立而统一到整体中。

在远处群山间,隐现楼阁亭台、桥面栏杆,依旧不差毫厘的勾勒,并以石青石绿重彩填涂, 显眼却不跳脱,与主宫殿在造型和色彩上形成前后的辉映。

《骊山避暑图》局部

画中人物三五成群,姿态迥异,服饰设色浓厚,却也各不相同,点景的表现也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增加画面的可观性。山石墨色稍重,薄施淡赭色和部分淡石绿,树木在浓重墨色的基础上,错落间隔的以重彩点叶,使其明度变低,来丰富画面的色彩和烘托主体建筑群。远方江滩远山淡彩淡墨虚染,变幻莫测。

这幅画气势宏大,精微细致处感人,不得不赞叹袁江独具匠心的高超技艺和表现手法使其作品在具备极强装饰性的同时还使人沉迷于其中仙境。袁江的大胆创新无疑是成功的,他也被后世誉为“界画最后的绝响”、“清代界画第一”等美誉。

《骊山避暑图》局部

02袁氏画派,师古与创新密不可分

袁江继承了前代和同时代画家的绘画精粹的同时又发展创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袁氏画派”,这与袁江的师古与创新密不可分

曾经叱咤明代文人画坛的画家董其昌对自己未能画人物舟车屋宇,感到十分遗憾。

《雪景山水图》

董其昌说:

……今间一仿子久,日临树一二株,石山土坡,随意皱染,五十后大成,尤未能作人物舟车屋宇,以为一恨,喜有元镇(倪攒)在前,为我护短……

《海上三山图》

与文人画家相比,袁江是一个全方位的、多技能的画家,这源于他勤奋观察生活,对景写生而来的。

袁江的山水绘画大都具有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富丽堂皇的画面。

《观潮图》

近景部分的山石,以淡墨调花青分染出山石的阴阳面,确立了山石的明暗关系,再以赭石整体罩染,表现出山石苍劲的质感。山石下方的树林以汁绿分染出轮廓,再统一罩染,整片森林烟雾朦胧。山石上的几棵杂树则用了石青和朱砂来点染,丰富了画面色彩的层次。山石之后的建筑物,房梁、立柱朱砂设色,瓦顶藤黄加淡金色设色,屋檐石青设色,用重彩工笔画勾染的方式,精致的勾线和染色,突出了画面的主题和意境。

中景部分,作为画面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水波浪,首先也是淡墨分染出每一个波浪的暗面,再整体的罩染,既有层次又整体大气。远景部分,用淡墨调花青分染出来在云雾缭绕中的远山,给人一种水天无限的壮阔之感。精致刻画的点景小船,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气味。

《东园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扬州江都县东郊角里村乔国桢所建造的名为东园的园林,画中曲水环抱,杨柳迎风,院内亭台回廊,翠竹苍梧,以鸟瞰手法,将整座园林建筑的立体布局交待得清清楚楚,图中远处的双塔即为扬州的义峰塔和三汊河塔。

全图以园林为主,又照顾到周围的环境,虚实结合,重点突出,体现了袁江深厚的写实功力和“经营位置”的高超本领,且富于自然的天趣。

《瞻园图》

明代开国功臣徐达的府第。画面从右至左展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院墙,院墙的夹道 内有几个身着满族服装的仆役在打扫。院墙内重楼亭台,回廊曲折,古木奇卉,叠石峰峦。一池水面,泛起涟漪。

背景中,一抹远山,衬托出塔影,画中一些亭台楼阁上的匾联文字,清晰可辨,如“一览楼”的对联为“秋雾闲情伴竹叶;春寒有韵守梅花”;“赖爽风清”亭有两副对联,一为“案无俗事心常静;庭有榴花梦亦清”,一为“每看孤云招野鹤;频携蹲酒封名花”。笔墨精细,描画入微,繁而不乱,密而不碎,画面组织得有条有理,很好地表现了一座江南园林建筑的格局和风貌。

《醉归图》

描写主人琼宴宾客、深夜醉归的情景。主人和宾客、歌伎与侍女神态各异,虽看不出面部表情,但从人物的动态姿势上,穿戴服饰上就能分析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人物比例准确,造型严谨,绝非一般山水画中的人物点缀。

《醉归图》局部

结语:

袁江在清代绘画史上之所以占有重要的地位,源于他能够集众家之长,广泛吸收传统山水画的技法,使工整妍丽的亭台楼阁融于烟波浩渺的山水之间,似乎在描写天上人间传说,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康乾盛世的时代特征,他的绘画艺术风格影响了数代人,象袁江之侄袁耀,宫廷画家张廷彦都受到他的影响,形成了清代界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绿山水技法阐述
清 袁耀工笔界画 故宫博物院藏
界畫两大家——袁江、袁耀【10P】
清代画家袁江山水国画作品欣赏
分享丨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幅“赝品”
国画知识:青绿山水很难画?分步骤图解教你,学会画青绿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