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家李戈作品欣赏

李戈,祖籍河北唐山。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山水画艺术工作室画家。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美术师。2011年作品《苗乡晨韵》获全国各民族百花奖优秀奖。2015年1月作品《三棵树》入选纪念扬州2500年城庆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3月作品《三棵树之二》入选首届八大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7月作品《一棵树》入选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10月,人民大学画院一行三十余人前往山西王莽岭景区写生。王莽岭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处挑源”、“太行至尊”之美誉。

《蟒河深秋》

别致山水 别样情怀

李戈和他的缩墨山水画

作者:魏建民(中国人民大学盛世青绿课题班教务主任)

在与众多的画家接触中,李戈是留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位。这在于他的豪爽明快的情怀与他的空明灵动,妙趣横生的画风深深感染了我。李戈是以专攻缩墨山水而闻名,同学多年,近日品他的百余幅山水,颇让我感到惊异,他的确是一个颇有天赋和个性的国画家。

《琴台》

如今的中国山水画坛,千人一面的现象很普遍。搞当代山水创作的画家们,稍微把握不慎,就容易流俗而只停留于图式花样耀眼的重复之中,逐渐失去人文的内涵。所以真正能走进大众审美情愫的好作品真是少之又少。画家身上的激情与艺术气质在世俗的种种诱惑下消减萎靡了下去。李戈不惧尴尬,以极大勇气直指问题所在,他认为中国除了要讲究笔墨之外,画面构图之中传统的精神更要发扬,一定要切实画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色。

《云台山印象》

综观李戈其半生的艺术历程,少年时候,他是个诚实勤奋的寻道者,拜名师,读法帖,积累着厚积薄发的火种。中年则升华为上下求索的践行者,素以为人谦逊低调,治学稳健厚朴,为朋友们称道。对于这两点,通过简单梳理他的生平简介以及获奖作品足以显现。时至今日,我们随意检读李戈的国画作品,只见丘壑深且,皴法多变,尤精缩墨山水。绘画风格鲜明,内涵人文浓郁,有力地彰显出一个伟大时代该有的美学精神。

《孤山寨写生》

在他的笔下,祖国山水,皆可入画。而深察技法与修为,“意、趣、法、理”,互为依托,“阴、阳、开、合”,张弛有道。这种与众不同的诠释与解读,使李戈不断拓宽生活视野,江南塞北,搜尽奇峰名山,努力向生活的深处开掘,继而抛却外物,向心而索,积极探索写实与装饰,现实与意象,造型与笔墨的大幅度结合,故而在他的笔下,以发扬近代水墨写实传统为主,融入五代两宋大山水的“图真”传统,引进西画的间色和色调,渐渐形成了自己空灵清新,温润秀逸的语言方式和艺术风采。

《秋韵》

生活是艺术的乳汁,感悟是创作的灵根。为了掌握自然景物的形神,从京西十渡,太行山村,再到云贵高原,江南水乡。每到一地李戈都会掏出速写本,将眼中的风景用毛笔或铅笔画下来。他非常喜欢齐白石说过的“过眼万物”,也就是画家要多看、多体验生活,这样才能画出好作品。

《秋静》

为此,李戈不遗余力进行采风写生每年都要去几个地方进行实地写生。他很少用相机拍照的方式来记录景物,他说他习惯于用笔画下来,这样实际上相当于一次基础创作,景物的纹理、疏密、透视关系在现场写生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这样景物会记得比较牢靠,每一笔都好像刻在心里,印象非常深,以至于后期进行创作时,都可以拿起画笔一气呵成。

譬如《孤山寨即景》、《田家沟印象》、《翠绿庭深》,以上几幅都是李戈近年来的写生佳作,其共同的选战都是构图严密细致,疏密有度,且个生鲜明,画面中有动有静,气韵生动,凸显了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不忍移目。

《孤山闲亭》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戈老师,著名国画家王乘先生的诸多学生中,李戈是位别具一格的画家。李戈先生认为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要有个性,他在不停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近年来李戈用缩墨作画,笔者认为此举也是李戈在探索的路上一种尝试,用缩墨的优点是画出的线条不跑墨,淡雅,缺点是把握不好火候,画出的画容易脏,鉴于此,一般画家都不用缩墨作画,李戈用缩墨作画多年,可谓知难而进,这也从某种角度讲,用缩墨是暗合了他淡泊明志的性情。真可谓画如其人也。

萧条淡泊之境曾是宋元绘画追求的最高境界。邵梅臣《画耕偶录》曰:“萧条淡泊是画家极不易到工夫,极不易得境界。萧条则会笔墨之趣,淡泊则得笔墨之神。”李戈的山水,不拘泥于形象的精谨描绘,也不陷于逸笔草草的简率。他认为过精谨者易落板刻匠俗而过简率者又往往不入时人眼目。他是一位从传统中走来的画家,对传统写意画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以精简之笔勾勒出物之神意,不以工细形似见长。

《云起孤山寨》

这种开放、自由的创作性质,更注重感情,关注个性。因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质是把复杂的变简单,“天人合一”、“万法归一”等观念都是这种特质的反映,在既定的程式或形式中显现出最大的自由,是传统艺术的境界。李戈深明此理。

《山居清泉》

李戈平时很讲究蒙养,他说:“一个山水画家的蒙养,要像王维所言,行到小穷处,坐看云起时。嵩山的清溪,华山的雄奇,衡山的别岫,秦山的苍深,都要取诸其神,遍历广观,然后方知落笔处。”观他的山水,在当代山水画中,是以其山水气象和人丈笔墨,而以内质上确立自己独立的学术品位的。

《塔洼写生》

清代画家虚谷有句画语:“石即云也,云即雨也。”石何为云?云何为雨?简直就是掉机,佛家禅法曰:“田地可谓大矣,而不能置于虚空之外;虚空可谓无尽矣,而不能置于吾心之外。故曰:以心观物,物无大小。”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以至无尽的虚空,的确是可以容纳在艺术家的“心观内照”之中。在李戈的山水画创作中,首先确立的就是这样一个大山水的创作观,并能把自己置身于“观”的核心,在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的内涵上做深入的掘挖,以张扬其山水语言的气象。气象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

《西江清溪》

他从石涛《画语录》中,“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为创作中努力的目标,如果他没到过一五岳,太行、黄山、峨嵋等南北名山,饱览它们嵯峨奇峭,纵横苍润的形势,不可能使他的作品形成“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的气象。

《西江春早》

也正因于此,大地之灵给予李戈心胸以万壑于山。山川有反有正,有侧有偏,有聚有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继有续,有层有次,有剥落,有风致,有飘渺,这是生活的大端。李戈不负山川万物之荐“一片苍茫里,云天冷山河。山中真竟在,千古一缩墨。”多年来,以“阅历天朝,水拥山空”的精神,苦心孤诸的探究山水内涵,钻石传统山水过来人人文内与缩墨山水的笔墨语言,把内心对山水文化的理解同胸中万象深融为一,化出笔下体用有致,开合循理,形势得法的山林莽然的气象。

《清音》

功夫不负苦心人,近年来,李戈的缩墨画作在雄深静穆中又透着空灵纯净,显示出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以奇峰养心源,他的笔墨记录和传达了他在祖国山川大地所触发的真实的生命感动。李戈正值盛年,相信他的艺术道路在多年的积累和锤炼之后,定能在现有基础上酝酿出更大的突破,迎来的辉煌期!

作品欣赏——

《梦萦桃花山》

《苗乡晨韵》

《杏花村的记忆》

《垄上人家》

《美丽家园》

《一棵树》

《三棵树》

《彩色家山之一》

《彩色家山之二》

《彩色家山之三》

《彩色家山之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黄宾虹的花鸟画
读李柯的异国山水小品,气韵空远 灵动秀逸
不愧为当代出色的山水画名家——李林宏
浑厚苍润,墨彩交融|山水画家李长田
造化钟神秀——记中美协画家李佩锦作品
著名画家李雪山:千里江山写雄浑 万壑溪谷墨可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