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山水画《山色有无中》高清图赏

Lot 2061

查士标(1615-1698)松溪观瀑图

立轴 水墨绫本

1676年作

142×48.5 cm

说明:

1.罗振玉题盒。

2.内藤虎题签。

清初的书画创作深受董其昌书画理论的影响,延续了宋、元、明以来日渐兴盛的文人艺术风尚,这主要体现在文人士大夫在书画创作上都是从临摹古人开始,书必取法钟、王、宋四家及赵孟俯,画则师从董、巨、米、赵和元四家。当时主流艺坛摹古之风盛行,但是每个人接触前贤作品真迹的机会不同,艺术感悟能力各异,因此摹古对书画家们创作的影响也大不一样。同是以“临仿某某人法”题于画端,但各家功力有深浅,境界有高低,能在临仿古人时超越技法和构图等形似因素的局限,真正做到形神兼具者不多。查士标就是这一时期在书画摹古方面艺境颇高的一位,这与其人生态度和学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查士标《松溪观瀑图》(局部)

查士标的书画创作的理论和技法均深受董其昌影响,其所临仿的前人也多是董其昌所尊崇的米芾、黄公望、倪瓒等人。艺术史上评价查士标的绘画以山水为能,初学倪瓒,后参用吴镇、黄公望、董其昌法,笔墨疏简,气韵荒寒,成为新安派文人画风格的代表(画史上将查士标与弘仁、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家”)。查士标作书画并非全为谋生,因此其作品多率性之气而少拘泥之态,临摹某家也是借前人法写自家意,较之“四王”绘画的熟,他更以生面示人,加之其高超的表现手段,摹古往往能达到神似的境界。

查士标《松溪观瀑图》(局部)

此作为绫本立轴,画长松峻岭,几株松树疏朗高峻,一高士立于小桥之上,望向远处的一道瀑布,笔墨萧疏,气象高旷,为其平生精品。兼有罗振玉、內藤虎之鉴定题字,更为名作增重不少。

题盒 题签

Lot 2063

姚 宋(1648-1721)蜀道行旅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1709年作

引首:30×104cm

画心:26.5×418cm

题跋:30×106cm

说明:

1.张大受题引首,王璐、钱世铨题跋。

2.张大受(1660-1723),字日容,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生有异才,通经史百家。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奉命督学贵州,教诸生读书之法,风气为之一变。大受善诗古文,尤工骈体,清新独出。著有《匠门老屋集》三十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3.王璐,康熙时安徽芜湖地方名士,事迹见《芜湖人物志》,著有《中江草堂集》。

4.钱世铨,字遂禾,上元(今南京)诸生。以擅长绘画名于乡。

姚宋(1648-1721),字雨金,一作雨京,号野梅。安徽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清代画家。专长姚宋寓居芜湖。擅长山水画,其初学弘仁,后期广学诸家,成为新安派画家之一。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南到四川成都。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唐玄宗曾命大画家吴道子和李思训同写蜀道风景,道子写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就,而思训则用了几个月才画好。玄宗叹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姚宋《蜀道行旅图卷》(局部)

自那以后,蜀道就成为画家们争相描绘的主题。今天在国内外的博物馆内,还保存着许多精品,但长卷的形式却不多见。因此,这卷创作于康熙年间,为清初四僧之一、新安派领袖渐江的高足弟子姚宋所绘制的《蜀道行旅图》卷就显得格外珍贵。

姚宋,字羽京,号木石闲人、野梅等,生于清顺治五年(1648),新安人,寓居芜湖。在当时就名扬江南。山水初师渐江,因其好游故乡名胜,得大自然风貌神韵,使其山水面目焕然一新。

姚宋《蜀道行旅图卷》(局部)

《画史汇传》说他不仅“长于画石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兰竹靡不工妙”,而且还能作“指画、木片画、西洋画等”。此外,他还有一招绝技,能在瓜子仁上画十八罗汉,说明姚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据卷后题跋可知,姚宋是应当地名士“建老年翁”之请为其作蜀道行旅图,要求能传达李白笔下“连峰云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意境。如果还是用“山石取势峻峭方硬、树木造型盘弩犹劲”的黄山派风格去表现蜀山的雄奇,蜀道之艰险,显然并不适合。

姚宋《蜀道行旅图卷》(题跋)

画家另辟蹊径,山石用淡墨勾骨,湿笔皴擦,再以焦墨点苔,望之郁然深秀。人物鞍马数十乘,远近拉开距离,用笔虽简却形神俱肖。山峰之间大量留白,仅用淡墨抹涂几方远山,营造出“茫茫云海之中,峭壁侧立千仞,栈道盘转曲折,寒风凛冽,森然欲博人”的氛围,行旅赶路的艰辛与紧张感跃然纸上。

卷末姚宋自题“己丑(1709年)十一月于野梅阁写”,故宫博物院藏有姚宋《山水册》十开,款识“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于鸠江野梅阁中写”与此卷创作年份相近,末二开风格与之相似,可资参照。

故宫博物院藏姚宋《山水册》

姚宋在当时虽称著一方,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却不多。《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的十六件作品都是立轴和册页,此作是他作品中稀见的长卷形式,是其晚年归居芜湖的精品,更是印证了画史上他创造了与其师渐江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山水风格,足证姚宋艺能之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卷的价值亦在于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品中国字画
新安派画家姚宋山水画赏析
仇英《剑阁图》的背后传奇
这山水,高洁俊雅!
当代徐渭-----当代山水画家黄叶村
新安画派之“新安四大家”的孙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